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改革开放的几点思考

2015-02-12代小红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5年4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改革发展

代小红

对改革开放的几点思考

代小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必须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科学认识改革开放,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为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提供强大的动力。

改革开放;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那时起,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从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36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我们究竟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人们对改革开放有种种看法。科学认识改革开放是对历史的负责,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负责。

一、从历史来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绝不是偶然的。36年前,中国面临的现实局面是:十年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而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这些现实状况都对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巨大压力。面对困境和压力,中国共产党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意愿,以改革开放的大智大勇,坚定地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十年内乱给我国造成的危难和困境,在治穷致富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顺应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使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摆脱落后、赶上时代,使我们这个党成为这个新的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2]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国走出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3]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4]“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5]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从国际形势看,自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这反映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更加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中国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国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但是,我国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国际上冷战思维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局部动荡和热点问题复杂难解。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6]改革开放犹如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戮力奋斗。

二、全面地看,改革开放的广泛性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首先,改革开放不是局限在某一个领域的政策,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所有领域的。而具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又可以细化为诸如体制、机制、制度等更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领域的改革有的可以同步进行,有的却不是同步进行的,而是有一个先后的科学顺序和逐步推进的过程。

其次,全面理解改革开放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7]进一步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让一切有利于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因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出来。使中国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整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制度模式。坚持兼具民主和集中两种长处的政治制度模式,把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使中国社会既持续地充满创造活力,又有助于避免两极分化而达到共同富裕;使中国同时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趋利避害的平等竞争中达到互利、普惠、共赢。既避免不少转型国家出现过的经济严重衰退和社会剧烈震荡,又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辩证地看,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成果及其“副产品”

马克思主义认为,看待任何事务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其“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8]也要看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即所谓的“副产品”。因为“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9]“改革开放必然会有西方的许多坏的影响进来”,[10]但是,“对此,我们从来没有估计不足”,[11]因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强有力的,发现一点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所以事情并不可怕”。[12]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13]“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关键的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14]当前,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演进的过程,每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也是如此。在这样一个新的条件下,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15]把改革推向前进,必须“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16]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蓝图,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战略,汇集了全面部署改革的重大举措,向世人昭示了中国不仅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而且表示了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定力,以达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7]的总目标。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18]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将会促进中国生产力在更大程度上的解放和发展,将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更强大的动力,也将会带给各族人民越来越多的红利和实惠。

[1]施芝鸿.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6.

[2][4][5][6][7][8][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ce. cn/xwzx/gnsz/szyw/201311/18/t20131118_1767104_ 1.shtml.

[3][9][10][11][12][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139;306;306;139;113.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15][16][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7;100;69.

责任编辑:周修琦

D61

A

1673-5706(2015)04-0126-03

2015-06-03

代小红,新疆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改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