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农业规划研究
——以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示范区为例

2015-02-27黄晓军李同昇杨新军

关键词:都市农产品规划

黄晓军,黄 馨,李同昇,杨新军

(1.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2.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环境科学·

都市农业规划研究
——以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示范区为例

黄晓军1,黄 馨2,李同昇1,杨新军1

(1.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2.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都市农业规划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确都市农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都市农业规划的性质,提出都市农业规划的基本思路,并以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示范区规划为例,探索了中国都市农业规划在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内容与思路方法;最后,对未来中国都市农业规划前景进行了展望。

都市农业;城市规划;示范区;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城市食品供给与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在规划领域逐渐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制定了相应规划策略。特别是美国规划协会相继出版了“社区与区域食品规划政策指导”(Policy Guide on Community and Regional Food Planning)和“都市农业:培育健康和可持续的地方空间”(Urban Agriculture: Growing Healthy, Sustainable Places)之后,食品及都市农业规划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2]。都市农业组织(SUGA)在全球范围内启动的支持计划也在鼓励各城市积极发展与都市农业相关的规划与政策,并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投资、信贷等方面的信息交流[3]。

农业规划(区划)在我国规划体系中曾占据重要地位,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都设有专门的农业区划委员会负责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研究。但近些年来,农业规划(区划)地位持续下降,遭到明显的“冷落”。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建国后我国曾在地域分工理论指导下开展过大规模的综合农业区划,确定了农业空间生产的基本格局,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其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吃饭问题”已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三,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与非农产业相比,传统农业增长缓慢,而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地方政府和规划部门关注的焦点;其四,面临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交通、环境和住房等问题愈发突出,并成为当前规划领域的核心主题。

20世纪90年代,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在我国开始起步并获得快速发展,由于其与传统农业特征的显著差异,逐渐引起各界学者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农业部第一次以“都市现代农业”为主题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都市农业现场交流会,并提出了“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动城郊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一些都市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始着手编制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作为城市的“新产业”与“新空间”,农业规划重新进入主流规划的视野。由于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城郊农业有着显著区别,因此传统的农业规划方法并不适合都市农业规划。都市农业规划需要将城市规划和农业区划密切结合起来,在明确都市农业内涵与特征基础上,研究都市农业规划的性质与思路,探索适应当代城市发展需求的规划内容与技术路线。

1 都市农业内涵与特征

“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见于日本地理经济学家青鹿四郎所著的《农业经济地理》,是指分布在都市工商业和住宅区等区域,或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依附于都市经济并直接受其影响,产品包括稻、麦、菜、果、水产、畜牧等,具有多产品复合性特征,且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范围一般是都市面积的2~3倍[4]。此后,都市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得到了许多学者及相关组织的补充和界定。尽管尚未形成统一观点,但对于都市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农村农业)的典型特征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都市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其同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关系紧密,这种联系体现在多个方面。在空间上,都市农业不仅在城市郊区和外围集中分布,也可能在城市内部以点缀农业、袖珍农业,甚至屋顶农业等形式存在;都市农业生产食物产品和非食物产品(如观赏性植物、药用植物等),是城市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多利用城市密集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交通、信息等要素为其发展提供有效支撑;都市农业可以利用城市有机废物作为肥料,使用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行灌溉;都市农业还是城市绿地和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上述特征外,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还体现在其功能的多样性上。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包括:①生产功能,都市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农产品,同时,都市农业涉及食品加工、销售与流通等多个环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②社会功能,都市农业为城市和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即使在失去土地之后,农民还可以在农业企业内实现重新就业,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③文化功能,都市农业具有观光、教育、展示功能,促进了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为城市居民特别是中、小学生提供了科普教育的空间场所;④休憩功能,都市农业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日常休闲、旅游、度假的空间;⑤生态功能,都市农业可以纳入到城市绿地与景观系统中,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控制城市蔓延与边界增长具有重要意义[5];⑥环境功能,都市农业要求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和有机肥料进行灌溉和作业,节约了农业中的资源消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和农业污染等问题。

2 都市农业规划的性质与思路

2.1 规划性质

2.1.1 产业升级规划 都市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功能上的多样性,决定了都市农业规划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规划。都市农业覆盖了农业种植,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类型,贯穿了一、二、三产业。都市农业规划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农业产业功能的融合,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型升级。

