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兽用抗菌药物监管

2015-02-06项方陆红梅张建忠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兽用原料药抗菌药

项方,陆红梅,张建忠

(1.河北省昌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秦皇岛066600;2.河北省昌黎县畜牧发展局河北秦皇岛066600)

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兽用抗菌药物监管

项方1,陆红梅2,张建忠2

(1.河北省昌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秦皇岛066600;2.河北省昌黎县畜牧发展局河北秦皇岛0666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动物产品的消费已从单一的量的需求转变为品质和安全的需求。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拓展监管和服务职能,除了用最严格的监管打击违法行为外,还全面倡导开展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源普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提前找到安全风险,提早防范,实现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

近几年,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添加问题打击和防范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山东“速生鸡”、河南海润假兽药、江西海联假兽药等事件,再一次暴露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严峻形势,这些事件直指抗生素滥用、滥加等问题,说明抗菌药物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

1 兽用抗菌药物审批和生产情况

1.1 兽用抗菌药物审批情况

兽用抗菌药物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目前,农业部批准用于动物的抗菌原料药品种约80余个,制剂产品约150余个,允许添加到饲料中使用的药物添加剂品种有20余个。

1.2 兽用抗菌药物生产情况

在兽药行业中,兽用抗菌药物在产销量、进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比例比较大[1]。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兽药生产企业1 791家,其中化学药品生产企业1 716家,均可生产抗菌药物。根据农业部《2012年度兽药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全国兽用原料药产量5.82万t,其中抗微生物药(抗菌药)5.25万t,占90.2%;原料药销售额100.17亿元,其中抗微生物药(抗菌药)87.64亿元,占87.5%;原料出口额23.75亿元,抗微生物药(抗菌药)20.4亿元,占85.89%,出口额在5 000万以上的抗菌药原料药有: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硫氰酸红霉素、硫酸大观霉素、硫酸粘菌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土霉素等8种产品。

从2012年国内兽用抗菌药原料药及各剂型制剂销售情况看,排在前四位的是,氟苯尼考销售额24.33亿元,硫酸粘菌素12.17亿元,盐酸多西环素9.89亿元,恩诺沙星6.02亿元。

综上所述,兽用抗菌药物在我国兽药乃至国际市场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2 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分析

2.1 不合理、低水平养殖模式造成过度用药

目前,我国养殖业虽然规模养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高密度饲养的小型规模场和家庭散养户比例仍然较高。高密度饲养易引起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加上没有专业兽医人员的管理,养殖单元消毒、畜禽粪污治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缺乏,加大了畜禽染病几率。

为了减少饲养管理水平低带来的疫病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养殖者往往通过最简单的购买和大量、长期使用抗菌药来维持畜禽的生产需要,造成抗菌药物残留风险。同时,过量使用抗菌药,造成养殖环境中耐药菌的形成,又加剧了抗菌药的使用,形成了恶性循环。

2.2 缺乏养殖和兽医兽药技术知识造成过度用药

从事养殖的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只有初中乃至小学文化,没有或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和兽医知识,不懂得合理安全用药的方法,不清楚抗菌药残留的危害,用药盲目追求量大、品种多、持续时间长[2]。同时,对国家法律法规不清楚,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明白,只重视动物生产的经济产出,对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较低。

2.3 落后的动物疾病诊疗服务导致过度用药

2.3.1 执业兽医人员缺乏我国的动物诊疗行业正在发展壮大中,目前大量的执业兽医主要集中在宠物诊疗行业,而对于养殖环节的大量食品动物诊疗服务,执业兽医凤毛麟角,据农业部执业兽医管理办公室了解,很多县级行政区域从事食品动物诊疗的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为零。

2.3.2 动物疫病的复杂性使得诊断难度加大由于饲养环境差、管理水平低、防疫意识差等原因,养殖环节动物疫病很复杂,诊断单一疾病变成了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很难正确判断动物疾病、疫病发生、发展趋势,对症、对因用药困难。

