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研究

2015-02-02张晓新闫朝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协同建设

张晓新+闫朝

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高校发展壮大的战略选择。作为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行业特色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行业特色高校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如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日益弱化、原所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出现大量缩水甚至断流、在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中办学定位受到影响、优势特色日渐消退等。在此背景下,加强协同创新,对行业特色高校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一,对行业特色高校来说,鲜明的学科特色和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而协同创新将有利于推动其在自身领域内引领国家自主创新,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人才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第二,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的办学中,建立了面向行业齐全的学科门类,聚集了业内的高端人才,并面向产业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工作。在当下,如果能够继续与行业内外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开展协同创新,对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和解决国家、行业急需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将大有裨益。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仅依靠个人、单一部门或单位孤军奋战已经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多个不同类型单位、部门的深度交叉融合与相互合作,重大科技成果才会产生。协同创新有利于科教融合,有利于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行业特色高校可持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2010年8月,北京印刷学院借助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建设平台,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建设好研究院,学校在调研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等的基础上,对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中包括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建设目标、运行模式、组织结构、制度建设等,希望对相关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

关于协同创新,德国学者哈肯(Haken)认为:“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认为:“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国内有学者认为:“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协同创新是管理学理论的创新,它的核心是构建无障碍、无壁垒,创新主体利益一致化,要素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新组织。

协同创新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等特征。第一,整体性,即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是统一的整体。第二,开放性,即协同创新的目的就是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广泛吸收各创新主体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同,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第三,动态性,即创新环境不断调整,创新主体内部要素交流反馈,创新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第四,适应性,即协同创新以需求为导向,要根据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主动调整自我发展方向。

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建设目标

(一)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是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为目标,通过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人力、知识、技术、基础设施、资本、信息及政策创新资源的互动,形成具有前沿性、专业性、开放性、稳定性的组织系统。”“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要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提供区域或全国性公共服务,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二)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

1.跨学科交叉平台。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立足于知识的生产、应用和资本化,首要任务是汇聚优势学科资源,实现学科交叉的使命。近现代科学技术重大成果,都是在跨学科领域,跨学科交叉是协同创新的基础。

2.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另一项任务,要通过与其他创新主体开展实质性合作,吸纳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团队等优势资源,引领和助推平台建设;要通过促进人员和资源流动,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办学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为造就未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提供服务。

3.产业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高校协同创新平台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基础,整合区域科技资源,致力于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引进吸收和研究开发,促使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并创造经济价值,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4.制度创新的运行平台。实现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是平台建设的又一个目的。创新,不只是技术问题,还有组织问题,一个成功的协同创新平台必须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灵活的运营方式,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转。

(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目标

1.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生力军。为了满足产业和企业对共性技术的需求,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介入其中,成立了合作研发机构,协同创新平台成为产业技术研发的新生力量。

2.政府公共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工具。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往往被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国家的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产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以至商业化等角色;在知识产生、扩散到商业化的价值链中,发挥关键性的连接政府、大学与产业的作用。

3.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通过推行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平台的建设,将通过产业技术项目和基地建设项目等的实施,为各类与高新技术和产业技术创新相关的要素提供聚集场所,实现各类人才的聚集,风投、创投、产业基金等金融要素的聚集,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的聚集,成为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从而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为产业机构调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的支撑。

4.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连接器。当前,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内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仔细分析发现: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我国应用技术研究的软肋。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实现中国科研界与产业界的无缝对接,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架起沟通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桥梁。

5.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协同创新平台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整合能力,在满足企业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更应该开展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导向性研究,承担起推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责任,这应当成为其建设的终极目标。

6.产业创新人才的摇篮。一方面,利用平台,选拔和吸引优秀人才,进行系统性培养,提高其研发能力,保持产业技术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平台作为产业创新人才的蓄水池,通过人员的流动,带动先进的技术成果向产业的扩散和转移,提高产业技术的实力和水平。我国新型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需要大批既懂科学技术,又能熟练驾驭市场的科技型管理人才,在目前的科技教育体制下,偏重科学和工程人才方面的培养,忽视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协同创新平台将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争取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把培养新兴的科技型企业家作为重要的职能,造就一大批能够将科技转化为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一)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

平台构建的首要问题是做好顶层设计、布好局、设计好框架,以便形成占位高、优势集中、协同能力强的创新体。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学科、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能够为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提供相关方面的资源储备。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可根据不同需求,建立多种运行模式。例如: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构成知识创新模式,重在学科交叉、原始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构成技术转移模式,重在提升行业科技水平,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协同创新,构成成果转化和辐射模式,重在推进区域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境外机构协同创新,构成文化传承创新模式,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二)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必须与技术发展程度相匹配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要突破已往科研、人事、分配、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匹配的柔性无边界组织。对于涉及的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单位和呈松散联系的各类人员,行业特色高校要通过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来联接。协同创新的组织结构有多种形式,如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共建科研团队,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化项目服务平台,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建信息化检索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机制,最根本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纽带的机制。

目前,高校的协同创新平台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进行企业化运作,如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都是这种运作模式。其特点是,有独立的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创建初期由各主体单位出资成立,建院初期,力求突破政产学研用壁垒,促进更多实用技术与产品入驻,催生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并帮助其发展壮大。另一种是协同创新中心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如印刷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等均属此类。其特点是,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理事会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和决策,制定中心战略发展规划和实现路线;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指导中心工作;建立面向国际的人员聘用、流动、评价和考核制度。

(三)协同创新平台的制度体系

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将保证其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以适应各种环境和土壤,健康地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1.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章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等,明确创新主体各自责权利关系,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形成整体合力。

2.构建人才运行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以及人才评价等系列制度。

3.构建技术要素的运行机制。建立技术富集与创新机制、项目运行机制、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等。

4.构建资本要素的运行机制。建立公共财政扶持机制、资本追逐技术的机制、高校投入机制、资金取得使用机制等。

5.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平台、科研人员、投资机构等之间形成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项目类型,可以采用知识产权定向占有股份,在其后阶段采用溢价稀释方式;也可采用知识产权逆向方式,对研发人员给予稳定待遇和“期权激励”等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春阳.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2-13.

[2]董健康等.协同创新系统中各类主体的角色及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2013(6):52-54.

[3]王永生.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服务新闻出版强国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52-54.

[4]邵云飞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79-84.

[5]哈肯 H.协同学[M].徐锡申、陈式刚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260.

[6]马秋艳.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7]林润辉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0(3):04-07.

[8]李增辉等.面向我国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3):33-38.

[9]傅建球等.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5):35-38.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协同建设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空海协同的立体防线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