APP下载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2015-02-27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培养目标媒介

黄 娟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5年4月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其中报纸阅读率为55.1%,期刊阅读率为40.3%,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MP4、MP5阅读等。相关统计显示,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这一结果显然受到了迅猛发展的数字化媒体的影响。而在未来几年,这一结果将会有日益加剧的倾向。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将会直接导致数字出版行业的兴盛,从而导致对出版行业的人才需求条件发生变化。作为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上,也要做出与新的媒介环境相适应的改变。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角度着手,探究目前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做出的努力。

一、新媒介环境下编辑出版专业培养数字出版人才意识的出现

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数字出版行业的兴盛,对于能够胜任数字媒介公司的工作的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高校在此类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通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界培养和行业需求的脱节。这体现在学生的行业实习和工作中,不知所措,困难重重;行业内也觉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够适应行业需求,知识结构老化,完全跟不上媒介的发展。据此,笔者认为编辑出版人才供给应从源头抓起,高校应在专业培养目标上改变固有的观念,观照新媒介引发的出版行业的变化,树立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意识。

笔者从中国高校之窗下设中国大学信息查询系统中了解到,目前全国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院校为63所。笔者调查了其中46所高校,收集整理了各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并进行了归纳分析。笔者发现,其中有23所高校明确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出现了数字出版、网络媒体、电子出版等关键词,个别学校如合肥师范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标注为网络传播或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内蒙古大学、湘潭大学标注为数字出版方向,培养适应数字出版行业的专门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也考虑到了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将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意识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进行了体现。

然而,各高校更希望培养的编辑出版人才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而数字出版则是他们不希望遗漏的,这一点从数字出版在培养目标中所占的篇幅可见一斑。以开设编辑出版专业(数字出版方向)的内蒙古大学和湘潭大学为例,内蒙古大学的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系统的现代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技能、较为宽厚的人文与社会知识及科学知识,熟悉我国编辑出版的法规与政策,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能在网络传播、出版、宣传以及企事业单位、军队等行业与部门从事书刊策划、编辑、发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湘潭大学则为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学理论素养与信息技术实践技能,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专门人才,能在互联网出版、数字内容运营管理、跨媒体出版技术运用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从上观之,二者亦如是。在数字出版领域,高校目前侧重的依然是互联网在线出版,对于日益盛行的电子阅读器、手机、pad等新媒介的出版行为则关注较少。

二、新媒介环境下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的坚守与微创新

专业培养目标是提纲挈领性的文件,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具有指导性意义。而培养目标的能否实现具体还要落实到课程设置、实践技能培养等具体的教学计划中。其中课程设置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对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进行的一次系统的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引导,它对于学生的出版行业世界观的开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最终也将影响到学生择业的倾向与工作的思维模式。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旧延续了传统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但在此基础上也有所创新。在此,笔者将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分为四大类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学类课程助力学生文学基底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隶属于文科大类,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最终获取的也是文学学士学位。在行业实习工作中也非常考究学生的文字功底,高校也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培养专业人才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文字处理能力的锻炼。在笔者调查的46所高校中,其中34所高校都开设了文学类课程。而最为普遍开设的文学类课程则是“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除此以外,还有诸如“汉语语言修养”、“创意写作”、“专栏写作”、“中国文化概论”、“诸子研究”、“西方文学”、“中国思想文化史”、“语用学”、“中西方文化经典选读”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文字审美和动手写作能力。这一类能力的培养通常被作为师范类院校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的特色来加以重视,因为师范类院校(如未设立新闻传播学院)通常将编辑出版专业放置在文学院下,这样做的优势是学院可做统筹安排,将汉语言文学的优质教学资源赋予编辑出版专业。

(二)新闻传播类基础课程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传播原理与规律

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从业于新闻媒体单位,于是对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掌握就显得非常必要。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也对此非常重视,在笔者调查的46所高校中,100%的高校都开设了新闻传播类基础课程,这一类的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传播法规”、“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学概论”、“媒介调查”、“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传播学”等。此类课程一部分有助于学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原理、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发展历史、具体业务的操作,帮助学生在新闻媒体单位能够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和敏锐力去分析、判断、编辑稿件;另有一部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媒介的发展、运营、管理规律,促使学生以媒介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当今的出版业,纵观全局,做出与出版业未来发展趋势相关的就业选择或研究活动;还有一部分课程是有关广告学或品牌营销的基础理论配以后续的出版专业核心课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开辟有关出版物营销的新的思考、择业或研究方向。

(三)专业核心课程帮助学生系统认知学科

对于一个学科的系统认知当然离不开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编辑出版史论课,如“编辑出版概论”、“图书与文献学”、“读者学”、“畅销书研究”、“书籍编辑学”、“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数字出版导论”、“书业法律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外国编辑出版史”、“中国出版现状与对策”、“古典校勘专题”等。二是编辑出版实务课,如“校对实务”、“网络新闻编辑”、“报刊策划与编辑”、“图书选题与策划”、“书籍装帧设计”、“期刊设计”等。三是出版物营销管理课程,这类课程承继新闻传播类基础课程中的广告、营销类课程,开设诸如“书业营销学”、“书业企业管理”、“书业财务管理”、“期刊广告与发行”、“书业物流管理”、“出版物市场管理”、“中外图书版权贸易”等课程。这三类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了编辑出版学科的专业知识,增进他们对行业的认知,也为学生对编辑出版学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在这一类课程中,高校对数字出版发展趋势的意识得以体现,“数字出版”、“电子出版”、“网络编辑”等课程得以作为专业核心课进行开设。

