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论语》中的学习观

2015-02-21

关键词:颜回论语孔子

薛 乐

一、为学的态度与方法:博学而笃志

对每一个人而言,学习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所谓基本的东西,就是你以为可以离开它但却无时无刻不与其如影相伴。《论语》对学习观的阐述,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探讨最多。孔子认为,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做学问的前提,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乐之者”[1]86,意思是说要有对学习“好之”和“乐之”的态度,认为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自然会爱上学习。人们平时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意就是如此。而“笃信好学”[1]101则是将学习视为一种信仰。可以称之为信仰的东西是何等的神圣,学习可以作为一种信仰来追求,可见孔子对学习十分看重,这是宏观方面。从微观层面上讲,“学不如己,犹恐失之”[1]102,这种细微焦灼的心情是在求知的过程中呈现的一种既急求新知又恐失旧识,以致瞻前顾后、惴惴不安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可贵的。有了这样的惶恐,才能如子夏所言:“日知其所亡,日无忘其所能”[1]171。每天知道一些新知识,每月不忘记学过的旧知识,这便可以称作爱好学习了。正如只学习不思考行不通一样,只好学不求实也不行,求实亦是为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态度。《论语》中孔子教导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88就是强调求知的态度在于务实。以不知为知是人们为学过程中的一种通病,恃才傲物、妄自尊大的现象并不稀罕,结果便是固步自封,再难有所超越。“人类必先有所知乃始知其所不知。人多误认此不知为知是非之辩,遂滋混淆”[2]38。勇敢地承认自己有所不知,然后慢慢积累,不断前进,才能由“不知”走向“知”。

最后,如果给端正学习态度作一个总结的话,便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176。广泛学习,坚定意志,诚恳发问,认真思考,“仁”就在其中了。“仁”是整部《论语》的核心思想,这里将“学”与“仁”相结合,可见为学是成仁成圣的基础和必须。

光有端正的态度还不够,正确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谈到学习方法,我们总是讲要重视实践,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实《论语》的开篇就在探讨这个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49,意思是说不仅要学习,而且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习”,人们一般将其理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思。如“《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便是演习的意思。”[3]1学习并且时常应用于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确很让人愉悦。

《论语》中的学习观是讲究交流与对话的。独自学习的同时要与他人沟通,所以便有了“见贤思齐”[1]72和“三人行必有我师”[1]95。只有看到别人的好处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学习才有方向和针对性,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至于他人的缺点,要比照自己看看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只有推人至己,时时自省,才能成为更好的人。这两句不仅是针对学习讲的,而且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居、待人接物以及为人处世之道都有指导意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88学习离不开思考,用心思考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连孔圣人都不是生而知之,更何况我们。在为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勇敢发问,及时解决。孔文子之所以被称作“文”是由于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溢法有以劝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1]78“下问”中的“下”指地位、身份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下问”同时也对应上文的学习态度中“不知为不知”这一求真务实的原则。为了追求真知不顾及身份颜面,这才是真正的好学,不失为一种美德。

二、为学的榜样:贤才颜回

颜回无疑是孔子最赏识的学生。孔子对他从来不吝赞扬:“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85孔子赞赏颜回,不在于他学识之渊博,而在于他为学志向之笃定、态度之坚决。“孔颜乐处”早已传为佳话,其价值所在不是倡导那种隐士般的安贫乐道,而是再艰苦的环境也不足以改变笃志于学的坚强决心。这种精神与孔子所倡导的“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54异曲同工。“若志在安饱,亦将毕生无暇他及矣。不求安饱,志在学,不暇及也。”[2]18从中可以看出,孔门重德行胜过重知识,重精神境界胜过重知识本身。与颜回相反,总有些人表面上有为学之志,其实并非如此,他们出于一己之私而“不能忘情于衣食之美”[2]70,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1]70。这类人是表面上立志为学,而内心仍无法摆脱衣食享乐困扰的伪君子。对待这种人,应“未足与议”,不必理会。

颜回之贤还表现在他对仁德长久的坚持。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1]103“三月”是指一段很长的时间。颜回能够长久地不违仁德,这是别人所做不到的。立志不难,贵在坚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了崇高的志向,又能长久坚持,便没有什么事不能实现。颜回作为《论语》中榜样式的人物,从他的德行可知孔门重德行操守甚于单纯的获取知识。孔子并没有说颜回如何博学,懂得如何多,而是不断赞扬其“志”与“仁”。可见,“孔门之学,主要在何以修心,何以为人”[2]128,“志之所在,即学之所在”[1]128。因为这些素质往往是为学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人成仁成圣的内在起点。

三、终身学习之路:吾志于学

(一)学而知之

“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94孔子从不认为自己天资聪颖,高于常人,一再强调自己生平所学均是后天习得,倡导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学习。知道自己不能“生而知之”那就只能“学而知之”,这便是孔子终身学习这条漫长为学之路的起点。“敏以求之”,“敏”字一般解为敏捷、聪敏,而陈大齐在《论语臆说》中认为“不应作‘疾速’,而应作‘黾勉’解,‘敏以求之’是努力探索的意思”[1]207。在这里,笔者认同陈先生的观点。既知“非生而知之”便要努力探索,用功不辍。钱穆先生在《论语今读》中也解“敏”字为“勤捷”,认为“好学必好古。若世无古今,人生限在百年中,亦将无学可言。孔子之学,特重人文,尤必从古史经验前言往行中得之,故以好古自述己学”[2]166。孔子讲“我非生而知之”就否定了先验的天才观和奇迹神通。毕竟奇才还占少数,大多数人的天资都属平常。正如老子所言“为学日益”[4]88。为学之路,只有一点点的积累和一步步的前进方为正途。

