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智能手机改变的生活(上):和谁说再见

2015-02-20

CHIP新电脑 2015年12期
关键词:相框数码相机数码

我们早已经习惯在岁末年初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过去的一年,智能手机市场的火爆毋庸多言,无论是市场的火爆还是各品牌之间的刀光剑影都在为我们记录着过去的精彩。不过在CHIP看来,智能手机近几年的精彩,是踩着其他数码类产品的尸体走过……

销声匿迹——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习惯

不知不觉之间,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角,甚至很多人都开始讨论手机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秒钟。实际上,手机对我们生活的蚕食,是从一个个替代掉我们身边的数码产品而达成的。

MP3

第一个被手机剿灭的数码产品恐怕非MP3播放机莫属。早在1994年,MP3作为数字音乐压缩编码规范公布之日,就有人预言它将会颠覆传统的唱片业,特别是随着MP3播放机产品的出现更是让数码音乐具备了更好的随身携带便利而成为传统音乐播放设备的替代者。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功能手机加入音乐播放功能,MP3的市场地位就被撼动;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音乐播放几乎成为手机的标配,MP3早已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与此同时,曾经昙花一现的MP4、MP5也经历了相同的命运,智能手机视频播放功能作为基础功能使得便携的视频设备成为累赘。

有线电话

手机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用手机的来电显示功能当寻呼机使用,挂断呼入的电话用座机回拨是一个降低通话费用的最佳方案。然而随着资费的进一步下探,特别是随着3G、4G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所使用的通信套餐中更敏感的部分变成了流量,甚至往往面对着套餐中免费通话时长用不尽的现象,语音通话资费早已让手机通话替代掉传统的座机,很多家庭的座机仅仅是为了使用网络而附属安装的。

好在很多时候我们还有些复古的情结,复古式话筒一度流行,让我们暂时不会忘记那个使用座机的时代。

纸质地图

曾经,很多人都有到了陌生的城市首先购买一份地图的习惯,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习惯也随着智能手机定位导航功能的兴起而被挤压。以前机场、火车站随处可见的地图销售点早已不见踪影,就连地铁中也再听不到吆喝着“最新地图”的叫卖声。

诚然,手机上的各种地图、导航应用不仅提供定位功能,还能够更方便地搜索目的地,提供驾驶导航或乘车路线。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不仅不会迷路,还能够借助地图帮你了解周边的各种信息,这样一系列的便利早已让我们抛弃查阅地图的“技能”。

当然,被智能手机取代掉的还有很多,例如新闻行业的采访机、录音笔也从各种会议现场消失,而被手机所取代;整个音像市场也被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网络重新洗牌,让我们再难看到光盘的面孔;曾经让我们牢记“一个也不能少”广告语的商务通也早已被手机的记事、日程提醒功能所替代;曾经风靡一时的闲暇时拿出掌上游戏机杀上一局也变成了在手机上玩的各种游戏……

苟延残喘——寻找“翻盘”的机会

智能手机对我们习惯的影响,用“蚕食”一词来表示更加贴切,甚至很多时候手机上的某一个功能出现之初并没有被看好,然而随着技术的完善和应用方式的更新,智能手机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迅速成为自身的优势,对传统的使用习惯发起了冲击。而与此同时,相关的产品需要及时转变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积极找寻“翻盘”的机会。这样一场看不见的战争一直在各个领域进行着。

数码相机

应该说近几年被手机影响最大的要数数码相机,早在功能手机的时代,带有拍照功能手机出现时,很多人对拍照功能都曾经提出过质疑——像素低、成像差,还不方便与电脑连接读取照片的手机拍照有什么用?当然这个质疑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我们使用数码相机的习惯和功能手机时代的技术壁垒。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各种App丰富了手机拍照功能的进一步应用,让手机拍照拥有了与数码相机抗衡的能力。

