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优化初探
——以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2-22史蓉蓉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导师制毕业设计论文

史蓉蓉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高职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优化初探
——以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史蓉蓉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本文以正德职业学院新闻专业为例,探讨高职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环节优化方案,利用导师制与实践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结合,使其整体性与系统性加强,启动时间更灵活,形式与选题来源多样化。

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优化;实践

一、现状分析

(一)研究概况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教育中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环节,是对毕业生学习成果、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全面性的检验。随着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大幅下滑,毕业设计(论文)已陷于“鸡肋”的尴尬境地。其实对于不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探索问题一直是各高校研究的一个方向。徐剑锋与靳永军在《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与教学同步模式探索》一文中,提出建立毕业设计(论文)与教学同步模式,突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结合。《提前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文总结了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法。

当本科院校已经在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候,高职院校该如何改革和创新?有部分院校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胡言华、王文涛和冯华在《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一文中,总结出16个探索方向,其中毕业设计(论文)实现“工学结合”、毕业论文完成和指导时间的提前、课程作业合成毕业设计(论文)、形式与选题的多元化等内容,都比较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陈伟军在《提高高职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在调研基础上,提出成立专业教师工作室与改革课程教学。《高等职业院校四位一体毕业设计模式生实习岗位相结合,这是目前主要的实施形式。第二类,偶尔有学生以纪录片、微电影等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如2009级毕业生陈凤凤拍摄了微电影《不具名的悲伤》。第三类,部分学生因故无法参加毕业实习或毕业实习难以提供专业平台,就由指导老师提供项目、组织实施,如制作毕业生作品展等,这种形式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性。

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毕业设计于三年级上学期期末(一般是12月末或次年1月初)开始到毕业答辩(一般是次年5月中旬),其间三四个月的时间,而这期间学生往往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或继续升学压力,投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精力有限,难出精品。

近两年来,笔者尝试将第二课堂或科研课题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启动时间提前至二年级,贯穿学生的专业学习阶段,将毕业设计(论文)阶段作为升华阶段,使之在第二课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并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目前尚处实验阶段,并未成体系,但可以根据此思路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进行优化设计。

二、环节优化之“两结合”

经过研究,笔者认为高职新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与导师制、实践项目密切结合,以实现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的优化与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一文里阐述了由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指导、信息反馈构筑的毕业设计模式。

表1 导师制与毕业设计结合时间节点表

总体看来,高职院校的改革与探索集中在重新确定毕业设计(环节)的目标、提前毕业设计(论文)启动时间、引入实践项目并努力使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元化等方面。但适合高职新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与探索不多,其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形式、启动时间、流程、指导方法等内容需要重新确立。

(二)正德学院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正德学院新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大致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毕业实践报告为主,报告的内容与学

(一)导师制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结合

正德学院新闻专业从2009级学生开始实行导师制,至今已有5年,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机制。不同于研究生、本科教育的导师制,高职教育导师制不求面面俱到,以“导学”为主,“导向”和“导心”为辅,并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要有专业特色。新闻专业主要以理论指导为主,然后通过实践项目强化实践技能。

我院新闻专业一般从一年级确定导师,同时导师也是最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以往导师制的工作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仅仅是指导学生的重叠,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基本还是在三年级下的时候根据他们自己的实习和兴趣展开。前两年笔者试着利用导师制带领学生申报第二课堂或科研课题,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最早在二年级上学期就能够确定,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运作模式。在此模式下,已利用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大学生原创杂志《EYES画报》,而另一个有关婚恋观调查的第二课堂项目与课题《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环节优化与实践研究》也正在进行中。表1列出了具体时间节点及每段时间的主要任务。

在整个过程中,导师着重指导学生专业知识转化为实不同,更多的不是在报社或电视台,而是视频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婚庆公司等,因此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形式就更加多样。但同时,由于实习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有限,必须要对此类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质量有具体的规定,并要求附上详细的作品说明。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学生毕业实习前派遣一部分学生前去实习校企合作单位,并可以与其合作开发项目或课题,学生可以将其中的工作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不过这项内容实施起来不简单,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践能力,如采访、写作、排版等专业技能通过这些项目得到进一步提升,甚至通过项目学生探索学习到很多课外知识,如杂志的后期付印、电子杂志的制作、社会调查等,很多都是在本专业的就业岗位中需要的。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也加深了对于新闻专业的认识,提高了专业兴趣,引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逐渐开始形成比较清晰的规划。

