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居藏古韵

2015-02-24撰文王远长

浙江林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山水

□撰文/王远长

民居藏古韵

□撰文/王远长

村庄名片:

源底村,坐落在现代青瓷发祥地、中国青瓷小镇——上垟,距龙泉市区35公里。53省道龙浦线穿境而过,瓯江支流八都溪绕村而行。全村有山林面积21067亩,其中毛竹林4891亩,耕地面积1874亩。全村人口2023人,是龙泉市人口基数最大的村庄。村中较完整地保留了清末民初古建筑30余幢,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成为浙西南山区古民居极具个性的符号。

在龙泉,有一座村庄叫源底,或许她和许许多多乡村有相似之处,但她有自己的故事与韵味,别人难以复制。山水之广,风味各异;乡村之多,故事各异。到乡村去,在阡陌徘徊,在村巷徜徉,与古树拥抱,与村舍相依,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叩开一扇老旧的门窗,这就是我的寻梦之旅。

独具特色古代建筑

来到源底,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幢又一幢古代建筑,这些古民居大多建于清末民初。源底地处浙闽交界处,建筑风格受到周边各地影响,却又与许多地方不同,既不穷奢极欲,也不小家子气,将居家风格融进周围环境,与青山秀水一体,既讲究实用价值,又包含文化内涵,有着自己的独特风采。

徐姓是源底村人口最多的姓氏,据传,徐氏迁徙源底已有800余年,起先以务农为业,后来发展畜牧生产,在稻田和溪边放养鸭子,慢慢有了积蓄。勤劳的徐氏祖先又着手从事商贸经营,将山上的木材毛竹顺着八都溪放入瓯江,到温州销售。这样一代一代积累,精打细算,日子越过越富裕,家族越来越兴旺。到清中期,徐氏出现了一批富甲一方的乡绅,在家乡大兴土木,扩建家宅,然而传统的耕读之风又告诫他们不可违背节俭与修身的祖训,所以,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自觉沿袭了既美观又实用的风格。

从外观看,源底每一幢古民居都被高墙围隔,筑墙材料取自屋边山上的泥土,唯有门楼用青砖砌成。四面外墙虽然用泥土,然而却夯得非常精致,特别是高高的马头墙,气派又结实。这样既可防盗、防火,还能圈囿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避免外界窥视。古居的门楼非常讲究,装饰精巧,配以砖雕,但又不追逐高官贵人的那种豪华,也不失乡绅之

家的那份庄重。门上镌刻牌匾,所题词字各具韵味,“东海旧家”、“山辉川媚”、“植桂栽兰”、“山水文章”等等,既有祖先原籍的直接告白,也有对自然的赞美感叹,还有陶冶情操的儒家风范。进入门内,天井小院尽显人文风雅,有着怡情养性的悠然自得。内墙的装饰也极考究,青瓦之下,白墙之上,至今还能看到许多水墨画作和书法作品。“绿绕青来”民居就留下了龙泉晚清秀才、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梓培以及其他一些本土名士的题写与绘画。这些书法与绘画作品,比屋宇建造晚了几十年,可见原先的围墙上,要么建造之时没能请动名人留墨,要么无情的风雨将原作侵蚀,后人适时补上。总之,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是这个家族保留的家风,后人秉承有加,绝不割断。院内天井四周的装饰叹为观止,主要集中在梁枋、围廊和槅扇上。装饰图案有狮、兔、凤、鹤、蝙蝠等祥瑞动物和梅兰竹菊植物纹样以及回纹、卷草等抽象图案。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年代,源底先民在这山高皇帝远的角落里,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自然恩赐,建起一座座楼宇,又将自己相对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更多密切的接触,将小日子过得富足而安逸,勾勒成一幅避世求安的山水田园美图。

安居乐业古村风貌

源底村与中国青瓷小镇上垟相连,瓯江源头之一的八都溪从村前流过,在建的高速公路正从村边崛起通向福建,新的发展机遇从四方奔涌而入。

源底村口溪边有一座圆圆的小山包,如一只龟背,村人称此山为龟山。据传源底先人见此情景,请名士卜卦解释意象。卜师说,此乃神龟,首探八都溪,吸瓯江精气,外出商贾可发大财,尾落山下田畴,神屎滋养沃土,耕作者可养家富有。众人听罢便在此安居乐业,后来果然建成一方名村,四乡仰慕。如今龟山已辟为公园,山顶建纪念亭,森林茂密,山前有徐仰山烈士雕像,可供缅怀。徐仰山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家底殷实,仕途有望,为了拯救民族,赴日留学,加入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朝政府曾两度入狱,后又散尽家财在家乡办学,最后为讨伐袁世凯洒尽一腔热血。他一生短暂,大义凛然,生前为民族奔波,抛妻别子,死后又历尽波折,最终魂归故里,守望故乡的山水与田园。

源底村形狭长,有小河穿村而过,名贵溪,发自北面群山中,将村居分为东西两岸。贵溪河水清澈,碧波荡漾,既灌溉农田,又供村民洗刷。岸边水柳青青,柳叶飘动,仿佛一幅水墨画。紧挨村庄背后有一座形状奇异的山岗,像一座熄灭了的火山口,陡峭险峻,村民称昴山。

在村中漫步,有许多弯弯曲曲的小路,路面由小小的鹅卵石铺就,拼出各种花纹图案,行走其上,仿佛回到百年之前,感受到先民劳作之余的闲暇心情。路两旁有高高的泥墙,色彩金黄,透着古朴又显威严,时光在这里有了停滞感。更有古树间或耸立,斑驳的树身与苍老的瓦檐互为印证,源底应该有许多故事,有的已经被遗忘,随着流水与浮云飘逝。村中的文昌阁依然高耸开放,鼓励莘莘学子奋发攻书。

源底人如今除了继续在田间耕作和种树种竹外,主要发展菇业生产。勤劳的村民秉承祖先遗风,敬业好学,培养出不少人才,有大学教授、律师、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等。时代的进步给源底人注入新活力,他们传承又发展,不再采取封闭的守势姿态,开辟新时代的新生活。那一幢幢古宅,一排排新居,仿佛一个个特殊的音符,围着溪流与青山的旋律,散发出优雅的和声,在充满生机的田园上,唱响新时代的中国梦。

源底是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是诗意山水的一卷画作,是城市健康成长的一份营养。游览源底,感慨沧桑变化,止不住以诗记之:

龙泉多异寨,源底数名村。

验卜龟山景,蜚声徐氏门。

民居藏古韵,义士守田园。

碧血丹心在,家风惠子孙。

猜你喜欢

山水
《山水间》
“避居山水”小考
爱在一湖山水间
赵雷:忘我于山水之间
山水之间
山水朋友
一处山水一首诗
八桂山水,说不尽的浓浓乡愁
山水路迢迢,故人心不变
宁为山水门前客,不做风花梦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