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发展的收敛性检验

2015-02-18

统计与决策 2015年9期
关键词:单位根收敛性省区

王 怡

(商洛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0 引言

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欧亚国家之间的商务和科技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也是我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渠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很大程度上是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旅游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生态旅游的出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拉动力。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丝绸之路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条件,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标和任务,未来十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在生态旅游业的带动下有跨越式的发展,国内外游客也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业中得到很好的休闲服务。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但是目前该区域生态旅游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是推动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现有的文献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很多也很丰富,由于我国生态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业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大多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但是关于生态旅游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收敛性的研究更少,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所得实证结论可以为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决策参考。

1 生态旅游收敛模型构建

为了实证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的收敛性,需要构建收敛模型。根据Carlino和Mills(1993)的研究成果,生态旅游的产出水平从长期来看会趋于不随时间变化的均衡状态,假设某地t期的产出(RYt)可以表述为如下形式:

RYt=RYc+μt

其中RYt表示某区域t期的产出水平,RYc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均衡状态,ut表示偏离程度。ut可以表示成不随时间变化的确定趋势和随机状态两者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μt=γ0+βt+υt

其中r0表示初始偏离程度,β表示收敛速度。根据上述两式RYt又可以表述为:

RYt=α+βt+υt

其中α=RYc+υ0,如果RYt不存在单位根现象,外部冲击对RYt只产生短期影响,从长期来看属于随机收敛。当RYt存在单位根现象时,Bernade(1995)认为对于t期i区域的生态旅游收入RYi,t,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如果生态旅游收入在时间序列上存在协整关系,则RYt具有共同随机趋势。i地区生态旅游收入时间序列的LM单位根形式可以表述为:

这一公式可以用来对水平平稳性进行检验,上式迭代回归选择LM最小检验统计量的时间点,如下公式表示:

如果上述公式中的变量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表示RYi,t存在单位根,是随机收敛的,如果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表示不具有收敛性质。如果RYi,t是收敛的,可以把上述公式划分为3段进行均衡稳态拟合,趋势函数可以表述为:

RYi,p,t=αp+βpTRp,p=1,2,3

根据αp和βp的符号可以对RYi,t的收敛性进行判定,如果把每一段的趋势函数连接起来就是t期的均衡状态。

2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收敛性检验

本文主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的收敛性进行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以及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市、云南省、四川省、广西自治区,共九个省级行政单位。根据Bernaed(2002)的研究成果,如果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大可以降低转换成分对估计结果的负面冲击,因此本文选取的样本年限为1990~2013年,由于重庆市于1997年划出,本文分析时把重庆市的数据并入四川省,因此最后实际的样本省市为八个省级行政单位。本文用生态旅游的收入来代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情况,数据来源为相关年份的《中国西部地区统计年鉴》,主要通过对生态旅游收入的单位根和协整情况进行分析来判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收敛性。

(1)ADF单位根检验。

为了判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的平稳性,首先对八个样本省市的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其中检验类型中的c代表常数,t代表时间,q表示检验的滞后阶数,滞后阶数根据赤池准则和施瓦茨准则选取。从回归结果来看,各行政单位的生态旅游收入值的原始数据都是不平稳的,一阶差分后趋于平稳。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2)协整检验。

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旅游收入存在时间序列上的一阶平稳性,所以可以使用Johansen提出的似然比方法进行协整检验,从而确定变量在长期的时间序列上的协整关系。该检验方法主要使用极大似然估计,对变量的水平数据和一阶差分滞后项进行向量自回归分析,从而可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旅游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判定。如果估计结果的特征值大于临界值,表示协整关系成立,否则不存在协整关系,本文的估计结果见表2所示。从检验结果来看,对于丝绸之路的西北五省区来说,在r=10的时候出现轨迹统计量不显著现象,该结果表明丝绸之路西北五省区生态旅游在短期是发散的,在长期具有收敛趋势。从西南四省区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来看,当r=7的时候出现轨迹统计量不显著现象,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南四省生态旅游区在短期也是发散的,但在长期具有收敛趋势。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收入的整体检验结果显示,西北五省区和西南四省区两大地区之间仅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表2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协整关系检验

