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防四物汤联合抗生素治疗产后外感发热疗效观察

2015-02-07李明亮梁登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6期
关键词:四物汤外感体温

李明亮,梁登辉

(1. 河北省涿鹿县妇幼保健院,河北 涿鹿 075600;2.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荆防四物汤联合抗生素治疗产后外感发热疗效观察

李明亮1,梁登辉2

(1. 河北省涿鹿县妇幼保健院,河北 涿鹿 075600;2.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 观察荆防四物汤联合抗生素治疗产后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产后外感发热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治疗组采用荆防四物汤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抗生素治疗。2组均以治疗3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别于治疗24h、48h、72h后观察体温以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荆防四物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外感型产后发热有明显优势,效果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产后发热;外感型;荆防四物汤

产后发热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高热寒战,并伴有明显症状者,西医称之为“产褥热”[1],临床主要以中度发热为主,是妇产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也是孕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但产后1~2d内,有轻微发热而不兼有其他明显症状,且能在短时间内自退的,属正常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妇女产后阴血骤虚,营卫暂时失于调和所导致。若产后3~4d,出现低热,乳汁不行或下之甚少,乳房胀硬,俗称“蒸乳”[2],一般乳汁通畅后,热势会自退,无需特殊治疗。产后发热的病因复杂多样,中医认为主要责之于伤食、外感、瘀血、血虚、蒸乳等原因,正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产后发热非止一端,如食欲太过,胸满呕吐恶食者,则为伤食发热;若早起劳动,感受风寒,则为外伤发热;若恶露不去,瘀血停留,则为瘀血发热;若去血过多,阴血不多,则为血虚发热。亦有因产时伤力劳乏之发热者,三日蒸乳发热者。”西医认为产后发热病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细菌毒力和细菌数量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造成病原体侵入生殖道而发生

感染[3]。目前仍有部分产后发热现代医学不能明确诊断病因,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也不够理想。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荆防四物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外感型产后发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涿鹿县妇幼保健院及河北省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住院的明确诊断为产后外感发热的产妇68例,所有患者符合外感产后发热的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①产后1~2d内恶寒发热,发热在37.5℃(腋下体温)以上,发热病程1~2d;②头痛、肢体酸痛、无汗或少汗;③咳嗽、鼻塞流涕、喷嚏、咽痒;④恶露正常;⑤舌苔薄白,脉浮紧;⑥咽部稍红,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伤口无红肿、渗血以及渗液,白细胞计数(WBC)偏高,血浆培养未见异常细菌生长,B超检查宫腔内无残留,胸片未见明显异常;⑦子宫分泌物涂片未见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菌种;⑧无抗生素过敏史。其中①④⑤⑥⑦⑧项必须具备,②和③至少具备1项。排除标准:产道感染发热;乳腺炎引起的发热;由其他基础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产褥中暑发热;产后小便淋痛发热。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其中顺产33例,剖宫产20例,会阴侧切分娩1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年龄(26.5±1.7)岁,体温(38.7±1.1)℃,白细胞计数(15.9±1.0)×109L-1,发热病程1~2d;对照组34例,年龄(27.5±1.2)岁,体温(38.9±1.2)℃,白细胞计数(16.1±0.8)×109L-1,发热病程1~2d。2组患者在年龄、体温、病程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荆防四物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给予氨苄青霉素静点(青霉素皮试为阴性),剂量为100~200mg/(kg·d),1次/d。荆防四物汤组方:荆芥20g、防风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5g、地黄15g,咳甚痰多者酌加杏仁、前胡以宣肺化痰止咳,气短乏力比较明显者加党参、黄芪以益气扶正解表。上方1剂/d,共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饭后口服。对照组仅单纯给予氨苄青霉素静点(青霉素皮试为阴性),剂量100~200mg/(kg·d),分2次给药,连用3d体温仍然不降或继续升高者改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无头孢菌素类过敏史)1. 5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点。因其能随乳汁排泄,治疗期间禁止母乳。同时采用酒精擦洗、冰枕等物理降温方法。2组患者全部卧床休息。均治疗3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24h、48h、72h后抽取2组患者的静脉血,检测各组产妇的血清WBC水平,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说明进行。并分别采集2组患者在治疗24h、48h、72h时的体温。

1.4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相关标准评价疗效。痊愈:治疗3d以内体温正常,感冒症状消失,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治疗3d以内体温下降,感冒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好转;无效:治疗3d以内体温未下降或上升,主要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病情恶化。

2 结 果

2.1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221,P=0.04)。

2.2体温比较 2组治疗24h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体温均显著下降,均低于治疗24h时的体温,且治疗组体温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各时点体温比较,℃)

注:①与24 h比较,P<0.05。

2.3WBC比较 治疗24 h后,2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WBC水平显著下降,均显著低于24 h(P<0.05),且治疗组WBC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各时间WBC水平比较

注:①与24 h比较,P<0.05。

2.4不良反应 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产后发热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分娩24 h后体温达到或是超过38 ℃且持续不降,或分娩24 h~10 d内,24 h有2次达到或是超过38 ℃,表现为寒战高热,或发热恶寒,或低热缠绵,或乍寒乍热,并伴有咳嗽,咳痰头痛,双乳稍胀等[5]。其病因比较复杂,西医认为其主要见于感染或是非感染性疾病,因为分娩破坏或是降低了妇女生殖道的防御和自净系统,增加了病原体侵及生殖道的概率,故易于发生感染或是发热,认为产后发热以产褥感染为主。在治疗上,西医以明确诊断为主,因产后发热病因复杂故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中医认为产后发热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如《景岳全书》中云:“产后发热,有风寒外感为发热者;有邪火内盛而热者;有水亏阴虚而热者;有因产劳倦、虚烦而热者;有去血过多,头晕闷乱烦热者。”中医认为产后发热主要由于产后气血骤虚、瘀血未尽、气血不畅、外邪入侵,导致机体出现发热、恶寒等症状[6],并通过辨证将产后发热分为感染邪毒型、血瘀型、血虚型、外感型[7]。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复杂,证型也多相互交杂,多虚实夹杂,故临床诊疗要注重辨证论治。对于外感型产后发热多责之于生产时的创伤和出血,以及过度疲劳等,气血亏耗,导致卫阳不固,营卫不和,感染外邪后正邪交争而寒战发热。