2.3.3 兽药生产、经营者在兽药销售中提供了诊疗服务兽药生产经营者以多卖药为目的,为养殖者诊断动物疾病,指导养殖者长期大量的用药,特别是多用利润高的抗菌药。

2.4 法律意识淡漠,违法违规用药行为导致滥用药

2.4.1 不遵守休药期规定,长期用药休药期的长短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率和残留量有关,而且与动物种类、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3]。国家对有些兽药特别是药物饲料添加剂都规定了休药期,但是部分养殖户(场)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休药期执行,长期连续不断使用抗菌药。养殖者心中:一天不用药(抗菌药),晚上睡不着觉。

2.4.2 直接使用原料药《兽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明文规定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物,但是,养殖户甚至某些大型养殖场为了减少用药成本,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仍然置法规而不顾,给畜禽直接饲喂抗菌药物原料药。

将药物用于临床使用时,必须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剂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使用与保存等。可以说,原料药通过制剂工艺被制备成制剂,制剂工艺和原料药为药效的发挥分别贡献了50%的作用,如果单独使用原料药,无疑只是发挥了一半的药效,因此使用原料药不但不能很好地控制疾病,反而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此外,养殖户受专业知识和条件所限,无法掌握原料药剂量、药物混合不均匀、或难以辨别掺假原料药,导致用药剂量越用越大,致使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

2.4.3 人药兽用《兽药管理条例》明令禁止人药兽用

[2]。在生产中,由于兽药抗生素的品种较少,或人们担心兽药的质量,往往使用医用药物。对肉鸡养殖户使用抗生素、激素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土霉素的添加率达到l00%,在使用土霉素的同时,80%的饲养户同时使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而这些药物均是人类用药。同时,我国许多兽药生产企业具备模仿生产高端抗生素的能力,使得兽用抗生素的更新几乎与人类临床用抗生素同步。因此,在现代宠物的临床治疗、鸡、猪的饲养中,使用人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品种涉及到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各种抗生素。

2.5 与菌药使用相关的其他环节存在的问题

2.5.1 兽药生产企业非法添加问题由于兽药行业特点和历史形成的原因,我国兽药厂家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兽药市场仍处于相对混乱状态。为了赢得市场,赚取经济利益,部分企业对兽药产品进行了“挂羊头卖狗肉”的违法活动,往批准的兽药产品中非法添加其他兽药成分或是人药成分,将兽药制备成看似疗效显著,实则后患无穷的“大复方”兽药,在标注上常常夸大适应症范围的“万能兽药”,如“高热混感康”等。非法添加情形主要表现为:①非法添加允许使用的抗菌药物并非法超量添加;②非法添加禁用物质或是人用抗菌药等强效成分;③非法添加多种抗菌药物或是任意混合添加,甚至添加生物制品成分。

2.5.2 饲料生产环节非法使用抗菌药问题饲料生产企业在面临行业竞争和用户需求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饲料的治疗效果,违法违规使用兽药。①滥用药物饲料添加剂,表现为增加使用剂量并不按剂量标注,一味追求料、药一体效果,非法添加多个品种,擅自改变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对象。②违规使用非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兽药产品,表现为非法添加《允许添加目录》外的其他兽药产品,比如治疗性的抗菌药。③违规使用抗菌药原料药和抗生素废渣等问题。

2.5.3 层兽药使用监管体系薄弱问题2005年国务院兽医体制改革,农业部积极推行了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队伍,但专门从事兽药监督执法的内设机构、明确的专职人员的很少,乡镇兽医站人员作为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人员,不再赋予兽药监管职责,基层兽药监管力量更加薄弱。

同时,现有的基层兽药监督执法人员基本素质较低,由于兽药商品的特殊性和技术含量较高等原因,执法人员对兽药管理法规体系不熟悉,对兽药质量标准体系不清楚,对兽药监督执法技术不掌握,使得很多违法违规行为无法发现、无力处理处罚。

