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咳嗽,用药莫入误区

2015-02-05陆基宗

科学生活 2015年1期
关键词:止咳药可待因感冒药

陆基宗

误区1:用药越高档,病就好得越快

父母为图快速止咳而给小儿服用中枢性(成瘾性)止咳药物(如可待因、吗啡及阿片或罂粟壳等成分),因长期服用后可导致成瘾性和生理依赖性,遗害无穷。

药理学认为中枢性止咳药包括可待因、阿片、吗啡和新药右美沙芬等,常用药物有联邦止咳露(含可待因)、复方甘草合剂(含阿片)等。

联邦止咳露主要成分为可待因(甲基吗啡)和麻黄碱等。可待因对呼吸中枢和神经中枢先兴奋、后抑制,大量服用先产生兴奋、快感、幻觉和晕眩,及心跳过速等不良反应,而后则头晕、困乏、嗜睡、精神紊乱等,长期饮用会导致成瘾,如同吸鸦片一样,对身体危害极大。

小儿服用复方甘草合剂,即使不过量,也会隐含多种危险。因内含阿片除能成瘾外,还能抑制大脑咳嗽中枢,从而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用量过大时,则抑制呼吸中枢(呼吸频率仅4~5次/分)。小儿对阿片的呼吸抑制作用特别敏感,服用过量时可引起口唇紫绀、呼吸减弱——阿片中毒反应,如不及时抢救,还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而昏迷,甚至可危及生命。

误区2:小咳嗽用“大药”

对轻微咳嗽,不必用止咳药。因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清除呼吸道异物的“防御性反应”。如盲目用药,许多药都有不小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于具有“稚嫩之体”的小儿。在治疗有痰咳嗽时,因止咳而易造成痰液堵塞气道,导致细菌感染,甚至肺炎和肺脓疡。

误区3:中药止咳疗效更好且无副作用

误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无副作用,也无针对性,任一中药可用于任何类型的咳嗽。在中医的理论中,咳嗽就有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之分,止咳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所以,中药也要辨证选药,“对症”下药,不要随意服用。如蛇胆类的止咳糖浆,由蛇胆汁、川贝母、杏仁水等配制而成,具有驱风镇咳、除痰散结之功效,性寒,适用于小儿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该药偏寒,由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切勿使用。又如消咳喘:药性偏热,不能用于小儿的发热咳嗽、痰黄带血等热症。

误区4:咳嗽必用抗生素

小儿咳嗽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两种,急性咳嗽大多由病毒引起,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疗效差,反而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且延误病情。

误区5:滥用激素药

许多家长误认为,激素能抗炎、抗过敏、退热、抗毒……激素是“万能药”。殊不知,咳嗽滥用激素不但无效,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误区6:小儿用成人药

药理学认为:感冒咳嗽药对小儿和成人有着严格的区别,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解毒排泄功能弱,易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及多种药源性疾病;而小儿专用感冒药毒性相对较低,危险相对较小。如成人感冒药中大多有麻黄碱等成分,其药理作用可缓解鼻塞的症状,并易引起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和神经过敏等毒性作用,且使冠脉、脑、肌肉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肾、脾等内脏和皮肤、黏膜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这对小儿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幼儿,故小儿忌用成人药。

小儿感冒咳嗽,一是要使用小儿专用药物(但市场上不多),二是家长不要凭经验给小儿用药,更不能直接将大人的感冒药掰一半给小儿服用。引起感冒咳嗽的原因很复杂,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误区7:盲目相信偏方

许多患者不堪折磨,很容易相信“偏方”、“秘方”,幻想几帖偏方就能出现奇迹,就能治愈咳嗽。

千万不可盲目相信民间偏方,即使某一“偏方”对某一咳嗽病人确实“有效”,但也不可能会对所有咳嗽者全部有效,千万不能推而广之。因所谓“偏方”是有偏向性的,况且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讲究气血阴阳,虚实二证,各人情况不一,绝对不能乱套用,比如某人生了肺炎,喝了碗鸡汤很快就好了(其实还有多种其他原因),即使如此,也不能把它当经验宣传:“凡是生了肺炎,喝鸡汤绝对能好。”这个道理也是不难理解的。

猜你喜欢

止咳药可待因感冒药
消化性溃疡慎用感冒药
为什么感冒药和退烧药不能一起服用
莫把止咳药水当水喝
痰多不宜吃止咳药
跟踪导练(3)
分清止咳药和祛痰药
如何选用止咳药
跟踪导练(三)2
可待因致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维c银翘片:感冒药变“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