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规律试验

2015-02-09大庆技师学院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1期
关键词:管柱油井半径

大庆技师学院

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规律试验

刘莉娇大庆技师学院

为进一步掌握树脂砂固砂工艺的固结性能与环境温度、固化时间的关系,开展了采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规律试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树脂砂的胶结时间的增长,胶结强度逐渐增大,不同温度下,温度越低树脂砂的胶结速度越快,但最终胶结强度相对较小;温度越高,胶结速度越慢,但最终胶结强度相对较大。确定压裂后扩散时间至少为6 h,有效减少了压裂井趟井时间;改进了树脂砂固砂工艺和工序,可指导压后活动管柱的准确时间,避免了因活动管柱过早造成压裂砂返吐使裂缝口闭合的问题。

树脂砂;胶结规律;压裂;防砂

近年来,树脂砂固砂工艺在聚驱油井压裂施工中起到了有效的防砂作用,特别是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开展支撑剂用量优化研究以来,为防止压裂井出砂、保证压裂增油效果,有效延长压裂井有效期起到了关键作用。

树脂砂固砂工艺的机理主要取决于表面的树脂层,而树脂层的固结性能跟环境温度和固化时间有关。为进一步掌握树脂砂固砂工艺的固结性能与环境温度、固化时间的关系,开展了采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规律试验研究,以指导压裂后活动管柱的时间及下泵投产时间,保证树脂砂的胶结质量,提高油井时率,提高压裂增油效果,延长压裂有效期。

1 树脂砂固砂效果规律

(1)压裂层缝温变化规律。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压裂液和地层之间存在不稳定热交换,沿裂缝长度方向上,由于压裂液的滤失量逐渐变小,地层向裂缝传热的阻力也随之变小,所以裂缝内的液体温度沿缝长方向不断升高。由于现场施工树脂砂固砂半径一般为12m,压裂停泵后固砂半径内温度由原始地层温度(45℃左右)下降到25~33℃。压裂施工结束后,为了保证裂缝口闭合需要扩散4 h,使树脂砂初步胶结,避免活动管柱时压裂砂返吐。压裂扩散4 h内,裂缝口温度从25℃恢复到36℃。缝口温度恢复到40℃以上至少需要10 h。

(2)树脂砂胶结规律。树脂砂在35℃时,初胶结速度相对较快,压裂扩散4 h后,胶结强度达到0.29 MPa,但最终胶结强度相对较低,仅为1.05 MPa;树脂砂在42℃条件下,压裂扩散4 h后,胶结强度为0.22 MPa,最终胶结强度为1.33 MPa;树脂砂在55℃条件下成胶速度相对较慢,压力扩散6 h后,胶结强度为0.30MPa,但最终胶结强度最高,可达到2.61MPa。随着树脂砂胶结时间的增长,胶结强度逐渐增大,不同温度下,温度越低树脂砂的胶结速度越快,但最终胶结强度相对较小;温度越高,胶结速度越慢,但最终胶结强度相对较大。

2 树脂砂固砂现场试验

(1)树脂砂固砂工艺调整。对于大砂量井,根据采出液含聚浓度和产液量,适当增加尾追的树脂砂量,同时降低树脂砂砂比(40%降低30%),扩大固砂半径。采出液含聚浓度在200mg/L以下,预计日产液在50m3以上的井,尾追树脂砂1.43m3,固砂半径11m,树脂砂砂比40%;采出液含聚浓度为200~600mg/L的油井,尾追树脂砂1.43m3,固砂半径12m,树脂砂砂比30%;采出液含聚浓度为600mg/L以上的油井,若预产在120m3以下,尾追树脂砂1.59 m3,固砂半径13 m,树脂砂砂比40%;若预计日产液在120m3以上,尾追树脂砂2.15m3,固砂半径15m,树脂砂砂比30%。

(2)树脂砂固砂时间判定。根据裂缝闭合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同时结合树脂砂的初胶结时间,确定压裂井压力扩散时间,保证裂缝充分闭合,避免返排时压裂砂被压裂液携带出裂缝。现场以9—SP1932井为例,进行了停泵后压降曲线的监测。该井渗透率在0.028~0.166μm2之间,地层压力12.59MPa,停泵压力14.8MPa,压力扩散5 h后趋于平缓。

(3)树脂砂固砂工序调整。调整步骤为:①压裂施工完成后,根据压裂层条件和停泵压力与地层压力差确定扩散时间,并进行压力扩散;②压力扩散后,放喷返排,但是要求控制返排速度,避免起管柱时的抽吸力与生产压差引起树脂砂返吐;③起出压裂管柱后,按照下泵工艺设计方案直接下泵,并完井胶结72 h后,通知采油队开井生产。

(4)现场试验。通过理论研究及固砂工艺的完善,现场试验聚驱油井47口,压裂扩散前后平均单井砂柱差1.1 m,见到了较好的防砂效果;同时,为了验证防砂效果,选取3—P3128、5—P363井化验了压裂投产15 d后采出液的含砂量,均小于1%。

3 结语

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树脂砂的胶结时间的增长,结强度逐渐增大,不同温度下,温度越低树脂砂的胶结速度越快,但最终胶结强度相对较小;温度越高,胶结速度越慢,但最终胶结强度相对较大。确定压裂后扩散时间至少为6 h,有效减少了压裂井趟井时间;改进了树脂砂固砂工艺和工序,可指导压后活动管柱的准确时间,避免了因活动管柱过早造成压裂砂返吐使裂缝口闭合的问题。

(栏目主持 杨军)

10.3969/j.issn.1006-6896.2015.1.007

猜你喜欢

管柱油井半径
高压高产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特性及安全分析*
深水测试管柱测试过程中横向振动特性分析
油井遭袭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基于Workbench的加热炉管柱结构优化
新型油井水泥消泡剂的研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抽油井杆管防偏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热采水平井加热半径计算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