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志摩的浪漫与悲剧

2015-02-25李素彦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浪漫情怀情调彩云

李素彦

浪漫,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情怀,是一种心境。文学中的浪漫情怀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比如,屈原、李白、拜伦、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情怀。而在中国现代作家里,最具有浪漫情怀的当属徐志摩。

徐志摩,1921年始作新诗,他继承了英国浪漫派侧重感情、歌颂自然、制造幻异的特点,全盘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憬的世界,也永远地活在了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一首《再别康桥》,不知迷醉了多少人,人们陶醉在他浪漫的情调中,久久不能平静。里面的字句,风格轻快,带有异国的浪漫情调,词句间充满节奏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也似乎预示了他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匆匆一生。在他的其他诗作中,也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情怀。比如,他的《黄鹂》中的诗句:“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再比如,他的一首爱情诗《我有一个恋爱》中的诗句:“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我爱它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他的很多诗歌,反映了他的执著与浪漫,甚至还有些许苦涩。他执著地沉浸在自己的浪漫世界里,他像一朵彩云,永远活在远离人间的另一个彼岸。

但是,古往今来,浪漫的人往往因为浪漫而注定了悲剧的人生。生活中,他做了“中国的第一个离婚男人”,“不顾世俗的看法,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张幼仪离婚,苦苦追求着他乞求的半个灵魂——林徽因”。而与陆小曼的结合,是他在浪漫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三纲五常、道德人伦的对抗行为,他深深体会着重压下的痛苦。但是,这三段爱情都以悲剧告终,就连去世都是为了去听心爱之人的演讲,一个苦苦追求浪漫的人,就这样在爱恨缠绵中永远留在了天空。而艺术上,在康桥温馨典雅的文化环境中,徐志摩的思想与生命活动,已经与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相去甚远,这就注定了他的理想悲剧。面对军阀的屠戮、社会的污秽、政治的无耻等,诗人已经无法冷静。现实生活的严峻使他奔波,使他苦闷、怨毒、愤怒、惶恐。于是,他写下了“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等诗句。在那个黑暗复杂的世界里,他单纯浪漫的信仰承受不起。

可以说,浪漫情怀是徐志摩诗歌及人生的内核,尽管他也因此而备受苦难,行色匆匆。但是,他的才情却因为这悲剧性的浪漫而永放光辉。

猜你喜欢

浪漫情怀情调彩云
万裕屏
彩云之南
一路彩云奔小康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浮光掠影
情调是生活之花
彩云问
少女感
别有情趣的夏天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