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庄子学派“生而自然”的思想

2015-02-25白鹤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新丝路(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庄子万物思想

白鹤(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浅论庄子学派“生而自然”的思想

白鹤(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庄子用他一生的智慧来告诉世人,什么是人生应该固守的坚持。一部《庄子》,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的政治观、人生观、理想主义,都在书中向我们明明白白的讲述庄子对“生而自然”思想的践行,也对世俗上那些摇尾乞怜的权势者,表示了深深的鄙视。一部《庄子》,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的清洁的精神,又从中滋养出遗世独立的铮铮傲骨。

庄子;生而自然;处世哲学

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中国正处于文明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大动荡时期。社会的巨变使得统治者对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兴的士族阶级为了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相互辩论,对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传统儒家文化相互激荡、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脊柱的道家学派,也逐步成立、发展、完善。以庄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学派,在继承发扬其创始人老子“道”的学说之后,又提出了包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提倡“天道无为、物我为一”的庄子哲学,不仅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深刻影响,更是为中国后世千百万的知识分子们提供了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天空。那种率性无为、顺其自然、反对思想束缚的论调,也为清高名士们提供了逍遥江湖的隐士思想。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听到那来自远古时期智者们的低语,老庄思想也依然在今世施展着它独有的智慧与魅力。研究其中的思想,吸纳他们的精髓,对今天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来说,无疑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几大文明古国不约而同出现了一次精神文明的大繁荣。在古希腊、以色列、古印度、古中国的土地上,各种流派、宗教信仰、精神导师如雨后春笋一般勃发新生,放眼望去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这具有世界意义的、不约而同的文化繁荣、思想争鸣时期,被德国学者雅斯贝斯称为‘轴心期’,而我国学者刘家和先生则称其为‘人类精神的觉醒’时期”。[1]

一、庄子学派的产生

1.庄子学派产生的背景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在华夏民族的大地上,出现了绵延500余年的战火。诸侯并立,逐鹿中原,使得旧制度被破坏,新秩序待建立,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而思想文化也在此时伴随着强烈地政治需要,迸发出其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最辉煌、最绚烂的火花。

庄子学派大约出现于战国中后期,那时群雄纷争的战乱虽已接近尾声,但诸侯们独霸天下、统一全国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因而此时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次数越来越频繁,场面也越来越残酷。汉代刘向在其《战国策》中这样描写:

……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遍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2]

战争的残酷,统治的暴敛,穷兵黩武,民生凋敝,百姓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出于对战乱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痛心,出于对世人贪图名利、趋炎附势的鄙视,出于对以圣智仁义为名,行窃国肥己之实的深刻认识,庄子坚辞不仕,以匡时救世为己任,试图以自己愤世嫉俗的身体力行,促使世人成为超凡脱俗的至人、神人、真人、圣人等得道之人;使社会成为无阶级之分,无战争之苦,无吾我之欲,人人悠然自乐、自然生活的‘至德之世’和‘建德之国’”[1]。这样,一个对现实社会的一切抱有完全否定态度,自己安贫乐道、甘受寂寞、注重精神快乐的庄子学派就此而产生。

2.庄子思想的内容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大道用以治己,大道用以修身,谨守天道而不离失,就是返璞归真。“道”是无限的、是“无所不在”的,他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并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生死观。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认为“道”是“先天生地”,从“道未始封”。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秋水)

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

二、“生而自然”思想的处世哲学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庄子·德充符)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一再强调“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庄子·人世间)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养生主》里也曾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从而他主张“保身全生”。可见“生而自然”这一思想是贯穿于庄子所有思想当中的。

1.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庄子主张“顺物自然而天下治”。也就是说,万事万物,要按照其自身的规律任其自由发展,让它们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中,不要横加干涉,不要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然进程。

他在《应帝王》中这样写道: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

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职业。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又复问。

无名人曰:“汝游心于谈,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在庄子看来,天下是不能用人制定的规律来治理的,无论是“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皆不足以治天下”。[4]法尧禅舜,以怀仁治民,最终还是“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庄子·在宥)若怀仁不治而用法,则更是“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庄子眼里,“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这才是最完美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之法。