关于产后发热的描述最早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如何?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阐述了通过脉象、症状判断产后发热的转归及预后。中医认为妇人以血为本,产后“多虚多瘀”,故在治疗妇人产后发热的同时要注意顾护阴血,以期达到治病而不伤正的效果[8],主张用药时勿攻伐、寒凉、发散太过。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中指出:“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能不犯三禁,则荣卫自和而寒热止矣。”对于本研究的证型,外感型产后发热,《医宗金鉴·卷之二十》指出:“产后荣卫具虚,腠理不密,若冒风发热者,其脉浮,或自汗”。《妇人大全良方》云:“凡产后发热,头痛身痛,不可便作感冒治之。”所以外感型产后发热是由于腠理不固,卫阳亏虚,营卫失和所致,虽有热、有感冒症状但在治疗的时候不可用汗、下、利的方法,以防气随津泻,气津两伤,使气血更虚。但同时在邪实的情况下,不要因为顾虑产妇体虚从而忽略祛邪的重要性,因为邪祛才能正安,或邪祛之后再扶正,否则易生滞邪之弊,甚至内陷生变[5]。《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认为“产后多虚固是,但卫外之阳不固,最易感邪里传,由虚转实,若专持产后诸虚不足,而不分寒热皆头温补滋腻之剂,则无异于闭门留寇,使邪无出路,以致变生他证”。程钟龄曾指出:“凡产后用药,不宜轻投凉剂,又不宜过于辛热。产后气血空虚,用凉剂恐生脏寒,然桂、附、干姜辛热,若脏腑恶寒,何以消受?理用平和调治,方为合法。”故在治疗产后发热时选药要以平和之品为主。其又言:“若偏寒偏热之证,又需活方治之,不可谬制也。”所以临床治疗时刻谨记“无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产后病的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的理论,在辨证论治时要恰当处理祛邪与扶正之间的辨证关系,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外感产后发热的患者属于本虚邪实,故给予出自《医宗金鉴》的荆防四物汤治疗。因为产后妇人元气虚弱,百脉空虚,卫阳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方中荆芥辛,微温能祛风解表,为发散风寒药中最为平和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9];防风辛,甘,微温,能祛风解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两药均味辛性微温,温而不燥,合用能够更好地祛风散寒解表。《景岳全书·妇人规》云:“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亦有“产后多虚说”。故治疗时切忌妄用或过用解表发汗之品。故祛风解表药中又配伍四物汤,四物汤由四味药物组成,其中熟地味甘性微温,能滋阴养血填精益髓,为养血补虚的要药;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是补血圣药,补血养血同时亦能活血;白芍味苦、酸性微寒,能养血敛阴,和营养肝;川芎味辛性温,能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为血中气药,妇科圣药。四味药配伍补中有通,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妇女之圣药”,用治胎产等多种疾病。产后发热主要是因为营卫不和,荆防四物汤全方六味药合用共奏养血祛风、散寒解表之功,发中有补,散中有收,祛邪不伤正,补益而不恋邪,能调和营卫,故其热自退。中医认为无气血无以生,气虚不能生血,所以气虚症状明显者要加入黄芪、党参,以大补脾肺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气旺则血生。其次正确的产后调摄护理对促进产后发热的好转、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妇女产后应处于舒适安静的环境,且充分休息,保持患者室内通风良好,同时注意保暖,衣被适度,避免汗出当风[10],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以免出现交叉感染。尽量减少探视,尤其是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不宜进入病室探视产妇。产后发热的妇女尤应注意,体温过高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乐观心情,产妇体质偏虚,多脾气虚弱,产后勿盲目进补或过食肥甘厚腻甚至辛辣之品,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为主,多是蔬菜、水果,以帮助患者身体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组体温、白细胞值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荆防四物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外感型产后发热的效果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各理化指标下降水平更明显,而单纯抗生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总之,荆防四物汤联合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型产后发热有明显优势,效果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有助于产后身体的调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1] 乐杰. 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7

[2] 傅淑清. 中医妇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8

[3] 李敏,刘敏修.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40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3,8(19):101-103

[4] 劳建军,魏慧. 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产后发热[J]. 浙江中医杂志,2013,48(9):682

[5] 赵莉. 辨证治疗产后发热40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5):58-59

[6] 付丽,冯培民,黄小涛. 小柴胡汤合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产后发热1例[J]. 四川中医,2013,31(9):123-124

[7] 杨艺.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82例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713-714

[8] 苏小华,傅正英. 产后发热的辨证论治[J]. 天津中医药,2011,28(5):405-406

[9] 高学敏. 中药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9-61

[10] 朱银花. 产后发热的辩证与护理[J]. 河北中医,2004,26(1):62-6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6.020

R714.46

B

1008-8849(2015)26-2907-03

2014-12-15

猜你喜欢

四物汤外感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治疗卵巢囊肿56例
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