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2015-02-06沈郑燮

红土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宁化苏区老区

沈郑燮

“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沈郑燮

“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这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回到了曾经工作生活17年半的福建考察工作。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事关福建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农业、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当年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了他对老区人民、贫困群众的深情厚意,充分体现了他对福建工作、老区扶贫的高度重视、极大关心和巨大支持,也为我们进一步打好扶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

“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这掷地有声的深情话语,引发笔者强烈的共鸣。去年12月下旬,有机会来到原中央苏区县、中央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的宁化县,深为红色资源而感染。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率部途经宁化时,写下了光辉词章《如梦令·元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总人口13万人中有1.37万参加了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红军每前进10公里,就有约3名宁化籍战士永远地倒下。长征结束后,到达陕北的幸存者仅58人······宁化儿女用生命和鲜血,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悲壮而光辉的历史篇章。

宁化还是福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贫困人口仍占总人口的10%以上,其中因病、因残、缺劳力占50%。为了让这一部分人尽快摆脱贫困,宁化县委、县政府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在精准扶贫工作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创新“348”精准扶贫机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14年全县实现脱贫1778户、5513人,减贫幅度达24.2%。2014年11月12日,省委、省政府在宁化县召开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广了“宁化经验”。

苏区老区怎样实现“弱鸟先飞”?《摆脱贫困》一书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论述。习总书记这回来闽再度强调:“在宁德工作时我就思考,贫困地区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

“宁化经验”再次佐证了这一点,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推动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下,探索建立了“348”精准扶贫机制:即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三步工作法”,精准分析致贫原因的“四因四缺分类法”,精准帮扶的“八种模式”,总结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精准扶贫经验,得到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

福建全省85个县(市、区)中70个是老区县(市、区),其中原中央苏区县(市、区)41个。“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斩钉截铁,毫不含糊。只有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是苏区老区县)的扶贫对象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之日,才是福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为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牢记责任,不辱使命,积极作为,在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上献智出力,不辜负“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的时代重托!

(作者单位:福建省政协办公厅)

猜你喜欢

宁化苏区老区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宁化府
苏区人家
宁化府:坚守酿醋初心 引领山西醋老大
老区在努力奔跑
苏区创业致富人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毛泽东在宁化的四天三夜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