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跨界抢滩 专业法制新闻的突围策略——解析《并州之剑》栏目的正本清源之路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并州法制民生

韩 冰

(太原广播电视台 法制频道《并州之剑》,山西 太原 030024)

隶属于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频道的《并州之剑》是电视法制新闻中起步较早的一员,1996年开播,秉承普法宗旨,坚持做最纯粹的法制节目,被誉为山西省唯一一档专业的电视法制新闻节目。以此栏目为例,主要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并州之剑》当年一经面世,迅速创下龙城收视高点,并长期保持优势,但近几年,收视率屡次下滑,这与我国法制栏目的总体历程相似。其二,《并州之剑》自收视率下滑后,做出各项应对措施,特别是自2010年底全面推开的“三驻三同”创新合作机制具有创新性,值得借鉴。

一、法制新闻走了下坡路

《并州之剑》遭遇收视率上的“滑铁卢”是在2009年前后,与此同时“民生新闻”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几乎重现当年法制节目风生水起的场面。为什么收视“常青树”被轻易动摇?法制新闻栏目在这场争夺战中究竟输在哪儿?

(1)“民生”夹击,法制新闻沦为“子目录”。综观各类民生新闻,体现的节目内涵无外乎: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按照“三贴近”原则来看,民生新闻显然比法制新闻更具有亲民优势,更重要的是,任何一档民生新闻都不曾放弃法治内容这块肥肉,也就是说,从选材范围来看,法制新闻已经“沦为”民生新闻的“子目录”。

(2)低俗化、泛故事化倾向严重,法制新闻价值何在受到质疑。法制栏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在节目题材的选择上增加了大量稀奇故事以增强悬念,《并州之剑》也一度盲目渲染暴力、血腥、色情,以及违反常理的特殊事件。最初,这种迎合观众猎奇心理的做法的确赚到了一部分收视率,但事实证明,在观众素质日渐提升的今天,这种“剑走偏锋”收视“强心针”的做法是断然长久不了的。

(3)法制新闻栏目漏洞不断,怎能服众。迄今为止,很多电视法制节目受到过新闻官司的困扰,因侵犯他人权益损害他人名誉而造成节目信誉受损的事件常有发生。在电视法制新闻中存在有较明显的法律盲点。例如,新的诉讼法实施后,报道中仍有把未经审判的当事人称为犯罪分子、案犯的情况。连最简单、基本的法律术语都很模糊,很难不让人质疑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法制新闻的应对策略

虽然电视法制新闻栏目呈现颓势并非完全是民生新闻排挤所致,但不容否认的是,法制新闻当下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民生新闻,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民生新闻以贴近群众见长,那么法制新闻的优势又是什么呢?

(1)法制新闻呼唤普法深度。民生新闻固然会抢走法治新闻的新鲜感,但显然,我们可以在普法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例如,法制新闻利用民生新闻报道后吸引受众注意力,借机推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专题片,抢占市场。不过,这种“失先手”的节目,注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强化节目内容,并求深刻、求新颖,才能做到后发制人。

(2)法制节目需紧贴“法治”主题。反思制作流程,必须以“以案说法、以法断案”为节目形态找落脚点。一方面把握住非法律层面的题材不能入选法治新闻的关;另一方面,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坚持在“说法”、“断案”中设置悬念、编制故事结构的原则,将说法律与讲故事有机结合,紧紧切住“法治”主题,从而破解法制栏目泛故事化的倾向。

(3)法制记者要强化法律素养。针对这一点,《并州之剑》提出要做“三个家”,即新闻专家、法律专家、维权专家的要求,并聘请法律专家组织培训,不单是对法律条文的说教和记忆,更重在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挖掘法制深度的能力,有效杜绝节目中叙事有余、阐释法律不足的尴尬情形。

三、“三驻三同”初见成果

喻国明教授曾提出:渠道霸权时代已经终结。也就是说,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渠道资源几乎可以无限制增多,渠道过剩了,不论是“媒体联动”还是“集体轰炸”在众多频道存在的情况下,每个渠道的平均影响力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于是,两个新的传媒竞争的制高点开始显现。这意味着,首先我们要寻找更多含法律点的事件和案例,其次要寻找非独家内容中的独家视角。

2010年底,太原电视台法制频道首次提出“警媒阳光合作机制”,《并州之剑》作为频道龙头,首先派记者进驻派出所和刑警队,与一线民警同吃、同住、同工作。可以说,这是一次与合作单位的新尝试,虽说“随警报道”是许多法制新闻栏目共有的工作模式,但“警媒阳光合作机制”的提出才真正做到了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全天候无缝隙对接。之后,这一运行机制逐步在全太原市推开,并最终定名为“三驻三同”工作机制,到目前为止,这一机制已经实现了六城区全覆盖。

“三驻三同”不单解决了题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记者真正沉在了基层,在准确、客观、迅速、全面、平衡报道的基础上,更容易把握独家法律视角,提炼独家观点。得益于这种创新工作机制,《并州之剑》二度荣膺全国十佳法制栏目,收视率也持续攀升,这说明“三驻三同”是被广大市民群众普遍赞赏和认可的。更重要的是,“三驻三同”与“走转改”完美契合,并且形成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四、结语

古人云: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媒体亦是如此。尽管电视法制新闻栏目目前的发展遇到很多困境,但它未来生存的空间依然强大,它并不只是受众的必需品,还是社会平衡的必需品,法制新闻栏目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正视自身的不足。《并州之剑》的发展历程具有典型性,但毕竟不能涵盖所有法制新闻栏目,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未必全面妥帖。只能说,《并州之剑》是一面镜子,“可以正衣冠”、“可以知得失”,可以让更多的同行找到振兴未来的途径。

[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喻国明.“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兼论未来传媒竞争的新趋势[J].新闻学院,2005(1).

[3]喻国明.嬗变的轨迹:社会变革中的中国新闻传播和新闻理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4]尹鸿.改革拐点上的中国电视[J].今传媒,2010(09).

[5]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并州法制民生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采桑子
人生何处是故乡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