2.1.2 空间管治规划 都市农业规划可以同生态建设、绿地景观等规划内容进行衔接,通过划定禁止与限制建设区域,实现对城市生态和绿地系统的空间引导。都市农业规划可以通过实施农田保护和空间管治对策,实现对城市蔓延与增长边界的控制与管理。都市农业规划可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对都市农业的支持、管理和调节,并通过分区规划与项目布局分类指导都市农业的发展。综合来看,都市农业规划的引导与调控功能使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管治规划特性。

2.1.3 城乡统筹规划 都市农业在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与生态等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要求城市交通、物流、市场、科技、信息等要素为其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这就要求都市农业规划必须同上述城市资源与要素紧密结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规划内容的对接。另外,都市农业规划在空间上既关系到城市建设用地,又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如何处理耕地与建设用地矛盾,实现城乡用地上的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是都市农业规划必须回答的问题。

2.2 规划思路

2.2.1 突出都市农业空间的综合功能 都市农业具有生产、社会、文化、休憩、生态、环境等六大功能,集中体现了都市农业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复合特征。这要求都市农业发展空间的功能定位必须突出其综合性的特点,将都市农业发展区建设成为集农产品生产与供给、休闲农业与观光体验、农业科技文化展示、城市生态屏障和统筹城乡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空间载体。

2.2.2 促进农业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 都市农业规划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在此目标导向下,需要树立“大农业”理念,拓宽农业产业链,包括从农产品生产向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纵向扩展,以及向休闲农业、科技农业、会展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文化农业等相关产业的横向延伸,转变长期以来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

2.2.3 形成梯度推进的空间增长模式 遵循农业技术扩散规律,通过实施“示范园—示范基地—辐射区”的圈层布局模式实现都市农业空间的梯度推进与发展完善。示范园为都市农业发展的核心区,承担科研、孵化、培育、加工、物流、展示等功能;示范基地承担已经“熟化”的科研成果的示范和技术培训与服务功能;辐射区承担技术推广与应用以及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通过这种空间增长模式,实现都市农业的“典型园区—示范基地—全域空间”的梯度推进。

2.2.4 完善支撑与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都市农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借助于大城市在科研、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资金投入、技术应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应形成支撑都市农业发展的服务体系。都市农业规划需要整合涉农的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主体,积极引导城市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向都市农业领域,保障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

2.2.5 加强同城市规划的对接与协同 都市农业与城市发展关系紧密,因此,必须将都市农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置于同一规划框架下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布局。一方面,加强都市农业规划与城市交通、绿地景观、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的对接与协同;另一方面,处理好都市农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保障农业发展用地的基本需求,在城乡统筹框架下发挥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的基本功能。

3 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示范区规划案例研究

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示范区位于西安市南部的秦岭北麓环山路沿线地区,规划区横跨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周至县,涉及37个镇、街道办和602个行政村,总面积860.6 km2。该区域在粮食生产、蔬菜瓜果、特色农业等方面优势突出,是西安市主要的农产品供给基地。其中,长安区已获批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区。该区域是典型的“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具备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条件,都市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3.1 功能定位

在对规划区自然条件、农业基础、发展优势、空间关系和未来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都市农业示范区的功能定位: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功能区。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加强同大都市其他空间的功能联系,使其成为支撑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重要功能区。②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区。稳定各类农产品的供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使其成为西安市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区。③农业多功能开发的样板区。从农业生产、科技服务、休闲农业、生态涵养、文化传承、城乡统筹等多方面拓展都市农业的功能体系,使其成为农业多功能开发的样板区和示范区。④农业先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区。加大农业科技要素投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

3.2 产业发展

结合当前产业现状,以促进产业功能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目标,重点发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五大类型。①休闲农业。依托区内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先发展休闲农业示范园、观赏型农业生产基地、农家乐集聚区、种植加工一体化庄园等,对接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构建休闲农业产业带。②设施农业。大力推广和使用设施栽培、设施园艺、设施养殖、设施林果、设施装备等农业工程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优质、安全、鲜活农产品的持续提供。③特色农业。以周至猕猴桃、“户太八号”葡萄等特色农业品牌为基础,延长产业链,完善特色农业品牌的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提高特色农业经济效益。④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畜—沼—果(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逐步建立适合示范区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系。⑤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围绕特色农业,发展规模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和销售终端体系建设,保障鲜活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

