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湿地文化综览 连载之二

2015-02-24撰文陶吉兴

浙江林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海塘西湖遗址

□撰文/陶吉兴

浙江湿地文化综览连载之二

□撰文/陶吉兴

河姆渡文化属于耜耕、渔猎和采集经济并存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水文化”。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平均厚度高达40—50厘米、总量达100吨的人工栽培籼稻的堆积层,其数量可供400多人消耗一年。这一发现,让“亚洲稻作起源于印度,中国的水稻由印度传来”的论断不再延续。有栽培稻谷,必有人工灌溉,河姆渡文化中发现最早的灌溉方式就是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带有“架空层”的干栏式建筑,可防止屋内潮湿,在下大雨时还能防止洪水进屋,人类最早的“防洪”住宅就诞生在河姆渡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河姆渡人挖在池塘底部的木构水井,说明在海潮浸侵、暴雨和洪涝频发的河姆渡地区,木井的构筑使先民们饮到了洁净的水。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的一只陶舟和六支木桨,说明舟船是依水而居的河姆渡人出行和运载货物的主要工具。

四、马家浜文化(距今约6000年)

马家浜文化遗址位于距嘉兴市区约7.5公里的南湖区马家浜村,于1959年春发现,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代表。此后,在嘉兴地区还发掘出“罗家角遗址”等10多个马家浜文化遗存,上海青浦崧泽遗址、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等均属于马家浜文化的遗存。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约6750—5700年,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浜文化体现了典型的稻作农业文化,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当时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遗址中出现的沟渠,是先民们为了将水源引入居住地而开挖的,显然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开渠引水的方法。已经发现的早、晚两期水田中,早期水田并无人工灌溉系统,而晚期水田间互有水口串联,又有小沟、蓄水塘或蓄水井等设施,说明距今6000年左右的马家浜先民,已经掌握了当时颇为先进的稻田灌溉技术。渔猎经济在马家浜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遗址中常可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

五、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

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的余杭区良渚镇。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村落、墓地、祭坛、古城等各种遗存,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距今约5250—4150年,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1996年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渚文化已属于铜石并用时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江苏吴县张陵山、武进县寺墩,嘉兴雀墓桥,杭州水田畈,湖州钱漾山,上海市马桥,宁波福泉山等遗址均属于良渚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农作物有粳稻、籼稻、菱角、甜瓜等。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出土的石器有斧、凿、锛、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说明当时早已进入犁耕阶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鼎的器型在良渚的发掘中十分常见,常被当时的人们用来祭祀。出土的玉器也颇多,有璧、琮、璜、坠、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穴中。湖州钱山漾遗址中出土的属于良渚文化的纺织品遗存,被鉴定为最早的“绢织物”纺织品,说明良渚文化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相当发达的养蚕和纺织技术。

绚丽多姿的湿地文化资源

浙江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遗址遗居众多。水作为生命的依托,让浙江大地处处充满灵气,湿地则如摇篮般承载着文明的历程,造就了浙江独特而灿烂的湿地文化。

一、依水而筑的历史文化名城

浙江是个多水的省份,流淌在浙江大地的八条大江河,给先民们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和勃发的生机。自古以来,浙江人民“择水而栖,择江而居”,依水建市,逐水造城,留下了一幅繁星点点的城市画卷。古都杭州,西湖环抱,钱江南依,城内多条小河漾漾泊泊,沿河成街,因桥生市,千百年来水滋养着这座城市,使之蒙上了一层婉约如玉的意蕴;古城绍兴,水乡泽国,环河拥湖,犹如一本漂在水上的书,蕴藏着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宁波甬江穿城出海,海天一色;衢州江山港、常山港、乌溪江之水相会衢江,可谓“四省通衢汇九方”;临海畔居灵江,山水灵动;金华武义江、义乌江、金华江相汇穿城,城分三区桥相望;嘉兴运河之畔,璀璨南湖,民族复兴之航由此进发;湖州太湖之滨,苕溪之水贯四方。这8个浙江现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无一不依水而筑,处处可见老街流水、桥桥相映、水屋相连的景象。

