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变动及匹配关系

2015-02-25张祥晶

关键词:空间分布浙江省人口

张祥晶

(杭州师范大学 政治与社会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浙江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变动及匹配关系

张祥晶

(杭州师范大学 政治与社会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摘要:集中指数和重心显示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均趋向于不均衡,且经济分布的非均衡性大于人口分布,但二者之间的偏离趋于缩小。集中度显示县域尺度上人口与经济集中分布区面积扩大、集聚程度提高,且集聚与分散变动均形成了核心区;人口与经济集中分布区形成“交叉但不重叠”的地域关系,经济分布对人口分布的解释程度在73%-90%之间;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匹配程度提高,二者主导匹配关系由1982年的经济滞后型转变为2010年的协调发展型。基于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动态匹配过程,认为实现人口与经济均衡分布的路径是:以产业结构升级及布局分布调整为核心动力,在经济超前型县域继续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创造能力,以吸引人口集中为主;在经济滞后型县域承接产业转移和扩展产业的同时,以转移剩余人口为主;在协调发展型县域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与人口同步增长的协调发展速度。

关键词:浙江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匹配关系

“人口不断增长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亚当·斯密),区域经济非均衡是人口流动的重要驱动力,人口流动是推动区域经济均衡过程的重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的结果表现为人口与经济分布在空间上形成协调一致的匹配关系,相应地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匹配程度则体现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关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空间变化也成为区域差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研究从国家层面[1][2][3][4][5][6]、经济区层面[7][8][9]和省域层面[10][11][12][13],多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分析了二者空间耦合关系,对于认识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变动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浙江作为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6%,GDP占全国比例由1982年的3.56%提高到2013年的5.96%,人口规模占全国的比例由1964年的3.92%提高到2013年的4.04%①文中原始数据来源:经济数据、土地面积和非普查年份的人口数据源自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普查年份的人口数据源自相应年份的人口普查资料。,以民营经济为基础的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特色,但浙江经济发展及转型中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变动关系如何,二者在空间上是否匹配尚无系统分析。研究浙江人口与经济变动的演变规律及联动关系,对于浙江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战略中,制定推动人口与经济相协调、均衡人口分布的政策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后发”省域积极预见并应对经济发展中人口与经济匹配问题具有借鉴意义。论文对浙江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展开专题性研究,其特色为:其一,区域差异视角下以县域为基本的分析单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快速壮大提升,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以县域(市辖区)*文中“市辖区”和“县”统称为“县域”,全省共69个市辖区和县,根据2010年行政区域规划对1982年的行政区域单元进行了调整。为分析单位方能较真实地反映浙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分布变动关系。其二,人口流动背景下以常住人口为基数展开研究。以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背景,浙江流动人口总体上呈加速增长态,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历了以流出为主向以流入为主而成为人口净流入大省的重大转变,六普(2010年)时省际净流入人口达到898.18万;因而常住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匹配关系才能真实地反映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协调状况。其三,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分析维度。运用集中指数、人口重心等指标,反映1982-2010年全省尺度上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变动的总体态势(时间分析),运用集中度指数反映县域单元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的匹配关系(空间分析)。

一、测度指标

(一)集中指数

表1 集中指数区间范围及分布特征

(二)人口重心

人口重心是假设人口所在区域为一同质的平面,并假定每一个人都是均质平面上具有相同的重量的一个质点,区域中每人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一点即为人口分布重心。胡焕庸、张善余[15](PP.196,197)建议采取以市、县为单位来计算人口重心,以简化计算过程,参照人口重心的计算原理可以构建经济重心的计算模型。

其中Xpop、Ypop为人口重心的经纬坐标,XGDP、YGDP为经济重心的经纬坐标,popi为i点(县域)的人口数,GDPi为i点(县域)的生产总值;Xi、Yi为i点(县域)的经纬度坐标,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反映区域人口和经济分布的总趋势或中心区位。

(三)集中度

二、人口与经济分布非均衡性变动及偏离

集中指数和重心反映了时间尺度上(1982-2010年)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总体变动。

