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佩戴眼镜的习惯对儿童视力的影响*

2015-02-24广东省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编号Y1412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5期
关键词:配镜戴眼镜屈光

广东省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编号:Y14122)

李科毅 廖清华 陈丽娟 蔡多贤 褚 薇 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 512023



儿童佩戴眼镜的习惯对儿童视力的影响*

*广东省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编号:Y14122)

李科毅廖清华陈丽娟蔡多贤褚薇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512023

摘要目的:探索佩戴眼镜习惯和屈光不正进展之间的联系。方法:我院于2014年4月期间对本市某小学所有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参与学生共1 596例,发现近视患儿共586例(裸眼视力均为0.6以下),按照其佩戴习惯分为两组,观察组(长时间佩戴,313例)和对照组(常戴常摘,273例),为患儿进行配镜,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视力矫正效果。结果:配镜3个月后,对近视患儿共586例进行第一次随访,发现配镜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视力变化较为明显,左右眼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佩戴眼镜习惯与屈光不正进展之间存在相关性,坚持长期佩戴眼镜后,屈光不正矫正效果较好,应要求患儿坚持长期佩戴眼镜,家长需从旁督促。

关键词屈光不正戴眼镜儿童 R77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5-2110-02

屈光不正,尤其是近视,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眼病和重要的儿童眼病(14岁以下)。佩戴眼镜是矫正屈光不正最常见的方法,戴眼镜患者越来越多。通过本课题将得出不同的佩戴习惯对屈光不正的进展的影响,更好地指导工作,对患儿给出合适的佩戴方案,减缓儿童屈光不正发展,从而保护儿童视力健康[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4年4月期间对本市某小学所有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参与学生共1 596例,发现近视患儿共586例(裸眼视力均为0.6以下),为患儿进行配镜,按照其佩戴习惯分为两组,观察组(长时间佩戴,313例)和对照组(常戴常摘,273例)。586例患儿中,男296例,女290例,平均年龄(8.6±2.9岁)。所选患儿均在我院接受配镜,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两组患儿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制定调查计划。制定适合筛查程序以及调查表。取得市卫生局与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制定好普查计划并按普查计划开展普查工作,根据结果建立屈光不正健康档案。

1.2.2调查及建档。对某小学1 596例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统计其中的裸眼视力低于0.6的患儿586例,并记录双眼视力、年龄、配镜史等信息。根据统计信息为患儿建立儿童屈光不正健康档案,对儿童进行更全面的医学验光,给出配镜处方并发放眼镜。

1.2.3随访。记录在册的儿童配镜后3个月通过电话预约方式来医院复查,发现长时间佩戴眼镜的患儿有313例,常戴常摘的患儿有273例。复查内容:复测屈光不正度数及填写戴眼镜习惯调查表,不定期通过电子档案系统提醒,了解患儿其他情况。

1.2.4患儿配戴眼镜习惯。观察组患儿:长时间佩戴眼镜,每日佩戴平均时间为(10.6±1.5)h。对照组患儿:常戴常摘眼镜,每日佩戴平均时间为(6.2±1.3)h。

1.3统计学分析本文采用SPSS18.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配镜3个月后,对近视患儿共586例进行第一次随访,发现配镜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视力变化较为明显,左右眼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配镜前、后视力平均差

3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本文中显示近视儿童总占比达到了36.7%。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增长速度很快,近年来,近视发病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10%左右,并且趋向低龄化,甚至已经低至6~7岁,小学二年级就有学生患近视[2]。戴眼镜是解决屈光不正有效、简单、经济的方法。身边戴眼镜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高中学校里不戴眼镜的学生少而又少,即使在小学,戴近视眼镜的小学生也越来越多[3]。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病率将显著增加,像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特别是高度近视更容易引起这些并发症,严重的可能致盲。所以,如何保护视力、如何减缓近视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本文对观察过程进行了总结,发现在儿童屈光不正矫正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通过全面正规的医学验光,给出配镜处方;第二,制定合适的普查计划完成普查及建立健康档案;第三,设计合适的戴眼镜习惯调查表,完善随访制度,确定有更多的患者可以完成调查。

本文结果表明,佩戴眼镜习惯与屈光不正进展之间存在相关性,坚持长期佩戴眼镜后,屈光不正矫正效果较好。观察组患儿的双眼视力矫正效果为(0.29±0.08)和(0.26±0.07),高于对照组的(0.10±0.07)和(0.11±0.06),证实长期佩戴对近视患儿屈光不正矫正较为有利。

为此,应在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宣传,指导患儿学会正确佩戴眼镜的方式,并坚持长时间佩戴。本文中,我院为复查患儿及家长组织了一次“正确佩戴眼镜习惯”知识讲座,家属表示以前对正确佩戴眼镜的方式不太了解,健康知识讲座后感到受益匪浅,以后可指导孩子日常眼镜佩戴。

当前,戴眼镜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近视度数的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病率将显著增加。为此,应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让患儿和家长学会正确佩戴眼镜,或怎么佩戴眼镜习惯对屈光不正进展影响更小,以减缓儿童屈光不正发展,从而保护儿童视力健康[4]。

参考文献

[1]王育良,李凯,主编.眼科屈光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5-16.

[2]张艳丽.戴镜对近视力发展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7(20):112-125.

[3]何真.戴镜对近视儿童屈光状态改变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资讯,2009,16(2):45.

[4]Daniel Vaughan.眼科学总论(英文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30-338.

(编辑紫苏)

●致作者●

本刊对稿件中图、表的要求

每幅图、表应有言简意赅的题目。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表中若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可在表中相关内容的右上角标注“*”、“Δ”等,并在表下加以注释。要合理安排纵表的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同一栏数字必须按位次上下对齐。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cm,通栏图不超过16.5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线条图可墨绘在白纸上,或用制图软件绘制,并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另用纸标示,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位。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需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致作者◎

计量单位须知

本刊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s·ks-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的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人体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以升(L)为基础单位中的含量,不用血或dl。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留1/4空,如5 min,10 s,20 h,40 d等。数字后的秒、分、时、天,一般用符号(s、min、h、d)表示。转速用r/min(转/每分)表示,不再用rpm。“分子量”已改为“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如“分子量为580KD”应改为“相对分子质量580 000或580×103”。

收稿日期2014-11-04

猜你喜欢

配镜戴眼镜屈光
戴眼镜的女孩
戴眼镜的人到底有多惨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配镜后视力到0.8还是1.0合适?
戴眼镜的女生该如何化妆?
验光师技术决定配镜效果好坏
小猴戴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