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出版文化的价值*

2015-02-23董中锋

现代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选题价值制度

◎ 董中锋

论出版文化的价值*

◎ 董中锋

从价值的存在形态可将出版文化价值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制度价值。出版文化价值的创造源自于人的文化需要,创造的方式是由中介来实现的,而中介实现的基本途径就是出版实践。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内容包括出版文化的物质价值创造、精神价值创造和制度价值创造。出版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出版的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三个方面。

出版文化;价值类型;价值创造;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因此,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客体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关系。同样,文化价值也是一种关系,是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一定文化需要的属性。它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能够满足某种文化需要的客体,二是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当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发现并占有能够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时,文化价值关系就出现了。文化价值是社会和社会实践的产物,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需要,这种文化需要只有通过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动才能得到满足。出版文化价值也不例外,它除了具备一般文化价值的特性以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一、出版文化的价值类型

出版文化价值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别。这里,我们从价值的存在形态将出版文化价值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制度价值。

1.物质价值

出版文化的物质是人们为了满足出版的需要而创造的自然界里所没有的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出版文化的物质价值是人们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在出版活动中创造的能够满足编辑、复制、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的物质需求。

出版文化的物质价值主体是出版人。物质价值是出版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创造出来的,表现为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这不仅是出版人,也是一般人与动物在满足需求方面的根本区别。动物是适应环境,依靠本能利用现存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人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能进行真正的生也就体现在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价值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不仅创造出了出版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出版人在出版活动中的物质需求,而且还创造了物质生产资料,以满足出版人因自身的局限所带来的需求。

由于出版人在出版文化活动中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所以出版文化的物质价值也有多样性。物质价值是出版文化活动中基本的价值形态,是构成其他出版文化价值的基础,离开了一定的物质价值成果,其他的价值创造和实现就不可能。

2.精神价值

出版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指客体与出版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效用关系。从价值功能上看,它能够满足出版人的精神需求,解决出版人精神生活中各种缺失的问题;从价值的消费形式来看,它并不因为被消费而减少价值,相反,它在被消费中可以得到丰富和发展,消费得越多,其价值体现会越大;从价值创造来看,对精神价值占有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与出版人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往往不成正比,有时付出的多而获得的满足少,有时付出的少而获得的满足多;从价值资源来看,它不会像物质价值那样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相反,通过继承和发展,可出现良性的增长。

出版精神的精神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社会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人独有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经过抽象和提升成为出版行业的‘类人化品格’。其中,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出版精神的具化,而基于服务生发的文化理想、文化精神、社会责任,则内化为出版精神的核心”②。出版精神蕴含在出版活动之中,往往通过出版人的追求和出版物的品质体现出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出版精神包括出版的个体精神、出版的集体精神和出版的时代精神,三者相互包容、相互激励,共同构成一个在追求文化理想过程中满足出版需要的精神整体。

出版文化精神既有超越性和超前性的特点,又有塑造、培养和形成主体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的功能,其精神价值也就体现在其特点的彰显、功能的发挥之中。

3.制度价值

制度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③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制度体系,任何一种制度都是用来限制人们的行为规则的,因此制度是需要执行的。或自觉执行,或强制执行,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执行,其价值都是一样的,即都在于满足人们对社会稳定、和谐、协调发展的需要。出版制度也是如此,它在规范出版人的行为、满足出版人出版需要的同时,形成了特有的规制。出版制度是在出版文化发生后形成的,“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都无法摆脱文化,文化对制度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制度的形成具有自然演进和理性建构两种基本方式。不管哪一种方式,制度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④。制度中有文化,文化中有制度,但制度和制度文化是有区别的,制度文化作为文化的制度层面比制度有更浓厚的文化色彩,它关注的是文化系统中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相容性、协调性和互补性,且采取文化学的方法将制度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文化分析,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制度和制度文化等同起来,或简单地在两者之间加以转换。

文化系统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而制度文化又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二是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三是包括机构、组织、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其中,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是一个自生自发的规范层面,反映着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则是一个人类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层面,反映着一个社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经法律制度确认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正式制度层面。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与高级层面相互统一、协调一致,是实现制度文化功能的关键”⑤。根据出版文化的特点,我们将出版文化的制度分为两个层面,即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国家、政府、组织、部门、机构所设计和制订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一般可分为法律制度、规章制度、规范制度等。非正式制度类似于美国著名学者诺斯所说的“非正规制约”,来源于社会所流传下来的信息以及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部分遗产,如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经验、知识等,均属内在的制度和演进的制度。

二、出版文化的价值创造

出版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出版文化价值的创造。那么,出版人为什么要创造出版文化价值?出版人通过什么途径创造出版文化价值?出版人创造出版文化价值的内容有哪些?这是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1.价值创造的缘起