3 有效解决抗菌药物滥用问题的对策建议

抗菌药物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抗菌药物非法添加、滥用等问题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兽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不能依靠外援,还是应该植根于兽药行业自身,从兽药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督管理出发,因地制宜找出对策和办法,落实好政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行业发展,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

3.1 加强兽药科技创新,提升抗菌药生产技术水平

各级政府应从政策上和资金上,鼓励并支持一批求真务实、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兽药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提升兽药的科技含量,使我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兽药研发能力,全面提升兽药产品研发能力和制剂工艺研究能力,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兽药质量水平。通过技术和产品升级提高兽药行业准入门槛,净化兽药行业;通过市场良性竞争,规范兽药行业。只有这样,才能从生产环节,从抗菌药的源头进行控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问题。

3.2 完善兽药质量标准体系,保证抗菌药质量

兽药质量标准体现着兽药技术水平,只有先进的质量标准才能打造优质的兽药产品。因此非常有必要尽快解决我国兽药典人药化的态势、解决国内企业使用和执行进口兽药质量标准的问题,促进中国兽药质量标准与进口兽药质量标准接轨,带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3.3 支持中兽药产业发展,减少抗菌药使用

中兽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应当加以支持,鼓励产业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将中兽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研究出台振兴中兽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中兽药提取技术创新和改造,把中兽药做成“花钱少,疗效好”的民族产业,实施养殖环节中兽药使用财政补贴制度,减少抗生素等兽药的使用[4]。

3.4 加快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减少抗菌药使用

提高养殖水平,大力促进养殖业从散养到规模化养殖饲养方式转变,注重养殖场饲料营养的改善,倡导饲料营养是最好的保健产品的理念,努力提高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

实践表明,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文明的重要举措[4]。中央和地方应继续加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和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快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动物福利的视角关注动物健康,从源头减少兽药使用。

3.5 加强养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能力

生物安全体系,是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兽医专家学者和动物养殖企业,经过数十年科学研究和对生产实践经验不断总结,提出的最优化全面的畜牧生产和动物疫病防冶系统工程,重点强调环境因素在保证动物健康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5]。提倡预防重于治疗,转变养殖户观念,指导使用由疫苗、消毒剂和预防性药物组成的程序性生物安全方案防控动物疫病,确保养殖场生物安全。

3.6 加强兽药监督执法,有效打击抗菌药违法行为

加强对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以及饲料生产的监管,建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通过源头倒逼机制,发现一起“有抗”动物产品,一追到底,溯源至兽药使用、经营和生产主体,并实施严厉打击,有效杜绝兽用抗菌药生产非法添加、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发生。

3.7 加快基层兽医队伍建设,提高养殖用药指导能力

重视基层兽医队伍建设,特别是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等兽医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在养殖环节切实建立起一支懂技术、爱岗敬业等高效服务队伍,努力确保动物养殖用药安全。

3.8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用药能力

要加强养殖者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让其认识到抗菌药物使用的重要意义,教会养殖者如何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导建立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同时,大力宣传违法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严重性,明确养殖者第一责任人的主体地位,严厉查处使用原料药、人用抗菌药物等违规行为,切实提高养殖环节安全用药意识和用药能力。█ (编辑:李雨慈)

[1] 赵洪山.山东省兽用抗菌药物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兽药杂志,2012,05:48-50.

[2] 李振,王云建.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09,07:55-57.

[3] 史兰琴.兽药残留及其危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250-251.

[4] 向朝阳,冯华兵,林湛椰.注重五个统筹破解两大难题--涧南庄村调研的五点启示[J].中国动物检疫,2013,11:1-2.

[5] 郭昭林,孙广力,孙刚,杨本,李书华.建立动物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试验研究[C].江苏苏州:2003.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1.016

猜你喜欢

兽用原料药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兽用生物制品销售增值税将降至3%
※市场动态
气相色谱法测定亚叶酸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
皮肤科原料药等供应消息
皮肤科原料药等供应消息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 将予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