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与能力培养

2015-02-14李树刚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外语教学外语

李树刚(琼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与能力培养

李树刚
(琼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新时期以来,全球化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态势,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不止在经济领域,在文化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例如,跨文化交际的问题。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许多差异与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文化交际时,经常会产生诸多的干扰与障碍。并且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外语教学中需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

跨文化交际;文化干扰;能力培养

一、引 言

我国的外语教学曾经大多注重的是如何应对考试,因为外语的成绩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大的,所以,许多外语教师在单词量,语法与做题技巧上所下的功夫很大。但是渐渐的只满足于能够应付考试的外语教学,已经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了,学生不仅需要能够通过考试或是拿高分,更多的希望能够切实的学会一门外语,能够做到真正地和外国人交流,能够做到跨文化交际,这也正是社会整体大环境所需要的。

在2000年5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首次提出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愈来愈密不可分了。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涵义与意义出发,详细分析概括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并给出培养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二、跨文化交际的涵义与意义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最早是在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范畴下所关注和研究的一个概念,基本可以将其涵义总结为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 也就包括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但是现在,跨文化交际不仅仅只在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这样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中引起注意,许多学科都对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有了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外语教学领域对于跨文化交际就产生了很强的兴趣,并且开始将外语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之下来研究,目前也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并且,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与应用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跨文化交际有利于我们开阔眼界,去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进而可以取其精华,促进我们的文化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尤其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好外语,也能够更好的走出去,兼容并蓄,发展自我。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

跨文化交际并不是能够畅通无阻的进行的,很多情况下跨文化交际和合作中会发生文化干扰,甚至是文化冲突,进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不通畅,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所致。笔者将文化干扰视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最大的障碍因素,并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价值观不同导致的各种影响。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Barnett Pearce, Verrion Cronent等的理论,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世哲学、道德标准等无不受价值观影响。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下的意识形态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的价值观必然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可以发现东方文化中更加推崇的集体利益至上,强调集体主义、集体利益,个人不能凌驾于集体之上,这在我们的语言中也有体现,介绍别人总会用尊称,而称呼自己总是用鄙人这样的谦词。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推崇的则是个人主义,追求个性,追求自我,这些也在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中有所体现。这样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得到重视,在学习外语时要考虑到对方的文化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更加理解他们的语言,但不能一味的认同和趋附。

第二,思维方式与表达模式的不同的影响。

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在跨文化交际的双方中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即认知不同。认知不同的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进而造就了表达上也不同。比如,东、西方对外界认知模式存在着很大差别,因而他们在思维模式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思维模式差异会造成交际行为、语篇结构、编译码方式、交际风格等方面的不同。比如打招呼这样一个日常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有不同文化下思维与表达的显现。在我国,会听到“吃了么”“出门去哪”“回来了”诸如此类询问对方具体去向或具体事情的问候语,对方也会做出回应。而西方人就不能完全理解与赞同我们的打招呼方式了,他们注重隐私,通常不会谈论具体的去向或是具体做了什么,而是会宽泛的“How's going”“Nice to meet you”等等,但在我们看来又会觉得这样的寒暄有些生疏,不够亲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去甚远。

无论是在价值观取向还是思维方式与表达模式上的不同,都归根与文化的不同,故而笔者认为文化干扰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因素。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我们就更应切实去实施,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即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际的能力。并且具体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正确理解。

能正确理解对方所表现出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包括手势、神态和形体动作等),并能解释其正确涵义,即其文化所代表的交际目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熟知一个国家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外语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渗透。

第二,熟悉含义。

熟悉各种语言形式、词汇内涵和外延所包括的文化含义。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采取的都是翻译教学法,教师将外语翻译为汉语为学生讲解,这样做的确很容易理解,但是也容易导致学生只能记住在这一教学环境下的外语的语义,不能完全熟悉词汇的外延含义。

第三,重视非语言行为。

人类的沟通与交流不仅仅只通过语言,有很多时候非语言行为起到的作用更大,故而要有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手势、俚语、表情都有着不同的含义,需要我们去了解和熟识,再进一步做到运用。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此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希望外语教学中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一,从小处着手,词汇教学中体现文化信息。

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朗读词汇与词汇的汉语意义,学生在下面急忙记笔记的外语教学模式,词汇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当在解释词汇的同时,解释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信息。例如“dog”一词的汉语意思是狗,在中国文化中不可以用狗来形容一个人,而在西方却有“You are a lucky dog”来比喻一个人是运气很好的,教师就要关于这一点做引申和讲解。而且这在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方面意义重大。

第二,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

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想要完全体验一种文化,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忽略了对于异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有关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等等都是可以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表达的形式与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外语。

第三,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先进的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等,还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工具,比如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等,全方位的运用视听方式向学生展现异国的情况,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的不同,相比较教师一人的单独讲解,视频、音频等的展现会更加直观,也更易于接受,印象也会更深刻。

五、结 语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涵义与意义出发,详细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并给出了培养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跨文化跨文化交际不能没有外语教学的实施,没有相通的语言,何来交际。外语教学也不能脱离跨文化交际而存在,因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只掌握一门外语,而是为了可以跨文化交际与沟通。

[1]刘英爽.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J].教育理论,2007(9).

[2]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

[3]孙彩霞.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

[4] 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 王振亚.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6] 吴越,梁晓鹏.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2).

G642

A

1673-4564(2015)04-0029-03

2015—06—21

李树刚(1976— ),汉族,男,海南昌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语言学。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外语教学外语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