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的现代听觉植入技术

2015-02-05南溪

科学生活 2015年1期
关键词:植入体助听器耳蜗

南溪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耳朵又何尝不是另一扇窗子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优美的旋律、天籁之音,都需要通过听觉系统来实现。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失聪,都是一件莫大的遗憾,好在医学技术飞快发展,听觉植入技术可以帮助耳聋患者进入有声世界。笔者有幸采访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时海波,请他给读者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临床上常用的现代听觉植入技术。

采访嘉宾:

时海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博导。2006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耳鼻咽喉科博士学位,2010年于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进修,2013年入选上海市卫计委“新百人计划”。擅长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复杂疾病的诊治,擅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耳畸形、面瘫、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美尼尔氏病等疾病的手术治疗,精于鼾症、头颈肿瘤、慢性鼻-鼻窦炎的综合治疗。

现任耳鼻咽喉科行政副主任、教研室主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审稿专家,《听力学与言语疾病杂志》、《中华耳科杂志》(英文版)编委,上海市声学会理事,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青年委员、上海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资助1项。

获2013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度首届上海医学会优秀耳鼻咽喉科医师奖。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下午

《科学生活》:请您帮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现代听觉植入技术与传统的体外佩戴的助听器有何不同。

时主任:从声源到大脑听觉感知的过程中,需要多层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中转听觉器官的参与,如鼓膜、听小骨、耳蜗和脑神经细胞等。由于先天畸形、感染、噪音、老化等诸多因素,单一或多个中转器官的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耳聋。多年来,聋病始终位居致残原因之首。伴随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的,往往是学习与工作中的诸多障碍,以及极易出现的日渐加重的自我封闭。像普通人那样,能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能够无障碍地与人交谈,是众多聋病患者的渴望与梦想。如何让聋病患者、尤其是重度或极重度聋病患者重获听觉一直是社会

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听觉植入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帮助了大量聋病患者实现了获得正常听觉的梦想。

不同于传统体外佩戴的助听器,听觉植入技术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人工听觉辅助设备。其原理如同心脏病患者植入起搏器、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体一样,该技术是通过更换或强化某处毁损的传音结构,帮助声音信号畅通无阻地传至大脑。如今,临床已经掌握了多项成熟的听觉植入技术,包括骨锚式助听器植入、振动声桥植入以及电子耳蜗植入。这些技术的使用,为满足日常言语交流、甚至是更为苛刻的欣赏音乐的要求提供了最大可能。

《科学生活》:骨锚式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这种技术适合哪种耳聋患者?

时主任:骨锚式助听器,简称BAHA,通过增强骨传导将外界的声音传入内耳,绕过了存在病变的外耳道或中耳,并且兼具声音放大的功能。BAI-1A包括三部分,分别为钛合金植入体、桥接装置和声音处理器。其中,钛合金植入体的大小近似一枚蚕豆,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与颅骨融合。手术部位通常在头颅侧面的发际之内,因而不会明显影响美观。通过桥接装置,声音处理器将被安装并固定于钛合金植入体。工作状态下,声音处理器感受外界的声源振动,并将振动通过钛合金植入体传入颅骨,最终诱发耳蜗形成听觉信号。

该技术早在1 996年就已获得美国FDA的临床应用批;隹,帮助了众多的慢性中耳炎、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以及佩戴传统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患者重建听觉。有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使用者均对所获得的听觉感到非常满意。并且表示,如果能够重新做出选择的话,依然选择接受植入。

《科学生活》:振动声桥这种植入装置有什么特点?它是移植到耳朵的哪个部位?适合哪些人群?

时主任:振动声桥是另外一种促进振动传入内耳的装置。在振动声桥技术中,植入体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中耳,并在近距离提供形成听觉所需的振动刺激。植入体是由一套精细的部件所集成,包括接受外来刺激的信号调制解调器,以及形成振动的漂浮质量传感器。虽然所使用传感器的大小近似一粒芝麻,但可以模拟的振动频率几乎涵盖正常入耳的听觉频谱,从而达到逼真的听觉感受。

与上述骨锚式助听器一样,在佩戴振动声桥时,会保持外耳道开放,不会产生耳道阻塞感,也没有啸叫,所以,给植入者带未了很高的舒适度。另外,听觉处理器隐藏在头发里,不会被别人察觉到。振动声桥植入技术已经临床应用十余年,适用于炎症、畸形等所致的中度到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传导性聋和混合性聋患者。尤其是对于声音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如音乐爱好者等,振动声桥技术可以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

《科学生活》:电子耳蜗适合什么样的耳聋患者?通过电子耳蜗听到的声音和普通人听到的声音一样吗?对于先天性重度耳聋的孩子,何时植入人工耳蜗更为合适?

时主任:对于重度和极重度聋病患者而言,由于没有多少残余听力可以利用,因此即使扩大刺激信号强度也难以恢复听觉。对于这类几乎或者已经全聋的患者而言,电子耳蜗植入技术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位于耳朵深部的耳蜗,其外形类似于蜗牛壳,是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关键部位。当耳蜗功能毁损的时候,通过植入电子耳蜗,替代完成声音信号的采集功能,并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从而使患者重获听觉。

由于电子耳蜗是利用人工合成的电刺激产生听觉,因此植入者听到的不是自然声,而是一种畸变的声音,类似于听机器人说话。在植入术后,患者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言语训练才能理解讲话。电子耳蜗的效果与残留听神经数量有关,也与体外携带的言语处理器的编码方案有关。目前,普遍使用多通道电极,能够传递多种频率信息,并选择性地刺激不同组的听神经纤维,从而传递更为丰富的声音信息。

此外,听觉中枢的发育状况也会影响植入效果。一般来说,儿童在2岁前后进入听觉中枢的高速发育阶段。如果在此时不能提供有效的声音信号的刺激,那么,听觉中枢则得不到有效发育。即使以后再给声音刺激,也会很大程度地降低效果。因此,对于儿童极重度聋患者而言,应尽早进行手术。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儿童植入病例资料表明,2岁以前接受电子耳蜗植入的聋儿,绝大部分能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接受正常的教育。

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成功开展,已让全球十余万全聋患者进入了美妙的有声世界。

猜你喜欢

植入体助听器耳蜗
人工耳蜗术后严重皮瓣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处治效果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关于助听器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机器学习在口腔植入体无损测量中的应用
3D 打印下颚骨植入体设计
我是奶奶的“助听器”
眼镜助听器
DR内听道像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的效果评估
豚鼠耳蜗Hensen细胞脂滴的性质与分布
基于Gammachirp耳蜗能量谱特征提取的音频指纹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