2.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

庄子的自由忘我境界,在《逍遥游》中可见一斑。“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在记录孔子与颜回的对话中,庄子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忘掉形体,消除智慧,与万物真理同化为一,这时,还会产生什么样的欲望呢?没有了物欲,还会在乎自己的得失吗?无所谓得失,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还会使心灵牵绊吗?“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不过尔尔。但如此超脱境界,又有几人真正可以达到?此外,庄子在《大宗师》女偊论道中,提出了悟道的七个阶段: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这七个阶段,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的逐步摆脱外在事物对内心的束缚,不死不生,已为修道至高境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认为,圣人,就是要存想天地的美妙,而通达万物的道理。“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庄子·至乐)所以说“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按照自然万物的运化规律去做。这里的“天”与“地”,便是自然之法。“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应帝王)

3.视死如生的生死观

生命与死亡是人类文明永恒的话题。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既然合一,“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如此往复,“三生万物”,则为齐物,既然齐物,死生何异?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现象,“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也,皆物之情也”。而且“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既然生与死都不由自己决定,那又何必自寻烦恼,杞人忧天。只有抛开世事,平心静气,方可“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庄子·达生)

庄子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庄子的结发妻子死了,惠子前来吊唁,本想庄子应该正无比悲痛,谁想庄子正蹲在地上,敲着鼓盆唱着歌。惠子愤然责备庄子太过分,庄子却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对妻子如此,对自己更是“过分”。他要求他的弟子在自己死后“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弟子们觉得太残忍,不忍心。庄子却说:“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这种豪迈、豁达,“弱丧知归”的生死观,与犬儒学派所见略同。

4.理想社会的基本追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理想国。如此浪漫的庄子,他心中的理想国会是什么样子?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

这样的世界在哪里?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4]

人类天性最为自然纯真的时代,便是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在“至德之世”,人们生活自然随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生活怡然;抱素怀朴,不求权势;不论高下,不分贤愚。但这只存在于上古十二氏,尧舜禹之后,“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私有制的合法化,直接造成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也随之而来。统治者欲壑难填,为满足私欲鱼肉百姓,庄子清醒地认识到,这正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出现大乱的根源。这也正是庄子渴望回归“至德之世”的主要原因。庄子的“至德之世”继承了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恬静泰然地寻求人生的大自由与大自在。

三、庄子思想对今世的借鉴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鲍鹏山先生在他的《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向我们阐明了庄子,对于今世的意义。

“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心灵的月亮美好纯洁,但在这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良心泯灭的时代里,庄子的“外化而内不化”,这样独立、洁身自好的精神实在太容易丢失了。既要与时代同行,融入满是诱惑、危险的世界,又要洁身自好,保持一份安定的心,不随波逐流,不被纷繁复杂的外物所左右,不受身外之物的束缚,这“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着实不易。人,生存在这个社会,必然有角色定位。对于父母,你就是儿女;对于上司,你就是员工;对于老师,你就是学生;对于丈夫,你就是妻子等。角色定位会随着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而相应发生改变。所以人与人之间,只要挂上钩,就会存在利害关系。其实,不光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也都存在着这种利害关系。利害关系,有利就有害,虽然“双赢”的最好的效果,但在一般情况下,事情的两面往往是对立的。而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有好处的,能改善自己的生存空间的,能提高自己人生价值的,我们都会努力、甚至千方百计去得到;而那些对自己不利的,选择敬而远之,或许已经是我们能做到最好的不去损害他人的选择。趋利避害,这是人性的一种外在展现,是人适应于社会的价值取舍,也是“外化”的一种本能应变。庄子在《大宗师》里曾经写过,有一个老者,但却返老还童,有着孩童的面容,周围人都感到不可思议,问他为什么如此年轻呢?他回答说他有人生的参悟,分为七个阶段:“身外”、“外物”、“外生”、“彻悟”、“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也就是把社会人际关系和物质的东西等全都放下,抛之脑后,不为之所束缚,心里获得一份空灵之境,把天地万物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因为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然后安详地穿越人生中的每一步,看淡生死,求得生命的本初等。这是一种超脱,常人也很难达到这种境界,但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少提醒我们要少一分外物的束缚,不要过分地追求身外之物,只要过得自然、坦然,让人生少留一丝遗憾,多一点快乐和安详。

心存一份坚定的信念,不要让自己的灵魂受到身外之物的束缚,坦然地面对社会,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少一些纷纷扰扰,多一些简单快乐,做到“外化而内不化”!而这是我们从《庄子》中得到的处世之智慧。

读《庄子》,可以帮助我们守住这心灵最后的一方净土,因为庄子用他高贵的精神,坚守着独立的文化气格,绝不向权势摧眉折腰。

[1]杨巨平.《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M].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2]《战国策·刘向书录》。

[3]《庄子》。

[4]钱宪民.《<庄子>选评》[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5]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猜你喜欢

庄子万物思想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