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必要性浅析

2015-02-02田晓丽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文教资料 2015年28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

田晓丽 潘 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微博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必要性浅析

田晓丽潘霞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微博已经成为当代许多大学生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一般在接触网络各种媒介的时候,会受到正负两方面影响。心智正处在成熟期的大学生常常易于受到各类负面信息的误导,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显得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有效获得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理性参与网络信息生成及传播的能力,以及适度应用网络各类娱乐服务功能等能力。

微博网络媒介素养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的网络时代。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平台,微博自从2007年引进中国以来,发展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2月3日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所显示的,截止到2014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突破6.49亿,其中微博用户数高达到2.49亿,网民使用率更是居高不下,为38.4%。调查同样显示,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记录生活、抒发情绪、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般认为,网络媒介素养是由传统的媒介素养概念发展而来的,不仅包含网民在技术层面上对于网络媒介信息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强调网民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等。网络媒介素养作为一种使用网络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在微博时代就显得更加重要。

大学生是中国现有网民中比例最高、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微博时代,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受传者,而是以信息传播主体的角色定位站在了时代前沿。微博在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显得有些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显得迫在眉睫,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有效获得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环境背景下,受市场利益的驱使,网络媒体发展日益市场化、商品化。与时代发展同步,微博媒体的运作同样如此。由于微博用户可以不经任何审核,随时随地发布、转发各种信息,因此就使得微博内容显得十分庞杂,并且易受网络垃圾困扰。微博上所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仅有价值珍贵、短小精悍的有用信息,而且充斥着大量因缺乏精工细致而流于肤浅的信息,在信息的审查、发布还存在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一些不良信息并不罕见。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技巧获得与使用网络中的各类信息。

微博具有言简意赅、可以自由选择关注对象的特性,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程度较高。大学生往往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关注自己所偏好的媒体,并以此在第一时间获得海量信息。相对而言,不少大学生在技术应用能力的层面具有一定水平,在认知、应用等能力和意识态度等层面的素养较为成熟,他们大多乐于交流和分享信息,具备一定的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的自主意识。他们通过微博上的信息共享丰富知识,通过不断的线上交流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他们通过跟帖、评论、转发他人意见,表达看法,在思考与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但总体而言,很多大学生使用微博时间较短,参与微博的形式较为简单,对于这一媒体的应用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懵懂状态,并没有很好地形成信息传播的积极主动的自觉状态。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微博上海量信息的足够判断和辨别能力,虽然对于网络海量信息具有一定的主观选择能力,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能动选择,但是,他们对于微博上出现的负面信息缺乏基本的分辨和批判能力,往往是仅凭自身以往的经验进行初步判定,缺乏对负面信息潜在危害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获取信息的态度还不够积极主动。在对网络信息及媒介的解读与批判等方面,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不足的缺憾,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验证意识和验证能力有很大欠缺。

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大量各类专业学术资料和学习资源纷纷上传于网络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等网络媒体相对快捷和便利地获取信息。面对浩若烟海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就会很容易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丧失基本的自制力和判断力,出现认知的迷茫和思想的混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准确认识网络媒介及传播信息的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能力,增强对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防止思维的浅薄化趋势。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使用方法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开发和利用微博等网络媒体上知识与信息的技能,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术资料,学会检索与利用微博中的学术资料等相关资源,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获取知识与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理性参与网络信息生产及传播的能力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凭借强大的交互技术深刻地改变民众的信息传播环境,创造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媒体下信息的受众不仅成为主动的信息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许多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微博等网络媒介信息之际,在一定程度上自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使用、解读和批判网络信息的能力。但其网络媒介素质仍然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并不是在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和系统的训练下获得的,整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群体整体的网络媒介素养比较低。一般而言,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意识到微博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观点思维方面的影响,不过相对易于忽视微博对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影响,对自身在微博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参与微博媒介互动和信息制作的人数较少。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训练,大学生的网络媒介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本能需要,因此会出现一些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误读、误用,甚至被误导在所难免。

在微博等网络媒介中理性地创造和传播自己的信息并进行相互交流,是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重要的网络媒介素养之一。在批判地接受有用信息后,大学生要尝试进行创新,并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努力创造新的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加强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在网上学到的有用信息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知道层面,更是积极地将其应用到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善于发现网络信息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点,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批判意识接触微博上发布的诸多信息,不受或少受网络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学会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信息进行客观的判断和认识,在使用微博等网络媒介时能够做到不造谣、不盲从,远离低俗。

三、适度应用网络各类娱乐服务功能的能力

微博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多媒体传播,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4G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日趋完善,大大推动了微博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网络与手机的无缝结合,使大学生上网发布和接受信息的速度变得无比快捷。

大多数大学生接触微博是为了获取信息和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对于娱乐信息的关注也占有较大比重。大学生往往乐于交流和共享信息,具备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的意识。相对而言,大学生更愿意借助网上交流的方式表达自我和展示自我。了解各类信息是很多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主要动机,但在实际浏览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猎奇、消遣等心理特征,倾向于休闲娱乐,并且在网络消费中有更多明显的表现。某些大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沉溺于虚拟世界,在其中寻找抒发自我空间,逃避现实生活。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的接触虽然较为频繁,但大多停留在获取娱乐、新闻、休闲等信息,使用层面比较浅显,相对偏于感性的对于网络媒介信息的解读和认知能力,使他们网络媒介素养普遍不高。

虽然大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与自觉性,但仍会受到微博的负面影响。诸如耗费过多时间沉湎于网络世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相对减弱;就接受方式而言,大学生更加偏爱图像、视频等信息,对文字特别是长篇文章不屑一顾,这导致他们的思维易于简单化和平面化;网络中的负面内容会严重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必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微博,突破年龄和地域的限制,修复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满足自我的心理需要,达到认识自我,实现大学生自身社会化的目标。

具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内容,也是信息时代下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基本需要。只有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微博,让大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思辨的眼光接触微博,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懂得合理应用微博完善自我、服务自我,了解并掌握网络媒介交往等技能,合理运用网络媒介的各项功能,尽量减少网络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不利影响,才能让微博等网络媒体更好地、有效地为大学生所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所创造的社会环境和生活语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摈弃负面价值观,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并依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道德人格的生成,真正实现大学教育对于社会的价值目标。

[1]赵敏,王素冰.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J].黑河教育,2011(10).

[2]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问题[J].新闻记者,2004(5).

[3]曾美霞,张新鹏.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教育策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0).

[4]吴勇.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广西社会科学,2011(8).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大学生之歌
我国报业经营的网络媒介拓展策略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