一切价值都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创造的。“所谓价值创造就是人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在一定的客体和主体之间建立起某种效用关系,也就是价值关系。”⑥出版文化价值的创造源自人的文化需要。人类经过进化和发展,创造了具有文化内容的价值主体;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传播活动日益高级化和复杂化,满足人类文化需要的出版活动应运而生,出版文化价值的客体也就出现了;在出版实践活动中,出版文化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从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价值关系;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出版文化价值主体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价值客体的品种不断增加、品质不断优化,同时建立起来的价值关系越来越丰富,出版文化也就越来越能满足人的需要。有了文化的需要,人类才进行出版文化的劳动;有了文化的需要,人类才进行出版文化的生产;有了文化的需要,人类才进行出版文化的创造。正是人类的需要决定了出版文化的价值创造,所以人类文化需要的多样性导致了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丰富性,人类文化需要的永恒性导致了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永久性。

2.价值创造的途径

价值创造是由中介实现的,中介就是价值创造,所以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就是实践。对此,马克思早有论述,他在论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时说:“在分配中,社会以一般的、占统治地位的、规定的形式,担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在交换中,生产和消费由个人的、偶然的规定性来中介。”⑦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生产中介着消费,消费也中介着生产;每一方表现为对方,以对方为中介。他不仅重视中介的作用,而且肯定中介的地位。马克思的中介理论对我们认识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途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出版文化价值创造也是由中介来实现的,而中介实现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就是出版实践。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如果说得具体一点,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主要途径有三个:一是编辑活动,即人类对精神成果进行生产和传播的行为,包括收集材料,编辑作品,将作品规范化、载体化,并引入他人的精神领域。二是复制活动,即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等方式将作品制作成多份的行为。三是传播活动,出版传播活动主要是发行,即出版物的流通环节或销售行为,包括出版物销售的各个环节。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主要途径也体现了出版的本质属性。

3.价值创造的内容

从理论上讲,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多少种出版文化的需求,就有多少种出版文化价值的创造,所以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样的。一般来说,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内容包括出版文化的物质价值创造、精神价值创造和制度价值创造。根据出版文化的实际,我们发现,一些最具特点的价值创造内容主要有这样三点:

第一,促进文化积累的价值创造。人类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上一代把经验、传统、习俗、知识、技术、思想、理论、方法等传递给下一代,而下一代又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使新质文化不断创造、不断积累。正因为如此,文化也就越来越丰富和多样,人类也就越来越聪明和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出版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出版使文化内容的保存增加了新的可靠的物质载体,且让个体思维的成果变成了集体的知识,所以说“社会的文化积累反映的是社会所拥有的文化内容的总和,而出版活动是针对社会上已存在的有价值的文化成果进行的复制与发行活动,这种文化成果可能是历史上已存在的出版物,也可能是人们新创造的并记载下来的文化成果。因此,出版活动本身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社会的文化内容总和,并非文化积累。但是,出版活动能促进文化积累”⑧。出版虽不能增加文化积累,但可以促进和改善文化积累,通过出版所进行的文化积累的过程是文化净化与文化提纯的过程,是文化价值积累的过程。

第二,组织文化生产的价值创造。文化生产的价值创造是人类围绕符号而展开的寻求和创造意义的活动,当生产者通过编码表达的个人意义对社会具有全新价值时,才表现为浅在层面的文化生产的价值创造;当生产者所表达的独特意义突破了传统的编码规则而被社会认可和理解时,又表现为规则层面的文化生产的价值创造。出版文化生产的价值创造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生产的价值创造,其“组织”的特点非常明显,组织、选择、加工、设计、规划文化生产是出版文化价值创造的重要内容。

第三,从事文化传播的价值创造。出版活动是对已存在的文化成果通过复制并以发行的方式向社会公众传播,因此,文化出版是出版的本质属性,离开了文化传播,出版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由于文化丰富多彩,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又千差万别,所以以出版为载体的文化传播也多种多样。文化传播得越广泛、影响越深远,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就越大。

三、出版文化的价值取向

出版文化价值是通过出版实践获得的,要实现出版文化价值,就必须对出版文化的方向做出选择,这种对价值实现方向的选择,就是出版文化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修正,因为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有些困难通过人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从而使价值得到实现;有些困难是人的能力所不及的或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这就需要对既定的价值取向加以修正。出版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从含义上说,传承是保留旧文化,创新是创造新文化,传播是散布新旧文化。从联系上说,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文化创新,没有文化创新就没有文化传承,而文化传播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推动力量。

