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静脉留置针感染1 例护理分析

2015-02-23王英刘文伟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重庆400042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2期
关键词:降温护士静脉

杨 倩,王英,刘文伟(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重庆400042)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脑炎(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该病是非流行性脑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其病情凶险,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临床慢性疾病静脉滴注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新型静脉滴注器材。欧美国家已在20 世纪60年代普及使用。在我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不断扩大。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为抢救赢得时间。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受到患者合作程度、疾病、血管、护士操作、留置针的选择、护理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皮下血肿、导管阻塞、药物外渗、静脉炎、感染等。本科于2015 年2 月9 日收治1 例HSE 患者,在住院期间静脉留置针感染,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现已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 岁。因发热、头痛1 个多月,多饮、多食、多尿9 d,于2015 年2 月9 日入院。患者入院时发热、头痛,精神行为异常。入科后立即给予抗病毒、改善脑代谢、肝功、改善脑血循环、保护胃黏膜、补液等对症处理。患者入院第1 天至第6 天血糖波动在8.1~18.9 mmol/L。高血压内分泌科会诊后,建议瑞格列奈片1 mg三餐前口服,每天3 次。患者第5 天在局部麻醉下行腰椎穿刺术,测得初压190 mm H2O(1 mm H2O=0.098 kPa),末压130 mm H2O,清亮脑脊液。脑脊液细胞总数0.020×109L-1,白细胞计数0.008×109L-1,生化、染色阴性。全天体温波动在37.3~39.2 ℃,予以物理降温、柴胡安痛定、美林等对症处理。第6 天阵发性低热,未行特殊治疗后好转。血培养提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反复追问病史,患者于入科第4 天出现留置针被自来水打湿,可能有自来水逆行进入血液。故予以“硫酸头孢噻利”抗感染治疗。患者入科第6 天15:00 以后体温均正常,于入科第8 天,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无发热、头晕、头痛、多饮、多食、多尿等现象,现患者已康复出院。

2 讨 论

2.1 穿刺部位护理[2]

2.1.1 套管堵塞的预防 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首先对血液制品大分子药物高营养液静脉滴注时应该选择直径较大的静脉行静脉滴注并彻底冲洗管道;然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因血管内壁损伤而导致血栓的形成;最后,每次静脉滴注完毕,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后正确封管,并注意推注的速度不易过快。

2.1.2 液体渗漏的预防 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外,还应该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患者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还要注意穿刺部位衣物束缚不易过紧和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2.1.3 静脉炎的预防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的远端开始,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在静脉滴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用生理盐水冲管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1.4 皮下血肿的预防 护理人员操作前,认真选择弹性好且走向较直和较清晰的血管,应避开关节及静脉窦部进行操作,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避免操作的不当引起皮下血肿。如果出现血肿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血肿部位局部按压后给予冰敷24 h 后,可用硫酸镁溶液湿敷。

2.1.5 感染的预防 护士进行穿刺或保留留置针时,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感染为最常见情况。另外,在保留留置针的同时,患者未遵医嘱,洗澡或平时活动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都可能导致感染。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大部分都是长期慢性疾病,患者自身的防御功能比较低下,这类患者也特别容易发生感染。

2.1.6 意外拔管的预防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穿脱衣物时应注意避免带出留置针;出汗较多患者,敷贴出现卷边时应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应在放置留置针时,待消毒液完全干后再粘贴敷料。并嘱咐患者活动量不易过大,放置留置针手臂不能用力提重物,避免回血过多堵管。

2.2 心理及基础护理 给予患者安静及舒适的环境。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各种检查及治疗措施的重要性,及时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疑惑等不稳定情绪,使其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及时告诉患者治疗效果和身体恢复情况,消除患者的顾虑。早期患者意识模糊,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及拍背,防止压疮的发生,每天进行口腔、会阴及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的饮食,多食新鲜鱼肉、蔬菜、水果等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应保持病室通风清洁,病室物体表面、地板、空气每天消毒。

2.3 腰穿术后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行腰穿脑脊液检查术,穿刺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利配合。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4~6 h,并告知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可适度活动身体。密切观察术后有无头痛、呕吐等不适。若术后出现头痛且有体温升高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汇报。头痛多发生在穿刺后1~2 d,为腰穿后脑脊液漏出引起脑脊液容量减少及脑血管扩张,二者再刺激痛敏感组织而触发头痛。术后患者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者,可让其平卧休息,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止吐、止痛剂。嘱患者饮水2 000~3 000 mL 并保持卧床3~24 h,告知患者24 h 内不易沐浴。

2.4 发热及抽搐护理

2.4.1 高热使脑组织代谢率增加,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及神经细胞的损害。患者体温超过38.5 ℃给予物理降温并遵医嘱给予降温药物,持续高热者冰袋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效果差,采用持续冰毯、冰帽降温,冰毯温度控制在33~36 ℃,防止体温骤升骤降,注意患者皮肤保护,防止皮肤冻伤及传感器脱落。

2.4.2 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干燥;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降温处理30 min 后测体温。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鼓励患者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

2.4.3 患者出现抽搐时立即移除可能损伤患者的物品,解开衣扣、裤带。必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打开气道,放入开口器,如有义齿应取出,备好负压吸引器,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与呕吐物加床档,必要时约束保护、吸氧。

2.4.4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抽搐发作时间及发作部位、大小便是否失禁等,同时防止患者意外受伤,并遵医嘱正确使用止痉药[3]。

2.5 康复指导 HSE 的死亡率高达60%~80%,约有10%存活下来的患者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智力障碍、癫痫、瘫痪等后遗症。患者长时间使用激素可引起电解质紊乱、消化道溃疡、血糖升高、骨质疏松、免疫系统受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血电解质等,遵医嘱给予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4]。本例患者系老年男性,文化程度不高,病情危重,基础疾病较多,存在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根据护理等级适当增加巡视次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与预后,分析不良情绪的危害,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同时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与配合,适当延长家属的探视时间,让患者感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现在患者心态平和,能积极配合治疗。出院时告知患者注意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加强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坚持服药,并定期到医院检查。本例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HSE 患者在发病早期常以精神和智力障碍为首发症状,而影像学提示感染的主要部位是颞叶或额叶眶面。本病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HSE 在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早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时准确地执行各项护理措施,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促进患者康复好转。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静脉滴注通路,其优越性在于它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和痛苦,保持患者的良好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提高工作效益。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要加强静脉穿刺和封管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及对静脉留置针可能发生并发症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轻患者痛苦[5]。

[1] 徐伟丽. 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 当代护士,2014(9):65-67.

[2] 王丹,冯丽芳.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96-1998.

[3] 毛翠秧,王晋荣. 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救治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900-1911.

[4] 王晓霞.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J]. 安徽医学,2000,21(2):66-67.

[5] 杨红梅.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进展和护理[J]. 当代护士,2014(3):12-14.

猜你喜欢

降温护士静脉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动物降温有妙招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页岩气开发降温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