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距离群众最近的角度来报道经济工作

2015-02-02张建悦刘春泉

采写编 2014年4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文风河北

张建悦+刘春泉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落实“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力抓手。教育和引导采编人员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着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重点在新闻报道中大力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改变经济报道工作味浓、内容枯燥、数字罗列、缺乏深度的状况,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2013年,河北经济日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宣传工作总方针,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主题主线,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宣传报道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以经济报道为鲜明特色,积极主动地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一、把导向,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精心谋划组织主题报道,坚持日常报道不断线,全力营造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浓厚氛围

在2013年日常报道中,我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积极谋划报道。我省过结构调整的坎,爬转型升级的坡,必须牢牢抓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这个牛鼻子,从根本上解决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提升质量、改善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及时在要闻版开设专栏,相继推出“贯彻十八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绿色崛起”、“治理大气污染——河北在行动”等栏目,报道全省下大力治理大气污染,开展综合防治行动和四大行业攻坚行动;大力办好“央企在河北”栏目,宣传央企在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重大专题报道、系列报道,运用消息、通讯、评论、高端访谈、深度报道等多种形式,深刻解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阐释重要方针政策,及时充分地反映全省各地贯彻落实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主题主线报道在要闻版唱主角,连绵不断,好戏连台,从而为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二、出特色,围绕经济转型、“打好四大攻坚战”等重大主题,谋划了一批重点报道,凸显经济特色,实现了新闻宣传效应的最优化、最大化

河北经济日报作为一张政经大报,多年来,努力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在经济报道中努力把握好时、度、效,以突出鲜明的经济特色服务于广大读者。

推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系列报道。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我省是传统工业大省,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发展潜力很大,尽快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任务十分艰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此,本报自去年4月下旬推出了“打造河北工业升级版‘五问”系列报道;8月初,及时策划推出了“我省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企业样本”和“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园区样本”两组系列报道,共刊发20余篇通讯报道,突出反映企业加快“无中生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起到了良好宣传推动作用。

推出围绕打好四大攻坚战主题报道。5月初,省委八届五次会议提出,今后几年,全省将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大力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下大决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围绕四大攻坚战主题,本报陆续推出专题报道:打造我省沿海经济升级版/唐山篇/秦皇岛篇/沧州篇,发挥京津优势推进科学发展/保定篇/廊坊篇/张家口篇/承德篇,对接中原加速冀中南地区崛起/邢台篇/邯郸篇;县域经济总量倍增路径探析系列报道;4月中旬,推出“整治违法排污在行动”系列报道;10月中旬推出“三问如何实现天蓝水净”整治污染重点报道。这几组报道从各地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2013年大事多、要事多,我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精心谋划、组织实施,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充分体现了本报对经济全局的理解能力和突出经济特色的掌控能力,为推进“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重点报道方面,我们做到长流水、不断线,重点节点掀高潮。在报道上做到导向上求正,立意上求高,形式上求新、内容上求深,努力使重大主题报道真实可信、生动可读,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促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善行河北、基层好干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等主题报道

促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赶考行”系列报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树立“赶考”意识,增强“赶考”能力,实现中国梦和河北奋进崛起,深入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编辑部推出了“中国梦·赶考行”系列报道。

开设“中国梦·赶考行”系列报道栏目。自11月26日,在一版重要位置陆续推出“中国梦·赶考行”系列报道。突出“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主题,全面展示十八大以来,我省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举措、新变化,重点报道我省各条战线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涌现出来的胸怀理想、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典型人物。在报道形式上,采取新闻特写,以人物为载体,以事件为支点,通过典型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把人们的期待、愿望,对“中国梦”的追求充分反映出来。在报道题材上,该系列报道分为转型篇、改革篇、创新篇、生态篇、民生篇。

本报还在头版重要位置开设了“善行河北”、“基层好干部”等栏目,宣传各行各业的模范、典型,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地干好本职工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做出贡献。

四、炼队伍,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实践活动与深化“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和“三贴近”结合起来,推动“走转改”走向常态化,用真功、见实效,改文风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报道。自2013年7月全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围绕领导干部正风肃纪行动、重点部门提质增效行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解决“四风”问题。我报积极行动,加强顶层设计,谋划重点报道。在一版显著位置开设了“反对‘四风服务群众——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栏目,在全面报道好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活动的“规定动作”的同时,派出记者深入党政机关、经济领域部门、国有大企业进行采访,重点报道经济综合部门开展提质增效、整治“四风”效果、推出服务群众举措等活动进展情况,先后报道省发改委、国资委、财政、税务、工商、环保、工信、交通、医疗卫生等部门的稿件近30篇。既突出了本报鲜明的经济特色,又营造了良好舆论宣传氛围。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顿作风,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本报编辑、记者也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开展活动、改进作风作为锻炼编采队伍、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围绕“反对‘四风,服务群众”这一工作重点,报社开展了编辑记者坚持新闻党性,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增强责任使命的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认识到,办好党报,改进文风,记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才能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报道。

把实践活动与深化“走转改”活动结合起来,引导采编人员改进文风,改进工作作风,从身边事说起,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人和事说起,把看起来离老百姓很远的宏观形势、方针政策,用老百姓的视角来报道。在报道中,既正视问题、直面矛盾,又不能单纯地曝光问题、放大矛盾,重在反映党和政府解决群众问题的努力和成效,力求取得正面效果。按照周本顺书记要求的“以大白话讲清大道理,以正气歌聚集正能量;以新办法用好新阵地,以好队伍打造好新闻”,持续深化“走转改”活动,以作风转变促文风转变,鼓励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鲜活、生动的新闻。

2013年新年伊始,我报在要闻版就推出了“新春走基层”专栏、“新春走基层——记者返乡记”和“新春伊始话扶贫”系列报道等。去年一年坚持办好与“走转改”相关的栏目,如“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线调研”栏目,要求记者面对面采访,报道要求见人见事见观点,确保报道质量,一年来发稿40余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现场写真”栏目,通过记者在基层一线的深入采访,由身边事、身边人,特别是从群众身边的变化入手,反映基层实践的辉煌成就,展示科学发展的成果。全年刊发300余篇报道。这些栏目的报道,植根基层、聚焦群众,带着泥土的芬芳,保持每天1至2篇的刊发频率,既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也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张建悦,河北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春泉,河北经济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文风河北
报纸系列报道的新闻策划研究
央广推出“一带一路”五周年系列报道 精雕细琢正当时
不良文风要害在“假”
关于通过改进文风促进作风转变的探究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刘奇葆:改文风永远在路上
梁丛
孙婷婷
对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的分析研究
改进文风贵在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