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作文素材从哪里来

2015-02-02王庆云延吉市朝阳小学吉林延吉133000

文教资料 2015年28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老师

王庆云(延吉市朝阳小学,吉林延吉133000)

小学生作文素材从哪里来

王庆云
(延吉市朝阳小学,吉林延吉133000)

学生作文有畏难情绪,思路窄,内容空,是因为没有可用的素材。老师要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广泛获取作文素材,进行练笔。获取素材要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生活出发,从身边熟悉事物出发,与教材和社会发展同步,与各科教学和班级活动同步,做到人人有事写,我手写我心。

教师引领获取素材童真童趣贴近生活留心观察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这几句话看似简单,教学落实到位却很难。多少年来,耳边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作文课怎么上呀?”“我班孩子的作文能力真弱,全班挑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我班孩子一写作文就唉声叹气,握着笔发呆。”敢于说出自己不会上作文课的老师,知道孩子作文能力弱是自己造成的,善于取经,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替孩子感到庆幸。遇上只会指责孩子作文能力弱,却不知出因在自己身上的老师,我替孩子感到悲哀。

学生不会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命题一下,不知写啥,都因为老师没有做好正确的引领。无米之炊谁也做不好,学生缺“米”,老师首先要帮助孩子找到米,教孩子学会找米,才会有飘香的“米饭”。米就是作文素材,小学生的作文素材哪里来?哪些作文素材适合练习写作?我通常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获取素材。

一、童真、童趣,触动孩子心弦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个年龄本来就应该充满童真童趣。我喜欢在作文中看到孩子的童心,听到孩子的童声,生命的返璞归真在此得到凸显。老师要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孩子最近玩什么?孩子喜欢做哪些事?大人不喜欢做的,看似无趣的,孩子往往乐此不疲。

暑假过后,开学第一天我会调查:你们假期去哪了?玩什么了?去农村的孩子玩了捉小鱼,抓青蛙,捕蜻蜓,摔泥巴……城市的孩子玩了打花片,下五子棋,比赛车……

这些素材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得充满童真童趣,老师在批阅过程中被带入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生生换读互动中,孩子们分享同伴的快乐生活。

日常教学中,我会经常设计玩的情节。轻松一刻:贴大鼻子,抢凳子,击鼓传花。最近发现男孩子组装小汽车,我顺势安排一次“小汽车组装大赛”,女生喜欢折纸,就安排一节“我是小巧手”活动。这些活动写成文章,佳作多的是,后进生也会给你带来惊喜。

孩子们喜欢小花、小草、小动物,我为此设计过程性作业,丰富写作素材。安排学生种一株植物,养一只喜欢的小动物,进行观察,写观察日记。

二、贴近生活,留心观察熟悉的场景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处于一定的场景中,要指导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场景。班级是孩子很熟悉的场景,提示孩子多观察,比如:学生的穿衣风格不同,有的喜欢浅色,有的喜欢深色;有的喜欢天天换,有的一周换一次;有的总是穿得干干净净的,有的总是穿得脏兮兮的。上课时,坐姿不同,有的一节课自始至终坐得笔直,有的总爱趴桌子;有的喜欢发言,有的总是沉默不语;有的专心致志,有的专爱搞小动作。吃饭时,有的挑食,天天食欲缺乏,总是到最后盛饭,瞅瞅这个菜不想吃,看看那个菜也不想吃,有的吃嘛嘛香,吃起来狼吞虎咽……

每天上学放学路上你看到了什么?有独自上学的,有父母接送的,有爷爷奶奶接送的;有步行的,有坐公交车的,有坐私家车的,有坐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的……

妈妈领你逛超市时,你看到了什么?商品多,商品全;有的服务员热情,有的冷漠;有的买东西挑挑拣拣,有的抓起来就走……

孩子走到哪里都要带着观察的眼睛,何愁写作无从下笔?作文来源于生活。

三、人物、景物、事情,身边找

学生常犯这个毛病,写人物就选警察、消防员、清洁工,还有的写黄继光、董存瑞。写前者,是假而空的套话,写后者则是复述书中的故事。孩子缺少对写作对象的近距离了解,又怎能激发出情感?写作文就成了交差而已,何谈“吾手写吾心”?写人物就要孩子写身边深入了解的人。可以是家人、同学、老师、伙伴,写之前指导孩子有意识地观察了解,例如:指导观察老师,教各科老师,年龄不同,身材不同,发式不同,长相不同,穿衣风格不同,教态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这些都是学生应观察的。这样才能抓住人物特点,写活一个人。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写不出人物个性,作文又何谈个性,千篇一律的作文又有谁喜欢读呢?