像素不再重要

数码相机出现之初,像素从百万级别起,迅速提升至千万水平,而随着像素数达到千万,各品牌之间的像素大战偃旗息鼓。而手机拍照也经历过相似的像素飞速提升阶段,手机上出现拍照功能的最初,考虑到手机内置存储容量和网络传输速度,早期手机的拍照像素仅在30万左右;而今天的手机拍照已经普遍将像素提升到800~1000万水平,逼迫数码相机重新启动像素比拼。

功能全面超越

然而手机的使用便利性优势又是数码相机无法比拟的,例如我们早已习惯微信拍照发朋友圈的功能,如果依赖数码相机则显然无法实现,而各种美图功能的App更是免去了拍照→导出→PS→发布的复杂流程,甚至手机App上提供的“阅后即焚”功能让照片的分享更加私密、安全。

挤占传统市场

依仗手机拍照带来的更多便利以及不输消费类数码相机的拍摄质量为基础,手机拍照早已将卡片类数码相机的市场挤占。据统计,卡片类数码相机的销量已经连续两年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各数码相机品牌对卡片类产品也表现出更多的严谨态度,2015年秋季各品牌均没有在卡片类产品上进行产品更新的行为可见一斑。

当然,数码相机也在积极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一边是以专业著称的数码单反相机依然保持自己的专业定位;一边是各品牌积极推进无反类产品,以及为消费类产品增加更方便的分享功能,为消费级用户提供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使用便利性;此外还有独辟蹊径将卡片类数码相机时尚化的各款“自拍神器”吸引着用户的眼光。

在属于自己的拍照功能之外,数码相机也在积极开拓更新的市场空间,如数码单反相机目前被广泛用于影视拍摄,争取视频拍摄应用空间。

数码摄像机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数码摄像机早已被手机,甚至被数码照相机所打败,然而实际上,数码摄像机仍然在积极争取着属于自己的新生。

应该说数码摄相机在家用市场上长期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正像CHIP为数码摄像机使用的“断言”:一般情况下,家庭用户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不会回看3次以上。毕竟视频的后期制作需要一定的专业功底,以记录为目的的使用方式显然并不是数码摄像机所需要担负的应用模式,消费级的数码摄像机市场持续低迷的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一边是数码相机的拍摄功能日渐强大,另一边则是以“小视频”为代表的手机拍摄视频轻松应用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挤占掉数码摄像机的市场。

针对特定用户的设计成为数码摄像机的救命稻草,例如主打运动定位的GoPro系列产品,GoPro采用小巧的外形和各种更便于安装携带的配件,让我们获取极限运动的第一视角画面而不必分心架设摄像机进行拍摄操作,自从推出就获得了肯定。此外基于无人机的内置拍摄功能也成为数码摄像机的更丰富的应用模式。

电子相框

在图像领域,还有一个被手机抢滩的产品就是电子相框。

手机拍照分享功能的流行让我们养成了在手机上翻看照片的习惯,这一新习惯的养成迅速替代了传统的照片冲印习惯,进而影响到相框这种陈列方式,然而可悲的是在我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纸质相片相框使用习惯的同时,却把更新的电子相框所抛弃了。

当然这一切缘于电子相框生不逢时的尴尬,采用彩色液晶屏幕的电子相框无形中带来了高成本的弊端,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操作来实现照片的复制发布才能在电子相框中播放,这就造成了一定的使用门槛,而手机上各种App中的相册功能操作更人性化,自然成为我们的最爱。

短信息

你有多久没发短信了?