二、傍水靠海的历史文化古镇

浙江现有的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南浔、乌镇、西塘、安昌、慈城、石浦,散落于太湖流域、杭州湾两岸。南浔、乌镇、西塘和安昌4个古镇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一衣带水,古朴典雅,风味小吃和水乡风情各具特色。4个古镇的共同特点是临河而建,建筑多立于河道两侧,形成前街后河的格局。慈城古镇始筑于古越勾践时期,作为慈溪县治历1200多年之久,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传统生活方式,孕育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浦,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渔港古城,依山面港,集江南古镇的古朴灵秀和山城渔港的蜿蜒多变于一体,蕴含着浓郁的渔乡风情,散发着独特而美丽的渔贾文化气息。

三、泽润万世的水利安保工程

鉴湖。东汉中期(140),会稽郡太守马臻带领会稽百姓昼夜奋战,修筑了既能灌溉,又能排水的鉴湖。修成时,湖面面积逾2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相当于今天的三十个西湖,方圆百里一片浩瀚,可灌田九千余顷。鉴湖集防洪、灌溉、渔业、交通于一体,让会稽无愧于“鱼米之乡”的称号。魏晋时代,鉴湖已成为著名风景区,成了后人山水诗的主题,王羲之、谢灵运、贺知章、李白、陆游为之留下不朽的诗篇。诗仙李白曾叹“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革命志士秋瑾自号“鉴湖女侠”,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切名句。遗憾的是,魏晋之后鉴湖一直在萎缩,到了宋代,鉴湖渐废,成为重要的农耕区。今天的鉴湖长约23公里,平均宽108米,平均水深2.77米,形似河流。鉴湖水汇聚会稽山三十六股山泉,历来是绍兴酒酿造的优质水源,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为之特别颁布《浙江省鉴湖水域保护条例》,为保护鉴湖水域不受污染提供有力保障。

西湖。西湖本无,是在一万两千年以前由古海湾淤积形成的“潟湖”,杭州城就建在逐渐淤积而成的陆地上。古代的西湖,集城市供水、灌溉、航运、水产、揽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西湖的历史就是一部修治史。唐刺史李泌在杭州城内“作六井,引西湖水入井供居民饮用”,把西湖的甘甜带给一方百姓;刺史白居易疏湖筑堤、建水闸,水入运河灌田千顷,使得西湖美丽而实用。宋知州苏轼大规模疏浚和全面整治西湖,兴修杭州水利,挽西湖于湮废边缘,筑长堤通六桥,通运河建石堰,使得六井通,西湖畅,清水遍全城。明知州杨孟瑛,见西湖再度淤塞,湖面多被富豪蚕食侵占,严令占湖为田、筑屋建园的富豪迁屋平田,清田3500亩,并带领民工大规模清淤挖

泥,在湖西再筑一堤,还西湖往日景象。西湖也是著名的景区。自公元9世纪以来,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吟咏兴叹、泼墨挥毫;因西湖而生的白娘子与许仙、祝英台与梁山伯的故事,成为家喻户晓的爱情诗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因其自然和人文景观绝妙结合,于2011年6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东钱湖。位于宁波市东郊的东钱湖是浙江最大的淡水湖,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4.5公里,平均水深2.2米,水域面积是杭州西湖的3倍。东钱湖是上古时期形成的海迹天然“潟湖”,经历代开浚更具风采。唐天宝年间(744)县令陆南金率众修筑坝堤,整修东钱湖。特别是北宋鄞县时任县令王安石,率十万民工,清除葑草,立湖界,起堤堰,决陂塘,整修七堰九塘,限湖水之出,捍海潮之入,解除了东钱湖流域及周边地区农民的水旱之苦,东乡之田遂连年获得丰收,民间口碑载道。其后李夷庚、吕献之等历代地方官数次除葑清界,增筑设施,因农耕及民生兼并所依,使东钱湖成为综合利用的水域。东钱湖风光旖旎,令人心旷神怡,荣辱皆忘。这里人杰地灵,有其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是个人文荟萃之地。