(一)人口与经济分布均趋向于不均衡,且经济分布非均衡性大于人口分布

人口与经济集中指数显示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变动趋向于不均衡。相对县域土地面积的人口分布总体上是均衡的,但其均衡性下降、非均衡性提升;2010年人口集中指数是0.3707,比1982年的0.2744提高了0.0963,人口分布性质由比较均衡转变为相对均衡。相对于县域土地面积的经济分布总体上是非均衡的,2010年经济集中指数是0.4448,比1982年的0.3719提高了0.0729,经济分布性质由相对均衡提升至相对不均衡,2000年是分布性质转变的“拐点”。浙江经济集中指数始终大于人口集中指数,即经济分布的非均衡性一直大于人口分布;经济与人口集中指数之差2010年(0.0741)比1982年(0.0975)减少了0.0234,表明二者之间的偏离缩小。(图1)。

图1 1982-2010年浙江省人口、经济集中指数变动曲线

(二)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呈同向变动,二者之间的偏离趋于缩小*以县(区)为单位人口重心分别为:1982年(120.4829.35),1990年(120.4729.36),2000年(120.5029.37),2010年(120.5529.40);经济重心分别为:1982年(120.5129.65),1990年(120.5129.67),2000年(120.6529.59),2010年(120.6129.62)。

1982-2010年人口重心呈向右旋转45°的“L”字形变动,从东阳内东移至嵊州境内。重心轨迹呈二个走向:1982-1990年向西北方向移动1.48公里;1990-2010年向东北方向移动8.995公里,其中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分别移动3.113公里和5.882公里(图2-1,2-2)。

图2-1 1982-2010年浙江省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变动图

1982-2010年经济重心呈向左旋转90°的“Z”字形变动,从嵊州和诸暨交界地带移动至嵊州境内。重心轨迹呈三个走向,1982-1990年北移2.224公里,1990-2000年向东南移动16.19公里,2000-2010年向西北移动5.11公里。

经济重心始终落于人口重心的东北部,但二者的移动具有同向性(一致性),分别从位于两个县域(诸暨、东阳)移动至同一县域(嵊州)境内;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偏离趋于缩小,二者的直线距离1982、1990、2000、2010年分别为33.48公里、34.69公里、28.45公里和25.14公里,2010年比1982年缩短了8.34公里,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偏离缩小。说明浙江县域经济由多样化转向特色化过程中,县域块状经济的发展对人口集中的作用逐渐显现,经济发展带动人口分布变动的效应进一步释放(图2-1,2-2)。

图2-2 1982-2010年浙江省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变动图

三、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与分散变动

集中度反映了空间尺度上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状况及变动。

(一)人口与经济集中区面积扩大且集聚程度提高

人口集中度显示,1982年温岭(3.1*括号内的数据为对应县域的集中度数据,如3.1为温岭1982年人口集中度,下同。)、洞头(3.01)、杭州市区(2.67)、嵊泗(2.53)、玉环(2.37)、海宁(2.34)、温州市区(2.23)、平湖(2.21)、桐乡(2.18)、瑞安(2.09)等10大人口集中区人口占全省的20.98%,面积占全省的8.51%;2010年温州市区(4.89)、绍兴市区(4.67)、杭州市区(3.89)、温岭(3.12)、平湖(2.39)、嘉兴市区(2.37)、台州市区(2.37)、海宁(2.31)、乐清(2.26)和宁波市区(2.21)等10大人口集中区人口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38.58%,面积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12.83%,人口集中区面积扩大且集聚程度提高。

经济集中度显示,1982年洞头(7.65)、杭州市区(5.3)、绍兴市区(4.59)、海宁(2.92)、嘉兴市区(2.89)、宁波市区(2.72)、嵊泗(2.56)、桐乡(2.39)、平湖(2.24)、温州市区(2.15)等10大经济集中区GDP占全省的35.85%,面积占全省的10.29%;2010年杭州市区(5.95)、绍兴市区(5.03)、宁波市区(3.91)、温州市区(3.88)、温岭(2.68)、嵊泗(2.64)、海宁(2.63)、绍兴(2.54)、平湖(2.44)和嘉兴市区(2.31)等10大集中区GDP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45.37%,面积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11.44%,经济集中分布区面积扩大且集聚程度提高(表2)。

