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地区优良饲用植物
——沙生木地肤

2015-02-22王晓娟孙海莲伊风艳张园园赛希雅拉阿拉塔

草原与草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沙地内蒙古种子

王晓娟,孙海莲,杨 鼎,伊风艳,张园园,赛希雅拉,阿拉塔

(1.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2.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干旱地区优良饲用植物
——沙生木地肤

王晓娟1,2,孙海莲1,2,杨 鼎1,2,伊风艳1,2,张园园1,2,赛希雅拉1,2,阿拉塔2※

(1.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2.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沙生木地肤是木地肤新变种,为木地肤的沙地“生态型”,具有抗寒性强、耐盐碱、耐沙埋等特性。其草质柔和,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各类牲畜四季喜食,沙生木地肤种子为短命种子,入冬前播种或早春播种为宜;种子成熟时容易脱落,注意及时收获,沙生木地肤自然寿命长达20~30年,很适合用来兴建永久性人工草地,也可与西伯利亚冰草、毛沙芦草混作,提高产量及适口性。

沙生木地肤;栽培技术

沙生木地肤(Kochiaprostrate(L.)Schrad.var.horxina D.S.Wen)为藜科地肤属,为多年生半灌木,是一种优良饲用植物,发现于科尔沁沙地东南部,是木地肤新变种,其适应性好,营养价值高,抗旱耐寒、耐贫瘠,具有较广泛的生态可塑性;它春季返青早,秋季生长旺盛,冬季茎叶保留好,是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区家畜放牧利用的主要饲草,也是家畜过冬渡春补喂的主要饲草,适宜犊牛和羔羊育肥及奶牛饲养,对家畜恢复春乏、抓秋膘、安全越冬意义重大;沙生木地肤的发现,对沙地种植开发优质半灌木饲草具有重要意义。

1 植物学特征

沙生木地肤为荒漠植物,半灌木,植株高50~150cm,茎直立,分枝多,呈丛生状,枝条多为淡橘黄色或浅红色。叶条形或狭条形,束生,先端锐尖,无柄,长0.5~2cm,宽0.5~1.5mm。花无梗,不具苞,花被壶型或球型,密生毛,花单生或2-3朵花集生于叶腋或枝端,构成复穗状花絮;花被片5,密生柔毛,果期变革质,雄蕊5,花丝线形,花药卵形;花柱2,深裂,柱头长线形。胞果近纸质,扁平,完全包于花被内,灰褐色。种子横生,圆形,黑褐色,直径约1.5mm,花期集中于8~9月,果期9~10月〔1〕。

2 生物学特性

沙生木地肤为木地肤的沙地“生态型”,为广幅草原——荒漠种〔2〕,生长于风积母质的风沙土,常在生长杂草的冰草、隐子草沙地草原上伴生出现,沙丘间平缓地蒿类群落中,沙生木地肤数量显著增多,可成为建群种。

沙生木地肤具有十分发达的轴状根系,成年后根长可达2~3m,最大深度可达5m以上,侧根长可达1.6m。栽种植株当年根系生长迅速,是地上部分植株高度的1.5~2倍,强大的根系保障了沙生木地肤能从土壤深层吸收生长所需水分,是其顽强生存于干旱沙地的重要适应特征。

沙生木地肤属地上芽植物,为多叶型沙生半灌木,其分枝能力强,分枝类型为含轴分枝,枝条为当年生,叶量丰富,茎叶比例为1∶3~1∶3.5。沙生木地肤在春季3月底4月初返青萌发新枝,单株生物量高,再生性强,自然条件下每亩可产干草400~600kg,栽培条件下,产量可提高3~4倍,是人工草地中建植放牧地和打草场的理想饲草品种之一。

沙生木地肤抗寒性强,能在-40℃条件下安全越冬,具有耐盐碱、耐沙埋的特性。固沙能力强,当植株被沙子埋住后,能从近表层沙土中迅速发出新枝条。适应性广泛,能在壤土、沙土、砂壤土、轻度盐渍土和多碎石的栗钙土和棕钙土上生长〔3-4〕。

3 种子萌发特性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乡土草种研究团队科研人员伊风艳以沙生木地肤种子为材料,在不同温周期、不同浓度PEG-6000和NaCI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生木地肤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周期为25/15℃,发芽率为92±3.27%,与20/10℃和15/5℃下发芽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过高或过低温周期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沙生木地肤种子可以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萌发,说明其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5〕。

低浓度的NaCI盐溶液(≤0.2mol/L)对种子的初始发芽率和最终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沙生木地肤种子抗盐萌发的临界点是0.2mol/L,超过这个浓度后初始萌发率和累计萌发率均显著下降(P<0.05),随着NaCI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高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逐渐推后,当NaCI浓度达到2mol/L时,沙生木地肤种子的萌发基本被抑制,一些种子逐渐水渍化、腐烂,这被认为是种子适应盐渍环境的一种策略〔6〕。

PEG胁迫下,与白藜〔7〕、灰绿藜〔8〕等的研究结果相似,沙生木地肤种子表现了较好的抗旱性,渗透势≥-1.0Mpa下,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不明显,渗透势降低到-1.6Mpa时,发芽率仍高于40%,萌发幼苗仍能缓慢生长,表明沙生木地肤种子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4 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