表2 高职新闻专业实践项目来源表

(二)实践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结合

前文说过,以前毕业设计(论文)多以毕业实践报告为主,并没有体现出高职学生操作能力强的特点,而将第二课堂与课题引入后,加大了毕业设计占总体的比例。但可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的实践项目还应进一步扩大范围。

周志翠与张振云在《基于实践项目的高职院校文科类毕业设计实践探索——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对文科类毕业设计的目的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将实践项目制引入到毕业设计中,在如何运作和实施的关键环节方面进行了探索。文章结合实践,列举了几个实践项目的来源:来自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或课题;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自己确定的探索性、前沿性项目或仿真项目;学院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的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如课件制作、案例汇总分析、营销方案策划、某个专业问题的统计调查与分析、某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等)。结合新闻专业的特点,实践项目的来源可以有以下几个(如表2)。表2中的第1、2、3、5项现已落实,第4、6项的引入还有待探索。

课堂作业以往是辅助练习或完结作业,应考虑从中挖掘优秀作品,进一步制作。特别是一些实践课程,如文字采编实训或网络编辑制作实训。在课程初可以考虑引导一些学生设计有潜力的项目,课程结束时将实训成果作为整体作品的一部分,其余放在毕业设计中完善,使课堂学习得到延续。笔者拟整合网络新闻专题与网络编辑制作实训,设计整体教学思路,让学生分阶段制作与运行属于自己的网站,并在毕业设计(论文)做最后完善,使之成为不断更新的成熟网站,可将访问量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依据之一。

竞赛方面,虽然笔者本人没有将其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来源,但是本专业有教师常年带领学生参加视频类竞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扎实的基础,可考虑在今后引入。

而企业方面,应充分把校企合作单位考虑进来。其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从2010年起就在教学计划中优化毕业设计(论文),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毕业设计(论文)。由于高职新闻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单位与本科生稍许

三、环节优化之创新

(一)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通过优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加强,将教学计划、课题、第二课堂、毕业实践等进行了打包与整合,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经历了初步学习、初步巩固、二次巩固、总结经验、自我学习、三次巩固……的循序渐进过程,学得更加牢靠,还增强了专业兴趣。

(二)启动时间的灵活化与实施过程的贯穿化

由于进行了整合,毕业设计(论文)的启动时间就不再局限于三年级上学期末,最早可提前至二年级上学期。这使得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充裕,且贯穿于大部分教学的过程中,考虑问题更完善,做出精品、优品的机会更多。例如,2011级学生朱雯完成的《玩具》杂志就是在2010级学生制作的《EYES画报》基础上,延续下来制作的属于11级学生的一本杂志,里面的文章大部分是朱雯和其他同学在二年级的时候采写的,然后朱雯将编排纸质杂志并付印作为了她的毕业设计。2012级学生以团队形式正在制作的项目《优美的诗·难念的经》是在大创项目《南京地区“90后”婚姻观调查》调研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作品,与大创项目没有重复内容,拓展了原来大创的限定条件“南京地区”、“90后”,转向更广阔的人群,作品是探讨不同类型人婚姻观的书籍,训练了学生采访、编排、制作与印刷的专业能力。

(三)形式与选题来源的多样化

优化后,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大大增多,不拘一格,只要是与专业相关的所有媒介形式产品都可以(具体见表2)。选题来源也更丰富,在这方面以后要加深与企业的合作。

[1] 徐剑锋,靳永军.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与教学同步模式探索[J].榆林学院学报,2012(9).

[2] 周伟,牛庆玮,闫向宏,王殿生,亓鹏,关继腾.提前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与管理,2013(3).

[3] 胡言华,王文涛,冯华.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创新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2(10).

[4] 陈伟军.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今传媒,2013(2).

[5] 崔宏巍,朱方来.高等职业院校四位一体毕业设计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7).

G642.477

A

1674-8883(2015)21-0023-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正德学院课题《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环节优化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300219051307

史蓉蓉(1982—),女,南京人,硕士,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学与传播学。

猜你喜欢

导师制毕业设计论文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