(二)为学最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94,这句话是孔子的自述。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当时没有回答,事后向孔子告知,孔子便这样形容自己:“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罢了。”[3]71看似平凡朴实的一句话,却说明孔子发奋好学、乐在其中,以致忘掉所有烦恼忧愁甚至连生死都置之度外。“学有所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2]165“发愤忘食”与“乐以忘忧”分别对应为学过程中的“苦”与“乐”。许多人以为,为了求得真知而废寝忘食,于寒窗苦读是很苦的,但真正好学之人从来不这样以为。他们觉得这一切虽苦却是值得的,因为在为学的过程中有所得之后内心所体会到的那种快乐是厌学之人永远无法感知的。为学最苦,学有所成也最乐,这是孔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出的道理。这里的“乐”与“回也不改其乐”中的“乐”内涵统一,都是为学过程中的一种以苦为乐、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其思想境界如此之高度,实在令我们后辈望尘莫及。

(三)其志在学

“吾十有五而志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50这一段讲的是孔子一生志在求学,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十五岁立下求学之志,三十岁有所成就,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茫困惑,五十岁知道什么是天命。“天命”在这里指“人生一切当然之道义与职责”[2]163。六十岁能将听到的一切都明白贯通,不再感到于心有所违逆。到七十即使放任随心所欲,也不会违反礼制规矩。奇特之处在于他将这几个阶段以时间次序即自己的年龄进行排序。上文刚提到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既然已经忘却了年龄和衰老,为何在此还以时间为序?这说明他一方面沉醉于学习之乐,忘却了时间,另一方面很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所能达到的境界。孔子并非一头扎进学海,对其他事情充耳不闻,而是很清楚自己所处的阶段,也了解自己可以在那些领域有所作为。

(四)为学的最高境界

“朝闻道,夕死可矣。”[1]70“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1]77“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真理。追求真理往往是一个为学之人的终极目的。如果要追求真理,那么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以者便毫无意义。既然失去了意义,生与死又作何区别?所以与其不闻道而生,还不如闻道而死。“若使朝闻道,夕死即不为枉活。因道亘古今,千万世而常然,一日之道,即千万世之道。”[2]94基于对真理的追求而在精神上超越生死,可谓为学之最高境界。

四、学以致用:由为学到教学

儒家讲究“推己及人”,在学有所成之后还要去以善道教化其他人。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只有积极地从事教育活动才能使天下回归正道。在孔子看来,学习是目的并非手段。为学而学,教学相长,教学亦是为学。

(一)为学不厌与诲人不倦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90这是孔子为学为教的三事。话不多说,将知识技能默记在心,勤奋好学不厌烦。教导人不感到疲倦,最后以“何有于我哉”作结,这是孔子自谦的话。“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之又谦之辞也”[1]98。从事教学活动的人往往因既有之学识居功自傲,不能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学易厌、诲人易倦是惯常现象,此乃为学为教的大忌。孔子深谙这一点的重要,于是进一步申明:“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而已矣”[1]79,这里将为学不厌与诲人不倦与“圣”和“仁”相联结,意蕴更深。难怪公西华坦然承认“正唯弟子不能学也”[1]90。

(二)启发式教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129意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先让学生产生困难,有困而不得解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再稍作启发,学生方能顿悟。一来由疑生困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二来由困中偿苦,印象极深。“中国文化从诗文评点到教育方法,无不重‘点到为止’、‘不求说破’。让受教者自启心灵,独得体会,生机活泼,得真智慧,而免于沦为公式化之机器心理。”[5]195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深层次的领悟,值得今人借鉴。

(三)教学内容

文、行、忠、信,博文约礼。这是孔子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历代文献,社会生活实践,对待别人的衷心,与人交往的信实”[3]73,即“文、行、忠、信”[1]95。之后,颜回说起自己老师的时候,也提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1]106,可见这四方面是孔子教学的主干。“文,谓先王之遗文。行,指德行。忠信,人之心性,为立行之本”[2]203。其实,单纯就教学内容来说,文、行就已足够。孔子另外加上忠和信,再次体现孔门重心性甚于外在,重道德修养甚于重学识本身。也昭示着修习的次序,由“圣贤之法”到“进之于行”。“忠发于心而信周于外,天下固有存心忠实,而于事物未能遵循无违者,故又以信终之”[5]211。有了这个次序,再加上夫子极具耐心的循循善诱,可谓体贴关怀、无微不至。

(四)教学效果

欲罢而不能。要知道一套教学方法的效果如何,看学生的反应便知。“夫子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1]106以上是颜回的内心感受,他的话清晰地表达了学生心中的孔子形象。正如上文所言,孔子对学生“循循然善诱”,以文、行、忠、信作为教学内容,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使学生不断深入,渐入佳境,最后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说是教学者最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一套教法最理想状态的发挥。于是颜回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仰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3]90。这恐怕是一个学生能给老师的最高赞誉。“在前”和“在后”描绘了孔子神秘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一面;“仰之”和“钻之”则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他深深感到即使竭尽了自己的才能,可以立身处世,但要想再追随老师,却又无路可循。既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敬仰,也体现了颜回谦逊的态度。后世之人言“孔颜乐处”是将两者并举,此处看来也不无道理。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猜你喜欢

颜回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颜回偷食
颜回之乐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