(二)人口与经济分布形成集聚与分散变动的核心区

同1982年相比,2010年23.19%(16个)县域*16个人口集中度上升县域依次为绍兴市区(3.01)、温州市区(2.66)、杭州市区(1.22)、义乌(0.75)、宁波市区(0.74)、嘉兴市区(0.52)、台州市区(0.37)、嘉善(0.32)、慈溪(0.30)、乐清(0.25)、平湖(0.18)、永康(0.16)、瑞安(0.05)、丽水市区(0.05)、温岭(0.02)和龙泉(0.01)。人口集中度提高,其中居前三位的绍兴市区(3.01)、温州市区(2.66)、杭州市区(1.22)累计增加6.89,占县域正增量的64.94%,成为人口集聚增长的核心区;余下53县域人口集中度下降,其中嵊泗(-0.84)、洞头(-1.33)、玉环(-1.78)集中度下降居前三位,累计下降了3.95,占县域负增长总量的28.64%,成为人口分散变动的核心区。36.23%县域*25个经济集中度上升的县域依次为温州市区(1.73)、义乌(1.26)、宁波市区(1.19)、温岭(0.71)、台州市区(0.71)、杭州市区(0.65)、绍兴县(0.61)、乐清(0.49)、绍兴市区(0.44)、永康(0.43)、慈溪(0.31)、诸暨(0.29)、瑞安(0.28)、富阳(0.28)、上虞(0.25)、平湖(0.20)、嘉善(0.14)、宁海(0.11)、苍南(0.09)、嵊泗(0.08)、新昌(0.06)、丽水市区(0.05)、象山(0.03)、龙泉(0.02)和永嘉(0.01)。(25个)经济集中度提高,其中居前三位的温州市区(1.73)、义乌(1.26)、宁波市区(1.19)累计提高4.18,占县域正增长总量的40.12%,成为经济集聚变动的核心;余下44县域(63.77%)集中度下降,其中洞头(-6.33)、玉环(-1.27)和金华市区(-0.85)下降居前三位,累计下降8.45,占县域负增长总量的56.11%,成为经济分散变动的核心(表2)。

(三)人口与经济集中分布区形成“交叉但不重叠”的地域关系

如果把集中度为(0, 1)、(1, 2)、(2, 3)和>3分别界定为人口或经济分布的相对分散、相对集中、较为集中和高度集中,则从图3-4上可以直观看出,2010年浙江经济分布集中区(高度、较为和相对集中区)在地域上紧密相连,形成“两片”集聚分布区——杭州湾两岸向内地延展区和温台沿海连绵区;而人口分布集中区呈现“两片一点”——杭州湾两岸和温台沿海两片连绵区和浙中部点状集中分布区;整体上看,人口与经济分布集中程度为“浙东北高、浙西南低”和“浙东南高、浙西北低”的差异格局。比较2010年人口和经济集中度分布图可以发现,人口和经济集中分布区在地域上“交叉但不重叠”,浙江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在地域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3、图3-4)。

对人口和经济集中度进行相关分析和曲线拟合,以定量分析二者一致和差异关系。相关分析显示,人口和经济集中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关系数在1982-2010年大幅提高,说明经济集聚和人口集中空间一致性增强,人口和经济在区域发展中为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经济集聚带动了人口集中,人口集中又促进了经济集聚(表2)。

图3 2010年浙江经济地理分布

图4 2010年浙江人口地理分布

person相关系数县域拟合曲线(人口集中度为因变量)19820.765**Y=0.599+0.933*x-0.085*x2(R2=0.73F=90.235sig=0.00)19900.828**Y=0.229+1.124*x-0.135*x2(R2=0.803F=136.412sig=0.00)20000.936**Y=0.214+1.016*x-0.072*x2(R2=90F=302.401sig=0.00)20100.928**Y=0.122+1.07*x-0.061*x2(R2=0.86F=236.204sig=0.00)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曲线拟合(人口集中度为因变量、经济集中度为自变量)显示二者呈二次曲线关系,R2在0.73-0.90之间,即经济分布对人口分布的解释程度在73%-90%之间,表明经济集聚是人口集中的主导因素,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决定)人口集中,实证了人口集中分布区与经济集中分布区地域上的“交叉但不重叠”关系。