沙地木地肤为良好的饲用小半灌木,草质柔和,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各类牲畜四季喜食,是羊抓膘的优质牧草,也适宜犊牛及羔羊育肥及奶牛饲养。根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生物实验研究中心分析结果显示:含干物质93.58%、粗灰分15.49%、半纤维素17.41%、纤维素16.63%、木质素1.29%、粗蛋白质18.59%、粗脂肪2.63%、钙2.63%、磷0.26%。沙生木地肤灰分和钙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营养生长期最高,达19%~22%,花期15%~18%,结实期降低,为10%~15%,比一般禾本科牧草含量高,低于优良豆科牧草。

5 栽培技术

国外中亚地区,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对木地肤进行引种栽培实验,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木地肤进行引种栽培实验,但生产中推广应用较少。沙生木地肤是木地肤的新变种,1996年由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温都苏首次发现于科尔沁沙地东南部,2010年开始在浑善达克沙地建立种苗生产基地,在沙区多试点种植成功后深受牧民群众的欢迎。

5.1 育苗

沙生木地肤种子细小、质轻,千粒重1.5-2.0,大田直播宜选晴朗无风天气,薄覆土,防止因风大造成种子被吹走或埋住,影响出苗。沙生木地肤种子为短命种子,入冬前播种或早春播种为宜,沙区不宜冬播,因其种子顶土能力较弱,适合育苗移栽,育苗地选择背风平整地势,灌水时以不积水为宜;土壤选择通透性较好的沙壤土或沙土,播种量每亩地2.5~3.0kg种子,为保证均匀撒籽,宜与湿沙以1∶2的比例拌种。育苗需要微灌条件,出齐苗后少浇水,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深度1~2cm,浅覆土。

5.2 移栽定植

沙生木地肤苗木移栽生活率高,移栽时只要土壤湿度有保障,苗木成活率可达100%。旱作时,只把根栽入“湿沙层”中,为保证苗木成活率,需浇一次缓苗水,或用生根粉处理苗木,也能大幅度提高成活率。

5.3 管理和种子采收

育苗田雨季停止灌水,苗期管理要勤除杂草,适当追肥,入冬前灌足冬水。沙生木地肤种子成熟期在10月上旬至中旬,当花序开始变为深色即果皮变为灰褐色时视为种子成熟,种子变为黑褐色或深褐色时,容易脱落,注意及时收获,特别预防因为季节性大风落粒而受到损失。

6 利用

沙生木地肤自然寿命长达20~30年,很适合用来兴建永久性人工草地,在弃耕地,种植农作物效益较低,可改种沙生木地肤,打草场每亩移栽3000株,株距30~40cm,行距45~50cm,当年植株高度即可达到80~100cm,亩产优质干草800~1000kg,第二年植株高度可达100~150cm,亩产优质干草1200~1500kg,如经营管理得当,可连续利用10年以上。

沙生木地肤抗旱耐风沙,可防沙治沙改良退化草地,沙地移栽时,可采用免耕法,使用打孔器或植树机栽植,每亩地3000株苗为宜,需浇缓苗水。也可与西伯利亚冰草、毛沙芦草混作,提高产量及适口性。

〔1〕温都苏,阿拉塔.沙地种草植树理论与实践〔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12.

〔2〕赵书元,李敬忠,刘忠.内蒙古几种野生牧草生态型的研究〔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7.2:11~12.

〔3〕阿拉塔,刘忠,赵书元.野生栽培新品种—内蒙古木地肤〔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6.2:36~37.

〔4〕朱秀梅.草原骄子-木地肤〔J〕.新疆畜牧业.2005.2:57~58.

〔5〕郭红超,吾买尔夏提·塔汉,高蕊,等.温度、盐分对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种子萌发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9):106~110.

〔6〕薛建国,韩建国,王显国等.NaCl和PEG对华北驼绒藜和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8,16(5):470~474.

〔7〕杨远昭,李利,王纯利,等.温度、NaCl和水分胁迫对白藜种子萌发及其恢复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7,30(2):9~12.

〔8〕段德玉,刘小京,冯凤莲,等.盐分和水分胁迫对盐生植物灰绿藜种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1):7~11.

Excellent feeding plants in arid region—Kochiaprostrate

WANG Xiaojuan1,2,SUN Hailian1,2,YANG Ding1,2,YI Fengyan1,2,ZHANG Yuanyuan1,2,SAI Xiyala1,2, A Lata2※

(1.Inner Mongolia Prataculture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ohhot 010031;2.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Hohhot 010031;)

Kochiaprostrate(Kochiaprostrate(L.)Schrad.var.horxina D.S.Wen)with the features of strong cold, salinity, and sand burial resistance is a new variant ofKochiaprostrate, which is the sandy ecotype ofKochiaprostrate. All kinds of livestock like it, because it has soft herbaceous foliage, good palatability, and eutrophy. It is appropriate to sow the seeds either before winter or in early spring because of its ephemeral seeds, and the harvest should be in time as seed is likely fall off when it matures.Kochiaprostratehas a long life span between 20~30 years, and is appropriate to build eternal artificial grassland. Meanwhile to improve its production and palatability, it can be mixed cultivated withAgropyronsibiricumandA.mongolicumKeng.

Kochiaprostrat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5-11-05

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阴山南北部可恢复草原研究项目。

邢 旗(1948-),女,蒙古族,研究员,主要从事草地资源、生态与管理研究。

Q944

A

2095—5952(2015)04—0003—10

猜你喜欢

沙地内蒙古种子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沙地迷宫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桃种子
可爱的内蒙古
风滚草
可怜的种子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