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锦市玉米110 厘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浅析

2015-02-24申静雅

现代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双行水分栽培

申静雅

黑龙江省富锦市种子管理站

2014 年富锦市推广玉米110 厘米垄上双行栽培技术万亩,各示范园区玉米110 厘米大垄栽培的平均亩产为784.4 千克,对照常规垄的亩产为665.4 千克,较常规垄亩增产119 千克。 增产增收效果如此高,农民却不愿意使用,必有其因,本文结合富锦市两年推广该技术经验,深入剖析了玉米110 厘米垄上双行栽培模式的利弊,并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 版图面积8227 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10 镇1 区、266 个行政村。 全市人口37.9 万人,农业人口28 万人,农户7.8 万户。 富锦市有耕地面积570多万亩,位于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板块,土质肥沃,开发时间短,生态环境优良。 富锦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国家三江平原重点开发市(县)连续十一年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市”、享有“北国粮都”之美誉。

一、玉米110 厘米大垄栽培的优势

1.通风透光性好,边行优势强

玉米常规垄的行距为65 厘米, 而垄上双行栽培模式的大行距为70 厘米,比常规垄宽5 厘米,增强了群体内的通风透光性,再配以栽培叶片上举、收敛的耐密玉米品种,确保了玉米垄垄都有边行优势。 在群体最大发展的前提下,既可以早些使叶面积达到最大值,有效吸收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又能保持叶片有较长的功能期,可更充分地利用光能和空间,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达到穗多、穗大、穗重,从而显著地提高玉米的产量水平。

2.保墒能力强

110 厘米大垄的垄体比常规垄宽45 厘米, 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大垄的受热、散热及水分蒸发程度均不如小垄。 在降水时期,垄沟可以将水渗透到垄体内,增加垄体的含水量;同时由于常规垄的热量、水分散发快,保墒效果不佳,播种后倘若出现春旱,垄体含水量不足,往往会造成出苗率不高;而由于110 厘米大垄的水分蒸发慢,抗旱能力相对较长,更容易达到一次播种保全苗的状态,无形中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3.大型机械作业效果好、效率高

此栽培模式适用于连片种植的地块,应用大型机械整地、起垄的效率高,能够实现农时标准化。以播种机械为例,小四轮一天播种最多是5 公顷,而大型车辆有电子导航,可不间断作业,一天可播种60 公顷以上,作业效率是小机械的12 倍,速度快、效率高,能抢抓农时,将玉米播在丰产的腰窝期内。

大机械整地可实现秋深松,作业深度够,可以打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提高低温,利于降水入渗,增加耕层土壤持水性能;也可保持地面残茬覆盖,防止风蚀,减轻土壤水分的蒸发,雨水多时可以大量吸收和保存水分,防旱防涝。

4.播种质量高

大型播种机普遍采用气吸式播种,与机械式播种相比,可实现单粒精量播种,减少种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播种精密度,落籽均匀。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便保墒,有利于种子吸水发芽,提高保苗率。

二、对玉米110 厘米大垄栽培模式的改进建议

1.不适于分散经营模式

此栽培模式仅适用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连片统一经营的地块,配套大型农机具联合作业,提高作业效率、质量。农户小面积分散经营的,现有的作业机械适用于常规垄作业,若应用该模式,需另外购置新农机,增加生产成本,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

2.品种因素

常规品种应用此模式的丰产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当前耐密玉米品种缺乏,农民购种的选择余地不多。 种子要求纯度高、出芽率高(不低于90%),并进行包衣处理。播种前进行晒种,以提高芽势。品种要选用优质、低水分、耐密或半耐密品种,以中熟、中晚熟品种为主, 要因地制宜, 种植密度可增加20%~30%,与稀植品种相比产量提高15%~20%。

3.施肥因素

此栽培模式增加了种植密度,氮肥、磷肥的施用量正常,钾肥应多使用,并在8~9 叶喷施化控剂,以降低株高、穗位,缩短节间,提高抗倒伏性能。

4.田间管理

田间铲趟管理要及时,一定要注意防治病、虫、草害。尤其是应用大垄双行种植技术时,大垄距加宽,裸露地面增大,易出现草荒,所以在正常铲趟基础上,秋天要放秋垄,拿大草。可视气候及作物长势,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

猜你喜欢

双行水分栽培
苯中水分的检验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校企合作背景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减盐不如减水分
自然栽培的味道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周铁衡
双行起垄施肥一体机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