表3 1982-2010年浙江省县域人口、经济集中度

① 2010 年的集中指数减去1982 年的集中指数。

(续表)

① 2010 年的集中指数减去1982 年的集中指数。

四、人口与经济分布空间上的匹配关系

采用差异指数测度县域人口和经济空间匹配关系,差异指数=经济集中度/人口集中度。利用表2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982年和2010年的差异指数,并根据差异指数(0,0.75]、(0.75,1.25]和>1.25等三个区间将县域划分为经济滞后型——人口集中程度大于经济集聚程度、协调发展型——人口集中程度与经济集聚程度相协调、经济超前型——经济集聚程度大于人口集中程度等三种类型。

(一)人口与经济空间匹配主导关系由经济滞后型转向协调发展型

1982-2010年人口与经济匹配关系从经济滞后型为主转变为协调发展型为主,三种类型县域占比顺序由1982年的经济滞后型(53.62%)、协调发展型(34.78%)、经济超前型(11.59%)转变为2010年的协调发展型(46.38%)、经济滞后型(44.93%)、经济超前型(8.7%)(图5-6)。

2010年72.73%的县域经济集聚程度高于或同人口集中程度相协调,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匹配关系从经济滞后型为主导转变成经济-人口协调发展型为主体,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的集聚效应,改变了经济集聚滞后于人口集中的状况。

图5 1982年人口与经济匹配关系分布

图6 2010年人口与经济匹配关系分布

从图5-6可以直观看出,经济超前型和协调发展型县域由1982年在浙北非连续分布并向南部“浸润”,演进为2010年在浙北集中分布并向南部“浸润”的格局。2010年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匹配关系南北分异明显,北部以经济超前和协调型县域为主,南部以经济滞后型县域为主。

表4 浙江省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关系

① 2010 年的集中指数减去1982 年的集中指数。

(二)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匹配程度呈提高趋势

区域人口份额与经济份额之差可以反映二者的偏离程度,据此可以设计M指数和V指数[1](P.5)测度县域单元的浙江整体上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偏离程度:

图7 1982-2010年浙江人口与经济匹配关系变动图

当M、V值趋向于0时,说明人口和经济完全匹配分布,各地区拥有的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相等,表明人口和经济的匹配程度越高;当M、V值越大,说明人口集中到一个地区,而经济集中到另一个地区,表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匹配程度越高。1982-2010年,M值和V值显示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偏离程度呈收敛性变动,即偏离程度缩小、匹配程度提高,这与集中指数以及和重心变化结论相一致(图7)。

五、结论及讨论

(一)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朝向非均衡性变动,二者分布的中心区位偏离缩小。人口分布的性质由比较均衡转变为相对均衡,经济分布的性质由相对均衡转为相对不均衡性。经济重心一直位于人口重心的东北部,二者的移动具有同向性且偏离缩小,重心之间的距离2010年(25.14公里)比1982年(33.48公里)缩短了8.34公里。

(二)人口与经济集中分布区面积扩大、集聚程度提高,形成“交叉但不重叠”的地域关系。1982-2010年,10大人口集中分布区占全省面积的比例由8.51%提高到12.83%,人口占全省的比例由20.98%提高到38.58%;10大经济集中分布区面积占全省的比例由10.29%提高到11.44%,经济占全省的比例由35.85%提高到45.37%。人口集中增长的核心是绍兴市区、温州市区和杭州市区,分散变动的核心为玉环、洞头和嵊泗;经济集聚增长的核心是温州市区、义乌和宁波市区,分散变动的核心是洞头、玉环和金华市区;人口与经济集中分布区形成“交叉但不重叠”的地域关系。

