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015-02-24万鑫炀,王敏哲,韩素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21期
关键词:载脂蛋白甘油三酯脂蛋白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万鑫炀1, 王敏哲2, 韩素霞3

(1.扬州职业大学医学院 临床教研室, 江苏 扬州, 225001;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 内分泌科; 3. 心血管内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关键词:冠心病; 血脂水平; 脂蛋白(a); 2型糖尿病

近年来,冠心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态势[1-2],成为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4],有报道[5]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如合并冠心病,冠脉病变往往较重,且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的风险亦高于常人[6-7]。在冠心病的防治中,需特别关注2型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学术界目前共识血脂代谢紊乱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等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8],但鉴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状态异于常人,常合并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等,且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相当部分曾经接受过饮食控制、锻炼、他汀类药物等治疗,这些治疗均可能影响血脂水平。本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49例,其中男87例,女62例。入选标准为: ① 2型糖尿病患者; ② 患者胸痛、胸部不适,入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是否有冠心病;或已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拟行冠脉造影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病变程度。排除标准: ① 1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者; ② 重度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Ⅲ~Ⅳ级; ③ 重度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186 μmol/L; 严重肝功能异常; ④ 甲状腺功能异常; ⑤ 继发性高血压; ⑥ 恶性肿瘤病史和/或血液系统疾病史; ⑦ 严重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史。

1.2 疾病诊断标准

①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提示≥1支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管腔直径较临近正常管腔直径减少≥50%; ②高尿酸血症:根据中国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9],将高尿酸血症定义为:男性尿酸水平>420 μmol/L,女性尿酸水平>357 μmol/L; ③ 血脂异常: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8], 定义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高脂蛋白(a)血症、低载脂蛋白AⅠ血症、高载脂蛋白B血症; ④ 肾功能异常:将血肌酐大于110.0 μmol/L定义为肾功能异常; ⑤ 高血压病:按照JNC7指南标准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和(或)有既往明确高血压病史者; ⑥ 2型糖尿病: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确诊为2型糖尿病者或者有明确的2型糖尿病病史者。

1.3 研究方法

1.3.1冠状动脉造影方法:采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检查按Judkin′s常规方法进行。穿刺受检者股动脉或桡动脉,经穿刺动脉将造影导管送至主动脉根部,释放造影剂至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做左前斜位、左前斜头位、尾位,右前斜、右前斜头位、尾位的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由2名有经验的心内科介入医师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估。

1.3.2Gensini评分方法[10]:根据Gensini评分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无任何异常为0分,冠状动脉狭窄≤25%为1分,狭窄26%~50%为2分,狭窄51%~75%为4分,狭窄76%~90%为8分,91%~99%为16分,100%狭窄(即完全闭塞)为32分。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权重系数:左主干为5,前降支近段和回旋支近段为2.5,前降支中段为1.5,前降支远段、右冠状动脉、回旋支中远段、左室后侧支以及钝缘支均为1,其他小分支均为0.5。评分方法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评分乘以病变血管权重系数,最后积分为各支病变血管积分之和。

1.3.3生化指标检测:采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动生化检测系统,受检者采血前晚22∶00开始禁食,次日清晨06:00取空腹血标本,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尿酸、肌酐、HDL-C、LDL-C、甘油三酯、脂蛋白(a)、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

2结果

2.1 冠心病组患者和非冠心病组患者一般临床

资料的对比

在所有入选的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87例,女62例,冠心病患者123例,非冠心病患者26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63.69±10.88)岁。冠心病组吸烟史、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2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病史、血清尿酸、肌酐、甘油三酯、HDL-C、L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Spearman相关分析的结果

分别将年龄、尿酸、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甘油三酯、HDL-C、LDL-C、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等和Geisini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脂蛋白(a)(r=0.293,P<0.01)、糖化血红蛋白(r=0.187,P<0.05)、尿酸(r=0.189,P<0.05)和Gensini评分显著正相关。

2.3 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2.3.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以Geisini评分为因变量,以年龄、空腹血糖、肌酐、尿酸、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甘油三酯、HDL-C、LDL-C、载脂蛋白 AⅠ、载脂蛋白B等为自变量建立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脂蛋白(a)、尿酸水平升高以及载脂蛋白AⅠ水平降低为Gensini评分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B=0.054, 0.086, 21.051,P=0.000, 0.012,0.050)。

