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

2015-02-14蔡培潇

运城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网民公民时代

蔡培潇

(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西安710054)

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

蔡培潇

(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西安710054)

进入21世纪,新闻的生产与运作方式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而产生了一系列变革,微博的出现,更是将以往传统模式的新闻采编工作给予了颠覆。而始于美国的“公民新闻”已经在我国发芽,越来越多公民记者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只有主流媒体“一家发言”的局面。微博时代的来临使得公民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新闻的报道之中,因此,本文以当前微博时代为背景,以公民新闻兴起为契机,通过笔者的调查,着重分析其自身的特点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与解读。

微博时代;公民新闻;社会影响;未来思考

一、“微博时代”及“公民新闻”的概念与发展

微博,即Web 3.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也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Twitter是世界各种微博网站的鼻祖,它是2006年3月由blogger的创始人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推出的,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旨在用户能用如发手机短信等数百种工具更新信息。在2010年,由于微博产品的大量涌现,使其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络产品,微博时代从而自然形成。

“公民新闻”的概念是2003年鲍曼和威利斯最早提出的,他们提出“公民新闻”就是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也就是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2]而新闻不仅仅是再需要媒体记者去充当新闻传播者,同时,也正是由于那些现场者或目击者他们所拥有的第一手资料,使他们在新闻事件中最拥有发言权。2004年,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将“公民新闻”的概念引入我国,但仅仅将其定义为“市民新闻学”,2006年我国著名学者范东升将“市民新闻学”正式改名为“公民新闻”,同时对“公民新闻”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解释,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3]

二、微博时代公民新闻的特点

(一)时效性强

在信息数字化、高速化的时代里,时间成了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传统媒体的新闻时效性是以天来计算的,而网络媒体的时效性是以小时来计算的,而微博的时效性是以分钟来计算的。

(二)报道的互动性

随着微博时代的来临,人人成为公民记者,不仅仅增强了报道的内容,更是推动了报道之间的互动,对于重大事件,人人参与,更是会逐步形成全民的讨论,这也使得新闻报道从传授式的模式向互动式的模式,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只依靠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资源的局面。

(三)门槛低,内容丰富

微博的发布门槛较低,首先是剔除了版面与样式的要求,网民不再用长时间去思考文章的开头结尾,也不必在意文章的转承启合。而140字的限制,则将网民的文字水平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起跑线,这样,网民不再担心自己被别人“拍砖”,从而从心里抛掉了负担。而微博的内容,由于人人的参与,所以其角度更加多元,报道的范围也就更广,趣味性也就更强,因此吸引了大批的用户。

三、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对社会的影响

在公民记者未出现之前,我国的信息传播只有主流媒体一个渠道,人们只有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不存在主动的发送信息。然而,由于微博时代的到来,给大家提供了信息共享的机会,使很多人有了“公开说话”的机会。

(一)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1.加大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话语权

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认为“公民一旦丧失了表达自由,很快就会对政府的决策议程无能为力。沉默的公民或许会成为独裁者的理想臣民。”[4]美国政治学家布莱士认为,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便出现了“民主参与理论”。微博时代的形成,对于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以及迎合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此后,无论你是社会精英还是时尚草根,无论你是身居高职或是平民百姓,只要你将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发送至微博这个平台,大家一律平等。而借助微博这样的平台去实现的公民新闻的发展,它不仅仅是打破了以前主流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评论的垄断,更是削弱了以前某些传统媒体的“报道霸权”,同时也使社会中下层人士表达意见与看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是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净化社会环境

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就是“监察督促”,那么监督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人享有管理国家与社会的权力,扩大包括新闻舆论监督在内的公民的民主监督,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手段,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因此,新闻舆论监督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网络舆论兴起于20世纪初,从最早的刘涌案件,到“史上最牛钉子户”,[5]再到后来的“周老虎”事件,随着事件的不断挖掘深入,人们发挥舆论监督的效益也越来越强,近年来,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又看到了微博在此领域更是起到了强大的作用,它所具有的评论与转发功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广大网友了解真相,从而使得舆论监督效益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1.虚假信息的传播

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接收人群多,据新浪最近调查统计,新浪用户每日发微博量超过一亿,而这一亿条微博的内容把关,是由新浪官方所提供的新浪小秘书所做的,由于传播的速度快,新浪小秘书不能及时地对所有微博内容进行审核,所以便存在了虚假信息与其他信息一样在网络中快速流传,当网民面对虚假信息时,由于缺乏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所以第一时间不是思考信息内容,而是快速转发,从而引起社会的恐慌。前几年,金庸一次又一次“被死亡”,引起社会讨论,而这恰恰表示,信息失实已经成为公民新闻最显著的问题之一。[6]