1.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是文化在时间上世代传递的过程,因此,它既有穿越历史的共性,又有特定情境的个性。文化传承强调文化从一代到另一代的纵向传递,同时也不排斥横向传播,但纵向传递是其核心。文化传承既包括主动的、自觉的传承,又包括被动的、不自觉的传承,它涉及人的认知体系、知识体系和表述体系,其中“观念”和“行为”是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无论利用什么形式,文化传承都需要有效,需要自觉,只有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传承,才可能是有效的。

出版物是人类对文化进行传授和继承的载体,是出版人自觉地进行文化传递的产物,因此,出版文化传承是出版的重要使命。人类的思想就是靠出版物保存下来的,没有一代又一代出版人的努力,再深刻的思想也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文化也是靠出版物延续下来的,没有以出版的方式连续不断地将文化固化和物化,再灿烂的文化也会湮没在有限的记忆里。由于出版活动自身不能进行文化积累而只能促进文化积累,所以文化积累不能作为出版文化的价值取向;又由于出版可以完好地保存文化、流传文化,所以文化传承是出版活动的重要目的。

2.文化传播

由于出版人通过出版物对文化进行广泛散布,所以文化传播成为了出版的本质属性。出版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出现的,是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出版从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不乏一定的经济性,但它始终是一项文化事业。尽管出版的文化内容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不相同,在出版的过程中也有泥沙俱下的情况出现,但出版的内容从总体上看是代表着时代发展方向的,是与当时先进的文化相关联的。因此,出版与先进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新陈代谢越来越频繁。被称为“文化中的文化”的出版,也同样存在着文化的新陈代谢,即使是整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其间也要融入时代的内涵,体现现代社会的文化精神和先进文化的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版在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出版自身来说,某些出版者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自我迷失:对经济运作的强调超过了对文化内容的强调;对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的强调超过了对文化意识的强调;对市场的强调有的被简化为顺应市场。从出版物的角度来说,腐朽的、落后的、低俗的出版物虽然是少数,但副作用很大。还有一些不伦不类、不疼不痒的娱乐文化、游戏文化和“伪文化”充斥市场,负面影响也很大。这些文化的传播,既不利于出版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文化的建设。出版物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对于那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要拒之于千里之外。这是出版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不同文化的出版物对社会有着不同层面的影响,因此要用积极向上、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统领出版,建构以先进文化为内容的出版价值体系。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创新,从来不存在脱离具体时空的、抽象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有原发性创新、渐进性创新、综合性创新、再创性创新和普及性创新,无论哪一种创新,都是对现有文化格局的突破,都是从旧文化形态向新文化形态的转换。从出版整体的角度来说,文化创新有其特殊的语境和特定的背景,因为出版文化价值是由出版者和作者在互为主客体的精神创造中塑造的,主客体均以创造为目标、以创新为发展方向。从出版个性的角度来说,出版者在文化创新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做法。

第一,“策划”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版者都是先确定选题然后再组织作者根据选题要求进行创作的。在确定选题之前,有一个对选题进行策划的过程。在选题策划的过程中,出版者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图贯穿进去,形成具体的选题策划方案。这种策划,虽不是具体的写作,但仍闪现着思想的光芒,有策划者自己的创新思维,是出版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部分。至于作者的创作,他是根据选题和选题策划思路而进行的创造,具有原创性的特点。

第二,“发现”创新。在出版实践中,出版者除了自己策划一些选题外,还通常根据作者已经创作出来的作品来确定选题。因此,出版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及时了解作者和市场的信息,敏锐地发现原创者用生命、心血、情感自发地创作出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再进入“策划”的阶段。其实,“发现”作者、“发现”选题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即使是“发现”了作品,在后续的编辑工作中,出版者仍然需要“策划”,需要把编辑的创造性思维融入到文稿的加工之中。

第三,“提炼”创新。选题策划作为一种对文化产品的策划,其策划过程也是一个提炼文化含量的过程。一般来说,选题的文化含量越大,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越大。因此,在制定选题方案的时候,就要从各个环节上提升文化内涵,在各个细节里增加文化含量。同时,编辑加工、装帧设计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无不蕴含着创新的需求。正是这些全面的、立体的、辅助性的创新文化的融入,出版物才“提炼”得更具文化的魅力,更显文化的价值。

(董中锋,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院研究员、出版社副社长)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文化的理论建构研究”(项目编号:09BXW010)的最终成果。

注释: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3-274.

② 赵保全,潘丽梅.论出版精神和出版人的精神追求[J].出版广角,2015 (2).

③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3.

④ 任洁.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与制度变迁关系论纲[J].东岳论丛,2001 (11).

⑤ 曾小华.文化、制度与制度文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2).

⑥ 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40.

⑦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

⑧ 张晓军.出版活动的文化积累与文化传播辨析[J].孝感学院学报,2012 (2).

猜你喜欢

选题价值制度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新年刊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选题有误
一粒米的价值
某些单位的制度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