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智慧城市指数构建及其与FDI、人均GDP关系探讨

2015-02-27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4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3期
关键词:智慧建设发展

■ 刘 念(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 430074)

本研究综合已有观点,指出智慧城市建设是政府、企业、居民与资源利用的综合体,在四个方面下建设智慧交通、环境、教育、科研、医保社保、文化、信息化、工业以及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

中国智慧城市指数分析

(一)智慧城市协调指数构建指标选取

1.一级指标。按照三分法原理,社会中存在政府、企业与居民个人消费资源。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收入主要是通过税收、行政费用以及预算外收入等获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与安全、医疗社保、教育以及支农等方面,选取“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作为政府的衡量指标。从企业角度看,选取“我国GDP”作为企业发展的衡量指标。从居民个人角度看,选取“人均GDP”作为居民的衡量指标。经济学中指出资源是有限的,要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达到提高个人福利的目的,选取“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用电量”作为资源的衡量指标(见表1)。

2.二级指标。本研究从城市交通、环境、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保险、文化、信息化建设、工业化与生产要素利用率九个方面具体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交通方面,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交通拥堵严重,给人们出行造成许多不便;从环境角度看,改革开放之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导致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加大环保的投入;从教育角度看,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点在于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从科研角度看,从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到综合信息平台处理,最终将数据运用到城市各个方面都需要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从医疗卫生保险角度看,国内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人均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较低;从文化角度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党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从信息化建设角度看,IBM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点在于高科技信息技术,我国要加大对高科技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从工业化角度看,现阶段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只有工业化达到真正发达水平,城市化才具有保障;从生产要素利用角度看,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自身创造力与创新力不足问题凸显,并且劳动力素质较低,由于缺乏先进技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未来要加大对这些要素的投入(见表2)。

(二)智慧城市指数分析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智慧城市建设部分根据其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构造智慧城市指数(CLT)=(智慧城市政府指数+企业+居民+资源)/5×0.5+(智慧城市交通指数+科研+环境+教育+工业+医保社保+文化+信息化建设+生产要素利用)/9×0.5,通过对2009-2011年33个智慧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如表3所示的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9-2011年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天津与大连,北京在2009年处于第3,2010年之后超过上海,位居第2,大连在2010年超过天津,成功挤入前五行列,北京2009年率先提出发展智慧城市,构建城市物联网与互联网,加大对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并且完善城市社保医保、基础设施建设,对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也采取相应的对策,其智慧城市指数呈上升趋势;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其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较广,对科研、教育与高科技信息技术投入比例较多,率先实施居民个人电子健康卡,为智慧医疗建设提供了现成模式;广州与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主要通过出口贸易发展本地经济,是中国制造业中心,通过加大对高科技信息产业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带动技术创新,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天津通过出口贸易发展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其智慧城市建设更关注民生、医疗、环境与人文领域。

贵阳、南平、黄冈、兰州与银川智慧城市指数位于倒数五位,其中贵阳、兰州与银川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资源稀缺,整体环境水平较低,社保医保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由于政府财政收入较低,对教育与科研投入有限,致使其工业与高科技信息产业创新不足,城市整体竞争力较低;黄冈与南平分别位于中国中部与东部地区,黄冈政府对教育投入位于全国前列,但由于本身城市人口较少,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为落后,城市整体综合竞争力不强,南平是福建的一个小城市,政府财政收入欠缺,对科研与教育投入较少,自主创新力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厦门、泉州等地区,其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要更加关注发展本地经济水平,通过优惠的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并加大对高科技信息产业的投入,带动本地工业与服务发展。

实证研究

本研究中FDI指的是实际利用的外资

表1 智慧城市一级指标

表2 智慧城市二级指标

表3 智慧城市指数

表4 FEM、REM与OLS模型

表5 Johansan协整检验结果分析

表3 智慧城市指数投资额,FDI占比=FDI/GDP,智慧城市指数(CLT)是综合国内外学者看法而成的,选取2009-2011年33个市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缺失用移动平均法换算。采用EViews7.0软件,构建固定效应、OLS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固定效应方程式为:CLTit=β1i+β2×FDIit+β3×GDPit+uit,下标i和t分别代表第i省和第t年,β1i代表截距项,β2和β3代表变量系数,uit为残差扰动项。

实证检验分析。本研究选取Hausman检验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得到t统计值为14.268,p统计值为0.0008,因此拒绝原假设,即选取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回归发现,GDP与CLT呈正相关,并且拟合度超过0.9,由DW值可以发现,方程变量间不存在自相关性;通过OLS回归模型结果可知,FDI与GDP系数为正,说明FDI与GDP值越高,CLT值越大,但方程拟合度为0.45,有点偏低,DW等于0.08,解释变量自身可以存在正相关性(见表4)。

协整检验。本研究采取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关系,最优滞后阶数为一阶滞后,通过检验发现,CLT、FDI与GDP三者之间存在一阶协整关系,协整关系式为:CLT=-0.0314×FDI+0.8754×GDP,说明在长期中,CLT与FDI、GDP之间分别存在负、正相关性(见表5)。

结论与启示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短期内,固定效应模型中,人均GDP与智慧城市指数呈正相关性,说明人均GDP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指数;在OLS模型中,FDI与人均GDP系数均为正,说明人均GDP与FDI越高,智慧城市指数越大。在长期中,FDI与人均GDP对智慧城市指数影响分别为负、正,说明在长期中FDI不利于智慧城市指数的提高,人均GDP对智慧城市指数是有利的。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更注重环境、民生、交通、教育与高新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放在物联网与物联网建设上面,通过加大对高新信息技术的投入,提高高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研发能力,并将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结合,提升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改进医疗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城市环境问题。中国各城市根据自身特色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侧重点不同,其中浙江宁波作为全国散集出口聚集地,其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在于物流建设;广州与深圳作为中国工业中心,通过加大对高新信息技术产业的投入,提高本地区创新能力;北京环境污染与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在环境治理、能源节约与城市交通建设方面投入比较多;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智慧城市建设,使其成为文化、经济、贸易一体化中心;重庆提出要建立宜居、平安、畅通、森林与健康重庆目标;武汉通过智慧产业、民生与管理建设,提高整体城市竞争力。但要认识到中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落后,在推进物联网与云计算发展时,要更加关注高新技术安全问题,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要考虑地域特色,以“应用为王”,协调好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四者之间关系,争取在21世纪中期实现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

1.陈铭,王乾晨,张晓海等.“智慧城市”评价指数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5)

2.顾德道,乔雯.我国智慧城市评价指数体系的构建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35(10)

3.王思雪,郑磊.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数体系比较[J].电子政务,2013(1)

猜你喜欢

智慧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