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策略探析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研究》成果介绍

2015-02-27余荣宝刘红新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学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余荣宝,王 欣,刘红新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只有实施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加快发展的职业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融为一体,所培养的学生才能实现充分就业,从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接受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不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开发,仍然死守以课堂为主、以学科知识逻辑为引导、以陈旧的技能训练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然使职业教育走入歧途。所以,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时,必须把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来探索、研究和实践好。本课题是经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一、课题研究背景、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背景

伴随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也在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在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行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众多研究项目分割零碎,未形成整体效应,未从根本上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按照基于人才需求分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于学生认知规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方法路径,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课程体系,研制课程标准,完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综合设计学生教育活动,是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瓶颈的必由之路。

(二)课题研究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研究,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和完善工学交融、项目驱动、工位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和人才共育。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领域任职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新真实的学习情境,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着力推进专业实践教学系统化改革,有效统筹校内外、课内外实践教学,完善实训基地功能,开发实训项目,全面推行开放实训、轮岗实训、顶岗实习,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适应岗位迁移和提升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基于研究目标的实现,课题组确定以下方面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一是如何创新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二是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何建构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内容;三是如何把全面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明确了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原则

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重要保证,开发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和“四个吻合”。“三个原则”是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四个吻合”是开发理念和指导思想必须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课程内容必须与人才培养规格相吻合,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建设必须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吻合。

(二)确立了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指导思想

课题组认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必须依照国家法律和相关文件精神,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按“三级平台”教学模式构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专项能力体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研制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确立了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路径

课题组认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因此,方案开发的基本路径应为: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过程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特点安排教育活动。

(四)完善了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技术

1.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程序: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当遵循基本操作程序和规范,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开发成果“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行业、企业调研,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分析等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最终形成三个成果,即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程序具体如下。

第一步,开发项目组进行行业、企业调研,撰写专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对象主要是行业、企业,主要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及专业方向等。成果形式是“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

第二步,行业技术专家、职业研发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工作项目、任务和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职业的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就是从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中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中一个或多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重要工作环节,有明确的结果),并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工作项目、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工作任务分析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中一项关键性工作,也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成果和特色所在,其成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开发工作,包括课程结构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中典型产品(服务)的选择、技能考核项目的确定等。工作任务分析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调研成果,并采用头脑风暴法。

第三步,资深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专家进行课程结构分析,设置专业课程及教学基本条件。课程结构分析是要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即“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结构。

从工作任务到课程应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符合教学规律的原则。工作任务与专业课程并不要求一一对应,一般可先将能单独成为一门课程的任务挑选出来,然后再将其它工作任务整合。整合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并同时遵循相关性和同级性两个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把工作内容关联程度比较高的合并在一起,同级性原则是指所合并的任务应当处于同一个层级上。通过工作任务分析转化整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都属任务引领型课程范畴。

第四步,资深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专家进行课程内容分析,确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分析是将“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表述的职业能力落实在相应的课程中,即“专业课程”结构表,明确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建议学时数等内容。根据“专业课程”结构表中列出的专业课程制定专业课程标准。

第五步,资深学管人员、资深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活动设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按照学习规律设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活动应分学校、院(部)、专业三个层面进行设计,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及企业专家共同完成。

第六步,评估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估。

第七步,颁布实施。

2.形成了课程开发“4343”模式:“4343”模式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即把课程开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学习培训—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模式论证—课程开发)、三个步骤(改革—开发—构建)、四个核心环节(行业企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单元设计、研讨决策)和三个转换(典型工作任务、课程、课程单位)。

三、课题的创新价值

本课题的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设计思路创新。课题组认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必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按照“三级平台”教学模式,基于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专项能力,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重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重构教学内容。二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设计操作程序和方法创新。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遵循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确保了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更贴近行业和学生为了职业和岗位群的需求。

四、课题的示范推广价值

该项目在研究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示范推广价值,先后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和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武昌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实践,取得良好效果。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曾到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仙桃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推介项目研究成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经验。另有近20多所高职院校到我院交流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经验。

猜你喜欢

工学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