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开创阳光新平台

2015-02-08罗薇

产权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竞价医疗机构广东省

◎ 本刊记者 罗薇

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开创阳光新平台

◎ 本刊记者 罗薇

医药行业是人类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国医药产业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步伐加快以及市场刚内需的持续增长,得到了快速发展。全行业主营收入从2003年的2917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4553.16亿元,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60.69亿元,同比增长12.26%,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8.96个百分点。药品市场规模也于2013年突破万亿,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位。但是,相对于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药品价格却远高于其他制药大国,自1996年以来,价格主管部门通过定价权把控药价走向,进行了32次整体性强制降价,但药价至今依然居高不下。

医药行业是可竞争行业,既要保持产业的活力,又要控制医药费用的支出,如何在两者之间求取平衡,是我国药品市场长久以来的难题。在我国复杂的药品市场中,医疗、医保、生产经营、销售领域等诸多体制矛盾集中反映到了药品的价格问题上,药品价格体系混乱、价格虚高、医药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政府对药品价格管控的屡屡失灵导致社会资源不能合理配置、药品市场无法公平竞争,不仅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扰乱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中国药品价格管制制度是在不断探索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几经变迁,先后经历了全面管制阶段、逐步开放管制阶段、管制探索阶段、价格系统管制阶段。2000年国家计委发布《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药品政府定价办法》和《定价药品目录》等规范文件,奠定了中国药品价格管制基本框架,对药品价格的管制趋于严格和系统化,其中包括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

对药品价格管控的直接效应便是药品的价格水平,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但时至今日,效果甚微。我国公民大多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范畴之内。而三大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和各地方的自定药品目录中,几乎所有药品价格都由政府把关。价格管理部门对药品市场的干预和影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现实情况中,药品价格构成不合理,生产环节成本在整体价格中占比很小,更多的费用体现在了流通环节,甚至催生了医药贿赂以及贪污腐败;医院普遍存在高额药品回扣、超额药品加成等利益驱动情况;集中招标采购效果不明显,药品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等问题饱受诟病。

药品的价格由定价成本、规定利润和税金三部分构成,如果仅靠政府来定价,很难全面地考虑到药品成本、企业费用、利润额和患者购买价格的合理性等因素,而如果仅靠政府来调整价格,一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一方面又要考虑社会压力,因此也很难准确的反映市场规律。在市场经济下,药品作为商品的一种,价格和供需都会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同时它还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仅缺乏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也受到诸多约束条件的影响,因此不可能依靠一味的政府包揽管控定制或者一味的完全市场竞争来达到均衡。所以,如何真正把药品价格既置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又不失控于政府的管制,既防止垄断、产生竞争,又维护竞争秩序,是对于医药改革制度很重要的思考和探索。

2013年9月30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举行上线运行仪式

今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这意味着,我国将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今后,药品实际交易价格将由市场主导。在很多人看来,这次改革的实现借力于一场反腐风暴。

2014年8月24日前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外出回京时,刚下飞机便被带走调查。此后不到40天的时间里,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接替曹长庆的新司长刘振秋,以及两位副司长周望军、李才华先后被带走。5人中,至少4人与医药价格有关。其中,曹长庆执掌价格司7年,主导过药价调整;郭剑英曾任医药处处长;刘振秋和周望军均在担任副司长期间,分管过医药价格。直到2014年11月,国家总理李克强正式进行对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的部署。

除了价格主管部门之外,另一个对药价产生直接影响的部门是卫计委系统。2000年开启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初衷是通过政府统一采购,控制并降低药品进入医院的价格,防止药企和医院之间通过商业贿赂,抬高药价。一种药品只有先在卫计委中标,才能进入医院的采购名单。药品招标采购主体从一开始的医院本身,逐步发展出第三方的药品招标代理机构,最后演变为各地卫计委统一进行药品招标。但自此模式施行以来,人们发现很多地方的药品中标价格不降反升,甚至高于市场批发价格。原因就是这种信息不对称、机制不健全、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模式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政府部门参与到利益分配中,而不是真正有效降低价格,减少贿赂。

正如中国产权市场发展的经验,既做运动员,又充当裁判员的交易模式不仅不能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也不能有效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运营,更无法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更多地发现价格和合作方的目的。通过对产权市场二十多年来成功经验的借鉴和市场“三公”阳光交易平台的借鉴,2013年9月30日,备受关注的重要民生工程——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广州市时代广场举行了揭牌仪式,宣告广东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从广东省出发,药品招标采购模式将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新模式”转变。

2013年9月,广东省卫生厅联合九部委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广东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交易办法(试行)》,为改革和完善广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低价药品及临床必须且采购困难品种由医疗机构自行遴选品规和生产企业,在物价部门制定的入市价之下,由交易双方通过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进行议价,从而实现网上交易。中心是广东省唯一的既独立于医疗机构和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又独立于政府部门的第三方药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中心的上线运行正是作为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落实广东省药品交易的新办法,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降低药品费用,发挥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的联动作用。

中心议价基本流程是,对生产企业发起议价邀约,发送包含品规、数量、价格、采购期限等需求后,生产企业按照医疗机构发起的议价要约可以选择接受、议价回复或拒绝。此邀约在受邀约人承诺之前可撤回或更改,一经承诺即不得撤销。医疗机构可以组成联合体统一议价,同一生产企业、同一挂牌品种,交易双方可多次反复议价。议价成交的交易结果由交易机构报省价格主管部门核定最高临时零售价,并通过交易平台公布交易结果,接受社会各方监督。议价交易结果包括医疗机构、生产厂家、品规剂型、交易价格、采购数量等信息。交易各方需严格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和广东省有关药品交易办法的要求,在线签订药品电子交易合同。