表1 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

与非冠心病组比较,*P<0.05,**P<0.01。

2.3.2冠心病发病独立危险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以是否发生冠心病为因变量,以高龄(>65岁)、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病史、肾功能异常、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蛋白(a)血症、高尿酸血症、低apo AⅠ血症、高apo B血症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高血压病病史、吸烟史、高脂蛋白(a)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再将上述危险因素汇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脂蛋白(a)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见表2。

表2 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B: 回归系数值; SE: 回归系数标准误; Wald: χ2值; OR: 比值比; 95% CI: 95%置信区间。

3讨论

国内外诸多研究[11]均明确指出,在总体人群中,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脂蛋白(a)水平和冠脉病变程度正相关。但目前国内外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和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 ①冠心病组患者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 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患者脂蛋白(a)水平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③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患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其Gensini评分升高的预测因子; ④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脂蛋白(a)血症是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同样也是2型糖尿病人群发生冠心病以及冠脉病变较重的预测因子。

脂蛋白(a)是一种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核心部分为中性脂质和载脂蛋白B-100分子。已有证据表明,载脂蛋白B-100可显著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12]。其机制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① 脂蛋白(a)可在损伤的动脉血管内皮下定位聚集,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抑制肝脏对乳糜微粒的清除能力,促进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发展[13]; ② 脂蛋白(a)破坏受体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致内皮功能失调,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导致血管狭窄,从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14]; ③ 脂蛋白(a)和纤溶酶原具有结构同源性,可抑制纤溶酶的活性,导致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明显升高,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明显降低,促进血栓形成[15]。由此可见,脂蛋白(a)把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联系起来,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LDL-C升高和HDL-C降低在总体人群中,已经被证明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这在本研究中并未体现出这一点,作者认为可能原因如下: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严重代谢紊乱,并因此接受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他汀类药物等治疗,而这些干预均能可影响胆固醇水平。已有研究[8]表明,脂蛋白(a)基本不受饮食、性别、年龄、体质量、体育锻炼以及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使其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价值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1): 3.

[2]Zhang X H, Lu Z L, Liu 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a[J]. Heart, 2008, 94(9): 1126.

[3]He J, Gu D F, Wu X G, et al. 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05, 353(11): 1124.

[4]Yang Z J, Liu J, Ge J P, et al.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the 2007-2008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tudy[J]. Eur Heart J, 2012, 33(2): 213.

[5]Gao Y, Lu B, Sun M L, et al. Comparison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b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mellitus and with known or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m J Cardiol, 2011, 108(6): 809.

[6]Buse J B, Ginsberg H N, Bakris G L,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07, 115(1): 114.

[7]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10, 362(12):1090.

[8]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 390.

[9]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11): 1145.

[10]Gensini G G. A more meaningful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m J Cardiol, 1983, 51(3): 606.

[11]Nenseter M S, Lindvig H W, Ueland T, et al. Lipoprotein(a) level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atients with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J]. Atherosclerosis, 2011, 216(2): 426.

[12] Fredrikson G N, Anand D V, Hopkins D,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autoantibodies against apolipoprotein B-100 peptides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Diabetologia, 2009, 52(7): 1426.

[13]Devlin C M, Lee S J, Kuriakose G, et al. An apolipoprotein(a) peptide delays chylomicron remnant clearance and increases plasma remnant lipoproteins and atherosclerosis in vivo[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5, 25(8): 1704.

[14] Wang J, Zhang C, Gong J, et al. Development of new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oxidized lipoprotein(a) by using purified human oxidized lipoprotein(a) autoantibodies as capture antibody[J]. Clin Chim Acta, 2007, 385(1/2): 73.

[15]马建林, 李新明, 王圣, 等. 冠心病患者体内脂蛋白(a)及纤溶系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医药, 2009, 4(10): 746.

通信作者:王敏哲, E-mail: wmzwlmq@163.com

收稿日期:2015-04-25

中图分类号:R 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1-182-03DOI: 10.7619/jcmp.201521069

猜你喜欢

载脂蛋白甘油三酯脂蛋白
高甘油三酯血症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用于临床判断HBV慢性肝病肝损伤程度的价值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研究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