(3)省区β收敛检验。

为了对各个省区的收敛性进行进一步检验,利用相关统计数据进行β收敛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所示,β收敛表示生态旅游业地区之间差异的缩小,收敛速度快表示生态旅游业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缩小速度快,如果收敛速度慢表示生态旅游业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缩小速度慢,如果不能通过检验则表示地区之间的生态旅游业差异不变或越来越大。从β收敛检验结果来看,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云南省和四川省的生态旅游收入支持β收敛,且收敛速度分别为0.97%、0.07%、0.32%、-0.13%、0.32%和0.19%,如果受到外部冲击对生态旅游的发展产生影响,陕西省的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甘肃省和云南省,青海省的收敛速度最慢,表明这些省级行政单位之间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差异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弱化,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将会得到有效控制。而新疆自治区和广西自治区不支持β收敛,随机收敛速度分别为-0.14%和-0.08%,新疆自治区的收敛速度要快于广西自治区,表示这两个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没有表现出和其他省级行政单位同步发展的可能性。从符号来看,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和四川省五省在长期由于生态旅游业的带动,将会越来越富,而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和广西自治区三区则会因生态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穷。生态旅游业和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很显著相关关系,可以对当地经济起较大的推动作用也可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障碍。分区域β收敛检验结果显示,西北五省区显著通过β收敛性检验,收敛速度为0.27%,西南四省区大部分没有通过β收敛检验,但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整体上的β收敛性通过检验,即虽然各省区收敛性存在差异,但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收敛性还是比较显著。由于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存在差异,各地政府的政策也存在很大不同,再加上各省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收敛性不同,但整体来看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趋势比较好。

表3 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区β收敛检验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Carlino和Mills(1993)的研究成果构建生态旅游收敛模型,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以及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市、云南省、四川省、广西自治区,共九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宏观统计数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旅游发展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β收敛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丝绸之路经济带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但各省区的协整关系具有一定差异,西北五省的协整性相对较强,西南四省的协整个数相对较少,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两大地区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2)从衡量区域差异的β收敛性来看,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云南省和四川省的生态旅游收入支持β收敛,而新疆自治区和广西自治区不支持β收敛,西北五省区显著通过β收敛性检验,生态旅游业以0.27%收敛速度缩小地区差异,西南四省区大部分没有通过β收敛检验,但丝绸之路经济带β收敛性通过检验,即虽然各省区收敛性存在差异,但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的收敛性还是比较显著。这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旅游业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在逐步弱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必将逐渐消除。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收敛性的视角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本设施投入,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便利交通条件。便利的交通是生态旅游发展重要前提,道路畅通可以为旅客的往来提供便利,如果当地交通设施落后,旅客将面临交通障碍,无法进入旅游带或者支付的交通成本较高,旅客的减少直接影响旅游收入。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是便利程度还有待提高,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交通基本设施的投入,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仅国内的游客可以方便进出,而且可以为国外游客提供便利。加强生态旅游观念的宣传,让游客了解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之间的差别,树立生态旅游的观念。

第二,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品牌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目前虽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旅游产业较多,但缺乏大型的品牌企业,没有形成产业群,对地区经济的辐射作用较小,今后应该重点培养生态旅游的支柱企业,以大型企业的品牌效应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形成生态旅游圈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强化对生态旅游前期的咨询服务和后期的服务方面工作的完善,生态旅游特色的宣传可以让游客在没有去游览的时候对景点有个较全面的了解,身入其境时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避免盲目性。后期的服务也非常重要,可以对旅客的旅游感受进行调查并提供后续的旅游服务,对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帮助。

第三,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国内其他省区以及国外之间的合作。从检验结果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层次存在一定差异,有的省区发展情况较好,有的省份发展比较落后,区内省份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我国沿海省份的旅游业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能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地方政府可以签订生态旅游合作的协议。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应该加强和国外知名品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1]朱显平.生态旅游竞争力评价方法及集中度研究[J].经济研究,2007,(10).

[2]Diaz L.The Effect of Eco-tourism Output in the city Analsis of Cargo-Hanling Operatins[J].Physica-Verlag HD,2004,(2).

[3]Weber k.Theory of The Eco-tourism Location of cit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2006.

[4]Wardman Y.Interurban rail Demand Elasticities and Eco-tourism Competition in Great Britain:Evidence From Direct Demand Mode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11,33(1).

[5]Hoonoum P.Anming Zhang,Yi min Zhang.Optimal Demand for Operation Lease of Eco-tourism[J].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13,(34).

[6]Thenguje.Is Eco-tourism Expenditure Stimulative[J].Contemporary Policy Issues,2013,(8).

[7]Huyeutreuie D A.Eco-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Issues of Quantity,Finance,and Efficiency[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2012,(2).

猜你喜欢

单位根收敛性省区
群体博弈的逼近定理及通有收敛性
创新中国背景下专利资助政策与专利申请数的实证研究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END随机变量序列Sung型加权和的矩完全收敛性
φ-混合序列加权和的完全收敛性
等间距组合数的和的闭合公式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面板单位根检验
EST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及其功效比较
中国行政区域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