也许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才会想起,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离短信越来越远了。

在CHIP看来,短信息的风靡在很大程度上与资费水平有关,正像微博的火爆一样,基于中文的少字数大信息量优势,70个汉字能够传递的信息量是惊人的,使得资费低廉的短信息拥有了更大的实用价值,一度成为移动运营商的巨大利润空间。

2002年,短信拜年作为一个新兴的“年俗”迅速成为新闻关注的热点,而2005年中国移动宣布拜年短信达到百亿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此后几年拜年短信数量迅速上升,然而到了2013年,这一持续了10年之久的民俗开始降温。显然这是微信惹的祸。

以2014年春节为例,据统计除夕期间短信业务量下滑超过30%,而于此相反的则是2014年春节8天假期内,移动互联网流量达到3674.6万GB,比平日提升35%,很明显这是短信用户使用习惯迁移的结果。

短信息所面对的尴尬恐怕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目前除了网站注册、网银操作、网络支付等验证信息还在依赖短信息之外,我们几乎完全脱离了短信息时代,而面对微信带给广大用户“免费午餐”的竞争压力,各运营商也在致力于将融合通信更近一步,让短信息服务通过网络流量运行,以进一步降低资费甚至免费来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

3G/4G路由器

3G带给我们什么?随时随地的网络自然是3G的全部。然而曾经被我们依赖的3G路由器却悄然离开了我们的视野。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智能手机的功能进一步强大,另一方面则来自资费的进一步合理。

早期的智能手机基于3G网络而生,然而那个时代的手机比较“自私”,只支持本机连接网络,如果想要让其他设备借助手机连接3G网络需要专门的软件和连接,显然不便于用户的使用。而与此同时,国内运营商积极拓展业务的方式则是推广3G上网号卡,3G上网号卡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更低廉的价格,想要在同一个手机号上拥有大流量加长通话时间与低资费组合的方式却有不小的难度。这就让很多人养成了手机+3G路由器的使用习惯——手机使用话费套餐而不需要流量,网络应用依靠3G路由完成。

随着移动运行商“圈地”时代的结束,资费方案走向合理的同时,手机功能也更加强大,无论iPhone还是Android,移动热点的功能开启更简单方便,即使我们还需要使用诸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连接3G网络,也能够依靠手机的热点完成,3G路由器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当然,“抱运营商大腿”是3G路由器的存活空间,目前各运营商仍然提供网络流量卡,一次性缴费即可获赠相应的3G路由器,这也是3G路由器谋求生存的空间。

报纸

在电脑网络的时代,平面媒体受到网络的冲击还不够强烈,毕竟对于读者来说,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大多处于移动状态,而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更适合在乘车、等候等时间进行,报纸恰好成为这一习惯的支撑平台,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互联网络流行,各种阅读类的App迅速占据了我们的碎片化阅读时间,免费的特性更是取代小额花费的报纸的理由,再加上App特有的行为分析和订阅推送,进一步提升了读者的阅读效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

相比报纸面对智能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全面溃败,同样作为平面媒体的杂志在阅读习惯上还有坚守的空间,毕竟相比碎片化阅读的方式,阅读杂志更需要一定的沉淀,手机的使用习惯并不能完全替代,这也是CHIP《新电脑》还在坚持每月出版的动力,当然CHIP《新电脑》也会积极面对挑战,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全面发展。

最后CHIP想酸溜溜地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以前读报,报纸还能留下来垫桌子,换成手机当杯垫,你舍得吗?

零售业

网购并不能击败传统的零售行业,毕竟消费者有不同的购物习惯并不能藉由网络完全实现。例如食品品尝、服装试穿等销售模式并不能被网络支持,精挑细选的方式也无法在网络购物中实现。然而当从前的网购转移到手机上,带来的则是真正的革命。

在面对网络购物的冲击时,企业有一系列规避的办法,例如将同款产品分为不同的型号分别在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销售,以避免消费者比价。然而随着手机上的信息更丰富,图片更直观,这样的模式早已被手机打破,很多超市中的厂家信息员在推销产品的时候甚至直接帮助消费者在电商网站比价,零售业的危机已经被智能手机全面放大。

猜你喜欢

相框数码相机数码
相框
这个“数码相机”不一般,全球最大
Naim Audio Uniti Nova数码播放/放大器一体机
相框
沙滩相框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也能照相
数码暗房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
《数码家居》2009年下半年推荐榜
数码相机 手机 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