2013年12月6日,广东省第一批基本药物(以下简称“基药”)网上交易工作正式启动低价药品及临床必须且采购困难品种上线议价交易,截至12月10日,2513家医疗机构、1566家生产企业、841家经营企业报名参加;12117个提交的产品中参加议价的为1962个。2014年1月24日,中心第一轮基药竞价品种报价工作正式启动,参与竞价医药生产企业的户数、在线人数等信息在中心交易大厅屏幕上实时显示,中心不仅对企业报价采取了双重加密等严格的保密措施,广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改革工作专责小组十个成员单位还分别派人员到场全程监督竞价过程,报价结束后,中心对报价结果进行解密,药品交易系统自动进行竞价综合分计算,当晚19:30在中心网站和交易系统上公布综合得分结果和报价情况。竞价结果显示,首次报名参与竞价交易报量采购的2188家医疗机构共挂牌竞价产品5209个,1197家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当天报价;当天参与报价的产品中成交品种1893个,成交总金额34.6685亿,与广东现行采购价相比,平均降价率为9.87%,第一轮基药竞价取得圆满成功。

中心从2014年2月17日启动广东省非基药医保目录品种(以下简称“非基药”)报名,2015年2月完成首次非基药竞价,1248家生产企业参加,最终成交的生产企业1068家涉及药品2671个,成交金额达92.22亿元,与广东现行采购价相比下降5.98%,相当于节约采购资金约5.87亿元。非基药竞价交易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心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5年2月,中心共成功开展了12次基药竞价交易、1次非基药竞价交易,非基药竞价成交金额92.22亿元;12次基药竞价成交金额237.33亿元,基药竞价交易平均降价率9.54%,相当于节约采购资金约25.02亿元;低价药等议价成交金额14.66亿元;平台药品成交总金额为344.21亿元。

广东药品交易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在硬件建设方面,中心实现万兆核心业务网络、支持三网冗余线路的百兆互联网光纤专线,小型机、刀片服务器、海量存储和磁带机等数据中心系统和灾备系统、立体式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视频监控办公区域全覆盖等预定目标。中心通过光纤专线对接广东省物价局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下的数据交互机制;通过双向镜像数据库实现海量价格数据的双向传输以及计算机自动化处理,从而保证药品电子交易的系统化、自动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操作执行。

在软件建设方面,中心协同广东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和广东医药价格协会面向全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广东省各级医疗机构开设“广东药品交易规则培训班”;为方便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完成交易报名和会员注册工作,中心在网站上提供操作视频和演示PPT供报名单位下载学习,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在线客服,同时还开设了400免费咨询电话;为做好交易结算准备工作,中心针对在线支付、在线融资等问题向各类医疗机构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走访调查,调研分析,目前已有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九家银行进驻中心,受理医疗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开户业务,更好地完善药品交易“在线支付、在线融资”功能;为方便客户办理业务,交易大厅设有排队叫号机、办理流程、会员注册指南等业务指引牌,并安排专人指引客户办理业务。根据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不同,中心还设立了业务咨询、系统咨询、结算咨询、资料接收等共17个窗口,并为生产企业提供现场递交资料的同时办理CA证书的服务,凭CA证书在报名系统进行产品报名。

中心可为全国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和全省医疗机构提供各类医药用品“在线竞价、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融资、在线监管”5个核心功能,致力于实现药品采购“阳光、便捷、降本、共赢”4大发展目标。“五个在线”核心功能的发挥,将实现药品交易全流程的电子管理和监控,将药品交易从一年一度招标甚至多年一度的招标模式,转变为天天交易、月月竞价的新模式,既从源头上实现了政府有效监管,又维护了市场充分竞争,让药品交易回归市场本质,体现了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的市场主体特点;既构建了适应市场需求与公益性要求的药品交易诚信体系,又构建了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良性互动的“生态链”,充分保障了各相关方的利益;既建立起了健康可持续的医药生态发展环境,又达到降低药品总成本、降低药价、不增加政府负担、不增加患者负担、促进廉政建设等多方共赢的效果。

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作为中心的母公司,已经拥有南方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东省股权托管中心、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佛山南方产权交易所、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和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所(筹)等9个子平台,今后,一要把药品交易大平台尽快做得更完备、效益更高。通过树立信誉、强化监管、拓展业务,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达到惠民、利企、保廉的目的;二要抓紧推进其他要素市场交易平台的建设。树立抢占先机意识,在做大做强已有平台的基础上,对于条件已经成熟的要素交易品种,要成熟一种推出一种。积极创新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新业态提升各类要素交易平台的市场发动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以超前的眼光制订人才队伍的战略规划;三要为广东省市场化改革多作贡献。充分发挥交易平台高效优化配置要素资源的“网顶”作用,通过体制改革创新、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整合各类交易平台资源,不断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既做强企业自身的信誉、功能、技术和人才,又促进广东省进一步完善源头防腐的体制机制。■

猜你喜欢

竞价医疗机构广东省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管道天然气竞价交易引发的思考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碰撞:恶意竞价与隐孕求职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