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

2015-02-23张来东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体病肌注猪群

张来东

(四川省南部县河坝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南部 637300)

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的微生物,多呈现出卵圆形、球形和环形,少部分为杆状和顿号形,属于立克次体目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在猪附红细胞的流行期间内,极易与猪蓝耳、弓形虫交叉感染。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1 流行特点

1.1 发病率高

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高,任何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可能发病,其中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是2~5月龄、体重在25~50kg的仔猪。

1.2 季节性强

虽然猪附红细胞体病全年都能发生,但是季节性特征明显,高温高湿的夏秋两季是高发期,基本出现在每年的5~10月份,其他月份少有发生。

1.3 传播途径多样化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大量病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不仅有吸血昆虫、打斗、阉割器械、注射针头等传播途径,还有病原体进入猪群后,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行感染。但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蚊、蝇、虱等吸血昆虫。

1.4 隐形感染率高

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疫区,未发病猪的隐性感染率达100%,诱发的主要因素是猪抵抗力降低。卫生环境过差、高湿高温、长途运输和缺少营养都对猪附红细胞病有着促进作用。

2 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有1周左右的潜伏期。病猪体温可达40℃,症状为食欲降低、呼吸困难、日渐消瘦、黄疸、贫血,病猪被毛杂乱而缺少光泽,背部和肩部有点状出血。一些病猪全身发红发紫,尿液为黄色,并伴有腹泻症状。患病母猪乳房水肿,产仔后奶量减少或无奶,妊娠期母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会有50%的流产率。病猪体内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免疫力逐渐下降,哺乳仔猪有70%的死亡率,断奶仔猪有30%的死亡率。

3 治疗方法

3.1 对因治疗

世纪血虫杀按0.2~0.5mL/kg,颈部肌注,2次/d,连续使用5d。血虫净,即三氮咪和贝尼尔,按5~8mg/kg,并用1%生理盐水或无菌蒸馏水稀释成5%~8%溶液,臀部深层肌注,1次/d,连续使用3d。

(1)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按 0.1~0.2mL/kg,肌注,1次 /d,连续使用2~3d。

(2)新砷凡纳明(914):按 10~15mg/kg,静脉注射。5~24h内,病原体将在血液中消失,3d内可消除症状。在使用时要给猪供应足够的饮水,防治砷中毒,该药物副作用较大,应用较少。

(3)抗生素:易使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原产生耐药性,应交替用药。可配合使用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杀虫消积的中药,能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不易复发。

(4) 中药配方:黄芩 25g、木通 20g、黄檗10g、花粉25g、连翘 30g、柴胡 25g、黄连 15g、贯众 25g、地骨皮 80g、云苓20g、茵陈 50g、栀子 25g、黄芪 25g、桔梗 20g、牛蒡子 20g。把上述中药粉碎均匀,并拌料80~100kg,连续饲喂1周。

3.2 对症疗法

使用抗附红细胞体药物时,要辅以对症治疗。强心用安钠咖、补液用5%~10%葡萄糖盐水、解热用安乃近、抗菌消炎用青霉素,治疗贫血用肌注VB12等。对症疗法能提高病猪的解毒能力,预防病猪感染其他疾病,加速病猪康复,治疗其贫血症状,恢复病猪的红细胞与血小板功能,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4 预防措施

4.1 猪舍消毒处理

猪舍必须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结合有效药物进行喷射消毒,保持猪舍清洁卫生。猪舍内走廊要每周用药物消毒2~3次。各类器械每月消毒1~2次,比如在实施预防注射、打耳号、阉割等饲养管理时,都应该更换器械,及时消毒,并在猪舍设置消毒池。常用的有效消毒药物有过氧乙酸、火碱等,其中5%火碱消毒效果较好。

4.2 切断传播途径

要及时消灭猪舍内的蚊、蝇、虱等吸血昆虫,这是做好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关键点。夏季要经常对猪舍周围喷洒杀虫药物,这样能够防治吸血昆虫对猪群的叮咬,切断传染源。同时要对猪注射驱虫药物,以此杀灭猪体内体外的寄生虫。重用的有效驱虫药物有1%~2%敌百虫溶液、溴氰菊酯和伊维菌素等。

4.3 进行药物预防

猪场内如果有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必须及时隔离治疗。而对未出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症状的易感染猪群采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用量600g/t,连续饲喂2~3周,同时还要配合使用贝尼尔、血链米欣万特肺灵粉、甲附红怪病混治注射液等药物,这样会取得更加好的效果。也可使用血虫净,按5mg/kg,臀部深层肌注,连续使用2次,用药时间间隔为2d。

4.4 加强疾病检疫

通过加强疾病检疫,能够有效防止带病猪混入健康猪群。猪场在引进猪时,应在无猪附红细胞体病传染的猪场引进,并且为确保引进的猪未携带猪附红细胞体,可先对其进行隔离饲养2~3周,经检疫合格后方能进入健康猪舍饲养。

5 结语

总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对猪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引起重视,不仅要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更要做好预防措施,经常性的对猪舍进行杀菌消毒,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

[1]马小红.浅谈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J].农家之友,2010,(7):75-77.

[2]侯美贞.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3):38-40.

猜你喜欢

体病肌注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