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2015-02-06殷雪静

兵团工运 2015年12期
关键词:驻港团场援疆

□ 殷雪静

“你知道吗?你就是我生命星空中的那颗用爱点亮方向的启明星。”女儿温柔地发问,“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是什么?为什么你陪在我身边的时间总是这么少!”

田百春在内心轻声作答:“是你,我至爱的女儿。如果有下辈子,我最不应该错过的,是我离开时你8岁,而回来时你已是18岁的花样年华!”总是发出爽朗笑声的七尺男儿,趁女儿不在时,流下温柔而歉疚的眼泪。

一个父亲的回答,让人们的思绪穿越时空,一幕幕画面涌现眼前——

13年前,接受驻港任务,田百春就职于香港中联办。每每深夜回到宿舍,在人口密集的港岛北部,有轨电车驶过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透过窗户清晰地传入耳际,仿佛是擦着头顶掠过似的。凌晨三四时,田百春依然在赶写材料。在这个高强度的工作岗位上,他坚守了10年。

2011年初夏,田百春刚刚完成10年驻港任务风尘仆仆回到北京不久,得知单位有援疆名额,他便第一个报了名。

“10年驻港,还要再去援疆?”求是杂志社领导阻拦他说,“离家10年刚刚回来,你已经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再去援疆家人能同意吗?还是别去了。”

他低声说,“这么多年不在家,她们母女已经习惯了,这次援疆,相信她们会理解和支持的。”

妻子得知他要去援疆的消息后嗔怪道:“你驻港10年来,为了支持你的工作,家里的大事小事从来没让你操过心,好不容易把你盼回来,才几天就又要走,况且明年女儿就要高考了,这么关键的时期,你就不能不去吗?”

他温柔地恳求说:“错过这一轮援疆,还要再等3年,况且,下一轮援疆社里有没有名额还不一定,我一直有个愿望,想到新疆去看看,趁还年轻,就让我去吧。”

他的再三坚持,最终赢得单位领导和家人的支持。2011年8月,如愿以偿地来到新疆,来到兵团,被分配到兵团日报社任副总编辑。

为了尽快熟悉和了解兵团,他从同事那里借来厚厚一摞关于兵团的书籍。白天的编务工作非常忙碌,晚上他就加班加点地看资料,研究兵团历史和文化,看书常常到凌晨三四点。

2012年,腊月的北疆格外寒冷,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他来到九师、十师边境团场进行采访,漫天飞舞的大雪,刺骨的寒风,对他这个长期在南方工作和生活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他每天在边境线上奔波300多公里,饿了啃几块馕,渴了喝几口瓶装水,每到之处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向你们学习来了,你们是最辛苦的人,感谢你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

从繁华锦簇的香港,到地处偏远的新疆,田百春奔波的脚步不曾停留。上哨所、爬灯塔、下连队、入家庭……与职工面对面、心贴心地亲切交谈,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他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兵团5个师和所属边境团场采访、调研。发表作品超过2万字。

夜深了,他房间的灯依然亮着,他要整理白天记录的密密麻麻的采访笔记,那群可敬可爱的兵团战士的笑脸就像过电影一样不断地浮现在他的眼前,让他难以入睡。

在边境团场采访时,他一直感冒咳嗽,同事们劝他说:“这里太冷了,等天气暖和了再来,早点回乌鲁木齐看看病吧。”他说:“新疆气候干燥,有点咳嗽是正常的,小毛病,不碍事。”

春节前的一天,他的感冒突然加重了。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再三催促下,他被紧急送往北京医院。不久,从医院传来了令人痛心的消息,田百春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那年2月中旬的一个周六,同在兵团日报社挂职的援疆干部江日辉来北京探望他。只见阳光透进窗户,暖暖地照射在田百春和他爱人的身上,两人亲密地站在窗边,轻声交谈。长久的分离,让人不忍心打扰他们。转身见到同事,他的话题又回到工作。

“田副总编辑,你快回来看看,《兵团日报》已扩成8版,内容更丰富了,版式更活泼了!”同事们在电话中回答他难以了却的牵挂。

田百春乐了:“我把你们捐给我的钱,又添了2万元,用来买相机和录音笔了,送给记者部的同志们吧,他们比现在的我更能发挥作用!”

然而,意外总是突然而至,2013年2月12日,田百春报病危住进医院……

静静阅读田百春的文字,那颗炙热滚烫的心触手可摸——“我初到新疆是在23年前。我有幸与一位同事到西北出差。当年与我们一路同行的,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他们说什么,我们听不懂,但从其手势和眼神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友好和善良。那一刻,我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人们都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美。”

“我被组织选派到香港工作,一去就是10年。其间,新疆始终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田百春说:“重返新疆,家人和同志们不理解,为什么刚刚回家又要走?我说,新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是一片开发建设中的热土。当年我就有一个愿望,希望到那里工作几年,这是一个未圆之梦。”

2012年10月,经兵团工会申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田百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既是对他在兵团平凡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赞誉。

2013年3月21日凌晨5时,田百春带着未了的援疆梦,在病榻上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道路——我们不愿送别,只愿时间永远定格。

田百春,你是一座精神丰碑,以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永久地感召着我们的心灵,永远活在我们兵团人的心中。

猜你喜欢

驻港团场援疆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援疆的夜晚
义务劳动
驻港20年:岛屿之中,人心之上
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应加快探索
团场女人
团场的冬天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
新型团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