古堰坝。堰者,掩也,即挡水的堤坝。也许堰是最小的水利工程,但是在遥远的古代社会,堰,对百姓而言却非同寻常。旱季,堰是蓄水库,可“拦溪水以灌良田”;而雨季,堰则分流泄洪,是百姓安全的最后防线和屏障。

浙江钱塘江流域最古老的堰当数白沙三十六堰,位于金华、兰溪一带,首建于东汉建武三年(27),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相传古代卢文台将军率36名把兄弟温饱素食、戴星视事,在长达数百里的白沙溪水源修筑了36座大堰、72座小堰,把沿溪万顷荒滩改造成渠网交织、旱涝保收的良田,使清江秀水造福于民。白沙三十六堰已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济堰,有“浙江都江堰”之称,位于浙南丽水(古处州)碧湖平原,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古老的通济堰有极高的水利历史和科学价值,建筑风格既利导水抗压又别具一格,其拱坝堪称国内乃至世界最古老水利工程拱坝。它山堰是浙江另一名堰,是古代鄞江重要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堰坝长134.4米,宽4.8米,左右各36石级,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历千余年不腐。通济堰、它山堰目前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海塘。浙江地处沿海,海潮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破坏,滩涂是修田扩域的重要资源。修塘抵潮、筑塘围土,是千百年来浙江人民与大海抗争、向大海要地的真实写照,钱塘江古海塘、浙东古海塘是其杰出的典范。

钱江涌潮举世闻名,固然是大自然的美景,但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无限之苦,于是挡潮之塘便出现了。吴越王钱镠筑捍海塘,成为其泽披后世的主要政绩,于是便有了钱王射潮的传说。钱塘江古海塘指的是潮灾严重的北岸海塘,起初建的是土塘,屡造屡坍,元代时曾筑石囤木柜塘,直至清代才修筑石塘,现存的海塘大多为清代重修,称“鱼鳞大石塘”。古代钱塘江海塘工程规模宏伟,构筑精巧,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文化遗产。

浙东古海塘位于杭州湾南岸,自萧山至上虞夏盖山为江塘,长142公里,夏盖山至镇海段为海塘,长115公里,古海塘总长257公里。因钱塘江口南岸有山,潮灾较轻,历代修治工程规模较北岸小。唐开元十年,浙东古海塘会稽增修百余里,即入县志记载。宋代修塘记载不多,但已有石塘出现。明代,萧山、绍兴、余姚、上虞等地屡次增修。清代南岸潮灾加重,康雍乾年间,各地多次翻修,改土塘为石塘,增筑鱼鳞大石塘,均入典载。

三江闸。横跨于绍兴境内钱清江上的三江闸,因恰好位于钱塘江、曹娥江和钱清江的汇合处而得名,是我国古代大型挡潮排水闸,由明嘉靖三十六年(1537)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全闸长108米,选址在岩基峡口处,共有闸洞二十八孔,用二十八星宿的名称来编号,所以又名“应宿闸”。上架石梁,既能启闭,又能通行。外御潮汐、内则涝排旱蓄的三江闸,保护着萧绍平原80万多亩良田和黎民百姓。由于400多年来海岸线的不断外移,原闸的抗洪能力已不能满足需要。1972年,当地政府在旧闸外面5公里处,又建一座新三江闸。虽老闸已废,仅起桥梁作用,但古老的三江闸作为我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在我国水利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未完待续)

之江艺苑

【七律】

猜你喜欢

海塘西湖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辽上京遗址
沉默的北海塘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全国首个海塘遗址 博物馆杭州开馆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千年遗址 追寻炎帝足迹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