2.大V用户仍然占有主动权

这里笔者认为的主动权,应该分两部分来理解,一方面是大V用户仍然霸占话语权,另一方面是大V用户主动引导网民的视线。虽然草根微博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些名人的话语权,但是从本质上而言,这些名人所拥有的精英话语权并没有下降,甚至随着近些年一些公共领域事件的发生,精英话语霸权有了抬头与回归的趋势。在我国,虽然人人都享有话语权,但是自己所说的话能产生多大的效果与影响,这点并不是人人相同的。社会精英,即社会的上层人士,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较高,他们所说的话一般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力,因此,即使是说同样的话,发布同样的观点,但面对的结果,草根与精英完全是不一样的。另外,根据笔者近些年的调查发现,当一件事的发展还未结束又发生新的事件时,往往一些大V用户会转移关注焦点,从而关注新的事件发展,这样往往会导致他的“粉丝”视线也会集体转移,那么,便造成了旧事件不会完全的解决,成为遗留。这样的叠加,最终也不利于事件的完全解决。

3.群体的聚集容易形成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微博的世界里,不论是大V还是草根都会有自己的关注者与粉丝,那么每一个用户充当了关注者与粉丝的桥梁,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嵌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可能会有共同的爱好,也可能会有同样的话题,他们不允许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的存在,也缺乏对不容己见思想的包容,从而使得这群人的观念一旦聚集统一与强化之后,很容易形成网络暴力。

四、对微博时代公民新闻发展的思考

(一)实名认证微博用户,提高消息准确率

目前,注册新浪微博非常简单,但是如果想通过新浪微博的实名认证,条件却非常苛刻,相比较而言,大V所发的微博,一是发布内容可信度比较高,二是粉丝众多传播广,传播内容事后可查,三是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而草根所发布的微博,往往会在无所顾忌的情况下,口无遮拦,一旦出现虚假消息,则既会引起社会动乱,事后也无从查找其人,这样不负责任的表现社会已经多次出现,因此,虽然有人高声呐喊一旦实现微博实名,则不能保证某些人的言论自由,但是从宏观看,微博实名制利还是大于弊。公民一旦对自己的言论负责,那么整个社会的舆论将更加可信。

(二)提高公民自身素养,建立良好的网络拟态环境

有学者指出在21世纪“谁控制了网络拟态环境,谁将控制21世纪人们头脑中的现实世界”。网络中的拟态环境虽然具有独立性,但正是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造成无法从拟态环境中观察现实世界,认识世界,前几年发生的“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一些网民缺乏基本法律知识素养,在网络上的发帖中不仅不声援这位钉子户,反而将此事娱乐化,而对于一些不知情的网民看到此消息只会认为只是一场娱乐事件,但事实并非如此。可见,提高网民的素质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如何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也已被许多网络媒体列为未来自身发展的规划之中。

(三)与政府部门形成良性互动,加大对公共领域的构建

近些年,我国的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网民这个群体,目前,公安部,上海市政府,成都市政府,南京市政府等均在新浪开设官方微博,通过与网民的互动,即时了解信息,反馈问题,从而提高政府效率,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在去年的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家总理李克强,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也都纷纷表示自己经常会在微博“潜水”,观察网民最新反映的问题。长期以来,公共领域所发生的事情,总是通过网民最先发布,而政府有关部门却迟迟不出现,这导致网民的情绪化,暴力化问题严重,而当前更多的政府开设微博实现政务公开,正是一种解决公共领域事件的最佳表现,这体现了我国政府所主导的“为人民服务”这五字真言,使政府更加平民化,与网民共成长,从而更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结语

微博的出现,使我国的民众多了一种表达内心想法的途径,也让我国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以积极的姿态充当起了“公民记者”,新闻活动也由被传统媒体所垄断走向越多来多的公众参与的公共活动转变。但是,我国的公民新闻才刚刚起步,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同时,“公民记者”毕竟不同于职业记者,他们发布的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都缺乏专业把关。因此,在微博时代已经来临的情况下,全世界都应该去思考,如何发挥公民在这一领域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同时,面对一些先进的理论与科研成果,各个国家也应该相互的借鉴与共享,取长补短,相互包容,推动世界新闻业的发展。

[1]微博时代.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090890.htm.

[2]公民新闻.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31765.htm.

[3]范东升.公民新闻的兴起与启示[J].国际新闻界,2006(1).

[4]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

[5]李滨.从“最牛钉子户”事件看传媒角色的多元展现[J].新闻记者,2007(5).

[6]张宇,侯逸君.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J].今媒体,2011(2).

【责任编辑 咸增强】

Citizen Journalism in the Microblog Times

CAI Pei-xiao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710054,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new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togeth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a,have caused a series of changes.Microblog,being aprominent representative,has overthrown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news collecting and editing.With the spreading of American citizen News and the increasing of citizen journalists,the traditional trend with only mainstream media have been broken.The microblog times have provided more and more chances for citizens to report news.Under such background of the rising of citizen news,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impac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microblog times;citizen journalism;social impact;future thoughts

G210

A

1008-8008(2015)02-0019-03

2014-11-20

蔡培潇(1989-)男,陕西铜川人,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网民公民时代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十二公民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