写景物,一定要让孩子选亲眼看过的,这样的作文才会训练孩子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能力,由衷地表达出对景物的热爱之情。曾经发现,有的孩子没去过长白山,作文却写长白山;没去过颐和园,却写颐和园。没看过为什么会写?有的孩子是照搬他人的作品,有的是在电视上看过,有的是看了景区图片。不亲力亲为,怎会入境,又怎么会表达到位呢?教师应在写前根据本地区地理环境安排观察,提前做好观察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写事情,一定要写孩子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这里说的写事情,不是续编故事、创编故事、创编童话,不要听来的故事。真实是作文的生命,目的是训练孩子把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事写出来,在培养作文能力的同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作品如人品,在习作中不忘培养孩子的人品。

教师和孩子一同捕捉身边的素材,如一位学生没写作业,悄悄把同桌的作业改成自己的名字。有位学生早上走得急,粗心把饭盒落家了,几名学生主动与其共进午餐……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哪能不会搜集身边的素材?

四、与教材同步,为文章补白,作续,练习改写

文章中,作者常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想象,这位学生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练笔机会,老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机会训练学生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孔子拜师》只用两个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写孔子的行程情况。我让学生想象,孔子从山东到河南,走那么远的路,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他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孩子们表现得异常兴奋,有的说掉进河里如何脱险的,有的说被野兽袭击……从他们的发言中深深感受到孔子拜师的不易与坚决,于是命题《艰险拜师路》抛给学生,学生写作水到渠成。

学习《穷人》一文,练习续写,桑娜拉开帐子,渔夫看到西蒙的孩子会说什么?一家人以后的生活又会怎样?课文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任孩子的思绪飞扬。

学习说明文《鲸》,训练孩子改写成《鲸的自述》,以鲸的口吻来介绍,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在此基础上,又让孩子补练一篇童话——《鲸鱼历险记》,这都是教材抛砖引玉为我们提供的素材。老师要多挖掘教材资源,拓展教材资源,用活教材,上活作文课。

五、引专科教学内容进语文课堂,拓宽习作平台

与语文课相比,孩子们更喜欢上专科课。专科教学内容轻松有趣:体育课可以跳绳、踢球,思想品德课老师教他们动手拌凉菜,科学老师号召养蜗牛,尝试造纸,心理老师进行游戏互动。这些都是孩子感兴趣的,下课了,孩子们还在忙碌着,意味犹尽。我会抓住这些契机立马上作文课,不舍得浪费这些资源,这样的素材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写得很好,顺水推舟,何乐不为?学生哪里还有写作的畏难情绪?

六、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引入习作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只要细心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知识,很有趣。懂了科学,也会让生活更美好。在习作中体现科学,在培养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及热爱科学的情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我常抛砖引玉,激发他们观察探究的兴趣。如老师削了一个苹果,没顾得上吃,等过了几小时再想吃时,果肉变红了,谁知道怎么回事?第二天,不止一个孩子向我汇报答案,并找到了解决果肉不会变红的处理方法。就这样引领孩子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并弄清为什么,再把这些发现引入习作,天长日久,孩子发现生活处处皆科学。用这样的素材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一箭双雕。

七、班级活动,丰富习作

班级每学期都会有几次集体活动,如春季运动会、中华故事会、迎国庆画展、亲情周才艺展示、做陶艺,这些都是鲜活的作文材料,错过可惜。

八、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动态发展

引领孩子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亮点、焦点问题,教育孩子与时代同步,关注社会发展。

上级要求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孩子们背熟了,可是对其内涵又理解多少呢?解读后安排习作《我是一个讲诚信的孩子》。

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延边考察调研,我对孩子讲,习主席就是来看看我们延边建设得怎么样。我们美丽的新学校,美丽的延吉,就是享受了“西部政策”,国家拨款建设的,可是延吉的卫生搞得很糟糕,垃圾随便到,随便扔,太不应该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有的孩子说:我写一份倡议书,贴在我家小区的公示栏上,号召居民自觉讲卫生。

有的孩子说:我给市长写封信,建议加强延吉的卫生管理。

还有的孩子说:我想对随处扔垃圾的人说,不要再扔了,爱护我们的家园吧!

老师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完成一篇习作。作品中体现出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有些孩子的想法还真独特。

教师引领孩子搜集素材要从学生角度考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发。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老师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