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文化是社会必需品

2015-02-13马怀德

领导文萃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仰理性力量

马怀德

法治文化的形成需要多重力量组合发力。

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克服人治思想,增强法治观念,习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够带动全社会崇尚法治,形成法治文化。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这些都是影响法治文化的重要因素。

媒体要理性传播。媒体是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的关键一环。媒体的理性和规则意识、自律和责任担当,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文化的养成不可能速成,必须从小灌输、教育、训练。法治信仰涉及三观,学校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公众要理性表达和行动。形成法治信仰的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国式过马路”、“信访不信法”、“走关系”强于“走程序”大行其道时,我们就必须反思,是什么力量让规则失效,是什么力量让理性缺位。

法治文化还需制度保障。社会信用制度对人的行为和习惯有明显的规范作用,其后又有强大的威慑力保障。社会信用缺失本质上还是制度缺失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成法治文化还有赖于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猜你喜欢

信仰理性力量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