(三)人口与经济分布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集聚对人口集中的解释度在80%左右。人口与经济集中度相关系数由1982年的0.75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0.9左右,表明浙江经济集聚和人口集中整体上具有一致性,经济集聚带动了人口集中,人口集中又促进了经济集聚。曲线拟合显示,二者呈二次曲线关系,R2在0.73-0.90之间,即经济分布对人口分布的解释程度在73%-90%之间,即经济集聚是人口集中的主导因素,但并不能完全解释人口集中,也印证了浙江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交叉但不重叠”的关系特征。

(四)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主导匹配关系由经济滞后型转向协调发展型、且匹配程度呈提高趋势。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匹配关系由1982年的经济滞后型(53.62%)、协调发展型(34.78%)、经济超前型(11.59%)转变为2010年的协调发展型(46.38%)、经济滞后型(44.93%)、经济超前型(8.9%);2010年72.73%的县域经济集聚高于或与人口集中相协调。M和V指数显示浙江人口与经济的匹配程度提高,即浙江县域经济而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提升了人口与经济的匹配程度。

(五)从人口与经济匹配的动态过程看,产业结构升级及布局分布调整应成为推进浙江人口与经济均衡分布的核心动力。基于县域人口与经济现实匹配关系,宁波市区、杭州市区、绍兴(县)、衢州市区等*数据显示嵊泗、岱山为经济超前型县域,但鉴于二者位于海岛的特殊地理区位,不建议为吸引人口集中的类型。4个经济超前型县域尚有吸纳人口流入的潜力,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就业岗位创造能力,其人口与经济均衡的路径是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仍然可以吸引人口集中;金华市区、武义、江山、乐清、东阳、淳安、青田、龙游、南溪、遂昌、玉环、临海、瑞安、天台、三门、缙云、常山、仙居、浦江、云和、开化、磐安、永嘉、平阳、龙泉、松阳、景宁、庆元、苍南、文成、泰顺等31个县域人口集中超前于经济集聚,其人口与经济匹配的路径是,承接产业转移和扩张产业的同时,并适当地转移剩余人口;而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型县域的匹配策略则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与人口同步增长的协调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张车伟,等.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均衡发展[J].人口研究,2013,37(6).

[2]郭斌,等.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3,33(2).

[3]樊杰,等.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

[4]徐建华,等.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5).

[5]许月卿,等.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J].人文地理,2005,81(1).

[6]沈续雷,等.中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均衡性对比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9,15(6).

[7]王书国,等.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4).

[8]王磊,等.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10).

[9]钟业喜,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2).

[10]肖周燕.北京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匹配性研究[J].西北人口,2014,35(4).

[11]毕其格,等.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研究,2007,26(5).

[12]秦振霞,等.河南省1987-2006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及对比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1(1).

[13]徐艳艳.甘肃省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9,95(2).

[14]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5]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16]范红忠,李国平.对我国生产与人口分布现状与问题的比较分析[J].预测,2003,22(6).

(责任编辑:吴芳)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and Change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Zhejiang Province

ZHANG Xiang-jing

(School of Political and Sociological Scienc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

Abstract:The concentration index and the pointer centre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both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Zhejiang Province tend to be imbalanced. While the imbalance of the economy distribu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the population, the deviation of them tends to narrow.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n the county level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becomes larger in the area and higher in the degree of their agglomeration. The changes of both 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 form core areas. The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area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forms a geographic relationship of “crossing but not overlapping”. The economy distribution accounts for 73%-90% of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the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economy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improving greatly. The leading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changes from economy lag type in 1982 to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ype in 2010. Based on change process of dynamic match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nd the economy in Zhejiang Province, i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ways to realiz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nd the economy are the following. Taking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yout adjustment as the core power,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should be offered by furt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ome developed counties. The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attracting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In backward reg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industrial expansion are undertaken, the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transferring surplus population. In counti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ype, whil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peed of economy and population should be kept.

Key words:Zhejiang Province; Population; economy;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DOI:10.3969/j.issn.1674-2338.2015.04.015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38(2015)04-0128-09

作者简介:张祥晶(1975-),女,河南固始人,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口分布、人口健康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开发课题。

收稿日期:2014-09-20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浙江省人口
《初心》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