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2015-02-27胡晓丽酒泉市第三幼儿园甘肃酒泉200335

新丝路(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爱心心灵小朋友

胡晓丽(酒泉市第三幼儿园 甘肃酒泉 200335)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人们总是把他们比作祖国的花朵和幼苗。花朵姹紫嫣红,祖国才壮丽繁荣,幼苗茁壮成长,才能发展成栋梁之才。幼儿教师正是培养这些幼苗成长的园丁,是开发幼儿智力资源的启蒙教师,是手持金钥匙为幼儿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第一代人。

一. 幼儿教师要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幼儿期正是生长发育、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都需要成人的关心和帮助。因此,教师要把爱作为开启幼儿心灵的钥匙,把爱作为沟通幼儿心灵的桥梁,把爱作为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教师要与幼儿建立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做幼儿的“好妈妈”、“好朋友”,用爱的清泉滋润幼儿的幼小的心灵,在他们的心田里播下爱的种子,培养美好的心灵。笔者认为:正因为教师真诚温暖的爱,才能使孩子们与老师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以他们童稚天真活泼得爱心来回敬老师得爱。从教这么年来,我教过的幼儿离开幼儿园多年了,可还是经常返校,同述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每当这时,我总会感到爱是精神的营养品,教师用心去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就能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

二.幼儿教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美好的环境,用自身修养熏陶少年儿童

重视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也是教育理念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园重视强化创新教育环境的意识,深刻认识创新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良好的环境创设,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备条件。

提高教师素质是幼儿园发展的根本所在,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在幼儿园,教师不仅用言语来教育幼儿,更重要的还是要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是环境和教育在幼儿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对幼儿美好心灵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是幼儿最典范的模仿榜样。所以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应有着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幼儿的美好情怀。肯于钻研,勇于创新,诚实正直、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为幼儿能做一名有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孩子树立榜样,时时处处感染幼儿,成为幼儿成长路上的楷模。例如,刚入园的孩子卫生习惯差,随手扔垃圾现象严重,这时笔者随即开展了“送垃圾回家”活动,作为幼儿老师,笔者做带头人进行了捡垃圾比赛,调动了幼儿劳动的积极性。随手扔纸屑的现象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些教学成果让笔者领悟到: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努力是自己具备合格的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点点滴滴从我做起,事事处处做幼儿的表率,培养幼儿良好品质,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要长期耐心细致地去做工作。

三. 幼儿园教师要搞好启蒙教育,让孩子们幼小的情感发生变化,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爱孩子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爱每一个孩子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世界上不会有同一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一个性格品质完全相同的孩子,这就要求我必须公平公正平等的去爱每一个孩

子。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笔者注重时刻观察幼儿的表现,任何小事都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说服教育,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如刚入园的小朋友们之间不够尊敬,不够团结,经常听到小朋友之间相互指责,又是小朋友摔倒了,有的竟哈哈大笑。针对这些问题,我便及时开展专题品质教育。通过启蒙教育让孩子们幼小的情感发生变化,懂得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时间长了,小朋友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整体。有一次,我们带着全班小朋友到操场上做游戏,大班的小朋友便主动帮助小班的小朋友们做事情,搬运游戏道具等,还有的小朋友平时还帮助本班的小朋友系鞋带、扣扣子,相互借阅图书,过去玩玩具时都是你争我抢、互不相让,通过品质教育,幼儿做到了团结友爱,互相谦让。我还经常通过讲故事改变幼儿的思想,让幼儿走好人生路上的第一步。幼儿的心灵是一边纯洁的圣土,接受各种事物最为敏感,并能众生留下印象。所以启蒙教育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特别是品质教育是关系到幼儿今后成长的关键。因而我们不但教育幼儿在园要互相关心、相互尊重,而且要教育幼儿在家也要尊重父母、长辈及同辈人。由于现在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四、二、一”式的家庭越来越多,因而幼儿养成了一切有父母包办的做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校园的墙壁,开展“主题墙”活动,让墙壁对幼儿“说话”,这样不仅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而且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在不断地向幼儿进行着知识和情感方面的教育。如:为了让幼儿体会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我选了几幅日常生活中父母关心孩子成长的生活画面,幼儿观察后自然地产生一种热爱父母、尊重父母的情感。

四. 幼儿教师应以接纳的态度为幼儿创设平等、自由的探索氛围

教师不可能随时照顾到每个幼儿,所以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活动前应充分预知、设计,明确自己将要对哪类幼儿提供哪些支持以及怎样支持,然后创设具有针对性的环境,使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和准备材料、工具,进行探索和交流。材料最好是常见易得的,使幼儿明白“科学就在身边”。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聪明的蓝精灵”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这一现象。为此,教师不仅提供了米汤、面粉水、碘等主要材料,还准备了幼儿常见的香蕉、苹果、黄瓜等作为备用品。

教师应以接纳的态度为幼儿创设平等、自由、令人惊异的探索氛围。一方面,教师在提供帮助前应向幼儿表示认同和理解,使他们明白教师也曾有过类似感觉,所以懂得他们此刻的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可对某一事件表现出惊异,从而引发师幼的情感共鸣和幼儿的认知冲突,促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

总之,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

猜你喜欢

爱心心灵小朋友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爱心树(下)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唤醒心灵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