(四)技术类课程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高校对数字出版的日益关注还体现在电脑的图文处理技术类课程比重的日益增加。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技术类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摄影摄像技术”、“计算机排版技术”、“网络信息采集”、“网页设计与制作”、“视频编辑处理”、“photoshop”、“电子书制作”等。此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将专业理论付诸实践,最终以网页、电子书、视频、音频等作品形式作为专业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

三、关于新媒介环境下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思考

(一)重视出版业营销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

新媒介环境下,出版媒介融合趋势不可逆转,报纸、杂志、图书、影视、网络之间共享内容资源,彼此借力共赢的跨媒体、互动型出版已成常态。一个运作娴熟的媒介公司在推出产品时,往往要考虑多种媒介形式的联动效应,除了出版纸质媒介之外,视听媒介和新媒体的开发与价值延展也在考虑之列。[1]例如,一家出版单位可能同时拥有杂志、网站、APP、微博、微信等。“家业”一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自然就多。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吸引读者关注,进而吸引广告商或品牌主的加盟,使企业获得利润,出版单位在做好内容的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跨媒体营销活动策划人员和执行人员。尤其是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单向传播,他们需要与关注的事物建立联系,找到自己的话语权。这对于出版行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所以他们需要人员通过策划营销活动来加强与“粉丝”的互动,牢牢地抓紧既有的“粉丝”,吸引新的更多的“粉丝”。市场人才需求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在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时可做出详细的市场调查,把出版业营销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方向加以重视。正如柳斌杰所言,“培养一批既熟悉专业出版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2]

(二)专业核心课程坚守有余创新不足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高校在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改革。但笔者认为,坚守有余,创新不足。大部分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都坚守下来,从课程比重上看,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目前仍然主要定位在书、报、刊、广、电等领域。而笔者说的创新则体现在高校逐渐将专业扩展到数字出版中的网络在线出版方向。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了“数字出版导论”、“网络编辑”等课程。而对于数字出版行业而言,网络在线出版已经日渐式微,手机出版、电子阅读器出版等形式的出版物在出版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正如保罗·莱文森所预言:“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可以被认为是手机的副手。身体的移动性,再加上与世界的连接性——手机赋予我们的能力——可能会具有更加深远的革命性意义,比互联网在室内带给我们的一切信息的意义更加重大。……如果说互联网是媒介之媒介,手机有一点是胜过了互联网的,它正在变成移动之中的媒介之媒介。”[3]然而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并没有对此类出版加以重视,课程设置中也没有体现。

(三)增加对学生数字出版技能的实训

编辑出版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专业,学生需要将其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目前出版单位不愿招收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原因之一是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特别是缺乏数字化与媒介融合时代业界亟需的各种技能。考虑到新媒介环境下,无论是传统出版行业的转型还是数字出版行业的兴起都造成了对数字出版人才需求量的极大提升,高校应当增加对学生数字出版技能的实训。这一方面很多学校是以开设技术类课程的方式,在教学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例如,一些高校开设的“摄影摄像”、“数字媒体技术”、“视频编辑”、“音频编辑”、PS等课程,课程最终考核结果亦可以学生作品的形式呈现。另外,笔者建议高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数字出版技能的专项训练,如“电子书编辑出版实训”、“电子期刊编辑出版实训”、“网站编辑实训”、“电子阅读器出版实训”、“APP出版实训”、“微信出版实训”等,锻炼学生对数字出版行业的感知和编辑出版技能。当然,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建设校内融媒实验平台,借助平台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四)尝试多学院合作的授课方式

上文笔者将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分为文学类、新闻传播基础类、出版专业核心类及技术类等四大类,除此以外,部分学校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还开设了诸如社会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而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自身的教学资源通常是有限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部分高校要求非专业教师“转型”或是专业教师同时“认领”多门不相干课程,这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但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的不良结果即是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学效果不佳,最终也将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做法对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即采用多学院合作教学的方式。为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提供教学的院系有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而武汉大学编辑出版专业课程教学则涉及信息管理学院、数理与统计学院、文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多学院合作教学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资源共享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编辑出版专业获得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四、结语

新媒介影响了编辑出版行业的格局变化,对未来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影响深远。目前,出版行业对学生的新媒介应用能力和数字出版实践技能倍加关注,如果高校仍将培养传统的编辑出版人才作为自身的目标,那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将很难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的需求。高校要倍加重视对学生新媒介应用能力和数字出版实践技能的培养,将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

[1] 李建伟.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 姬建敏.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学关注的新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 保罗·莱文森(美).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培养目标媒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未来研究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书,最优雅的媒介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