3.3 空间布局规划

为促进产业空间、休闲空间、生态空间融为一体,在规划布局上综合考虑“山、水、田、园、城”等要素,提出“一轴、六廊、六心、四区”的空间结构(图1)。其中,“一轴”为以环山路为主线的都市农业核心轴带;“六廊”为依托黑河、涝河、沣河、潏河、浐河、灞河形成的6条景观生态廊道;“六心”为依托主要乡镇(街办)节点形成的都市农业服务中心;“四区”为依托一区三县形成的4个产业功能区,即周至猕猴桃产业区、户县葡萄瓜菜产业区、长安休闲农业区、蓝田山水生态农业区。

在各功能分区的布局规划中,采取了“示范园—示范基地—辐射区”的圈层模式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其中,示范园是各功能区产业空间网络的核心和都市农业的增长极,以布局农业科技园、研发孵化中心、培训展示中心、观光休闲农业园、加工物流中心、龙头企业、农家乐集群等重点项目为主,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的引进、孵化和新品种培育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市场建设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等职能。示范基地包含一个或多个示范园,在示范园的带动下,实现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规划布局各类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承担已经“熟化”的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职能。辐射区为除示范园、示范基地外的传统农业地区,主要通过接受示范园、示范基地的技术扩散来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发展现代农业。

3.4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秦岭北麓地区水体、山体、植被等自然要素丰富多样,生态功能突出,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加以充分保护和利用。依据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将示范区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划分出生态敏感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和生态开敞区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功能区的生态约束特征确定都市农业生产活动类型与强度,并针对水体、河道、山体、植被、耕地等提出明确的管治策略。同时,严格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明确农药、化肥使用量、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率的具体控制指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业资源和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增强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5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为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应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确定了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农业科技企业孵化中心为主的都市农业科技支撑平台,通过安排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民科技培训基地、田间学校工程等项目,实现农业技术传播与培训,重点推动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核心的都市农业技术扩散网络。

图1 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示范区空间结构规划Fig.1 Spatial structure planning of Xi′an urban agriculture demostration area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Qinling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划中,完善了农业标准体系,大力推动“三品一标”的农产品认证,规划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以带动区域都市农业的标准化发展。同时,确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质检站—快速检测室的检测体系,建立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监管机制,全面保障都市农业食品安全。

4 结论与展望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都市农业规划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规划地位与管理、规划内容体系、规划技术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尽管都市农业受到我国越来越多大城市的重视,但都市农业规划的地位还没有被明确,在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博弈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到一些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时,政府部门往往以经济产出为衡量依据,使得都市农业很可能成为被“牺牲”的对象。许多西方城市规划机构已经开始整合都市农业规划和城市经济、土地、生态等相关规划,也更加重视都市农业规划与传统规划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努力寻求并提高都市农业在增强经济活力、公众健康、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公平和文化多样性中发挥的作用。我国也应尽快将都市农业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明确都市农业规划的法律地位,探索实现都市农业空间与城市建设空间整合的规划框架。同时,加强规划部门和规划师对都市农业规划的重视和研究,在城市规划体系内,尽快制定都市农业规划的相关标准和规划细则,规范都市农业规划的编制与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

[1] ERAYDIN A, TASAN-KOK T. Resilience Thinking in Urban Planning[M]. NY: Springer, 2012.

[2] PICKETT S T A, CADENASSO M L, GROVE J M. Resilient cities: meaning, models, and metaphor for integrating the ecological, socio-economic, and planning realm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4): 369-384.

[3] 蔡建明,罗彬怡. 从国际趋势看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规划中来[J]. 城市规划,2004,28(9):22-25.

[4] 俞菊生. 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4):207-210.

[5] MOUGEOT L A. Urban agriculture: concept and definition[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0(1): 5-7.

(编 辑徐象平)

The planning of urban agriculture: A case of Xi′an Urban Agriculture Demostration Park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Qinling Mountain

HUANG Xiao-jun1, HUANG Xin2, LI Tong-sheng1,YANG Xin-jun1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China; 2.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54, China)

Urban agriculture planning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system. Based on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gricultur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attributes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urban agriculture planning. Moreover, taking planning of Xi′an Urban Agriculture Demostration Park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Qinling Mountain as case, what have been explored include planning content, method of function orient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patial layout, and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system in urban agriculture planning. At last, the prospects of China′s urban agriculture planning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urban agriculture; urban planning; demostration are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4-1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01138;412011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2YJC79007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资助项目(2013G127108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JQ5195);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3JK0099)

黄晓军,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从事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

TU981

:ADOI:10.16152/j.cnki.xdxbzr.2015-03-026

猜你喜欢

都市农产品规划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穿越水上都市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