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新方法和新策略的临床评估性探究

2015-02-01孙金星陶君李金健鞠昌军张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整块分块生存期

孙金星 陶君 李金健 鞠昌军 张卫

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新方法和新策略的临床评估性探究

孙金星 陶君 李金健 鞠昌军 张卫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方法 脊柱转移瘤患者79例, 根据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分别采取姑息性手术、分块病灶切除手术和整块病灶切除手术。结果 整块病灶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转移瘤复发或进展状况、 手术后生存期、神经功能变化等疗效评价均优于分块病灶切除(P<0.05)。结论 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策略和整块病灶切除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脊柱转移瘤;整块病灶切除手术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完成手术治疗的79例患者中67例(84.8%)在手术或手术后接受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方法。24例整块病灶切除手术中.16例为椎体切除.4例为矢状切除.4例为后弓切除。分块病灶切除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低于整块病灶切除(4.48 h VS 7.56 h, P<0.05), 整块病灶切除手术出血量明显多于分块病灶切除(1497.33 ml VS 906.54 ml, P<0.05)。

2.2 术后转移瘤复发或进展状况 治疗后CT复查的结果指出, 实施分块病灶切除手术患者中16例(18处) 出现病灶复发或进展, 发生率为35.6%(16/45)。进行整块病灶切除手术患者中4例(5处)出现转移灶复发或进展, 发生率为16.7.4(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手术后生存期 手术治疗随访结果表明, 整块病灶切除手术患者平均生存期(30.37±7.26)个月, 进行分块病灶切除手术患者平均生存期(18.14±6.96)个月,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神经功能变化 9例(37.5%)整块病灶切除治疗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变化较术前改善.14例(58.3%)患者术后前神经功能无改善.1例(4.2%)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恶化。分块病灶切除治疗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患者10例(22.2%), 无改善患者30例(66.7%), 神经功能恶化患者5例(11.1%)。两者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脊柱转移瘤分块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具有病灶清除难、术后复发率高、患者生存期短等缺点[4]。为了提高脊柱转移瘤患者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整块病灶切除逐渐应用于脊柱转移瘤手术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块病灶切除手术的不足, 可更彻底清除病灶、降低术后复发和进展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目前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指征的评估始终众说纷纭, 临床实践中一些研究者提出不同治疗策略指导临床医师采取不同方案进行治疗。本研究手术治疗随访结果表明, 整块病灶切除患者平均生存期(30.37±7.26)个月, 分块病灶切除患者平均生存期(18.14±6.96)个月,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整块病灶切除治疗神经功能变化、病灶复发或进展发生率都显著优于分块病灶切除。但是整块病灶切除需满足患者修正版Tokuhashi系统评分12~15分, 预期生存

脊柱肿瘤包括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和转移瘤。由于脊柱静脉属于无瓣膜静脉, 全身系统癌细胞能快速转移至脊柱, 因此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最主要转移部位之一。有数据显示.30%~80%身体组织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脊柱转移瘤[1]。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神经功能损伤、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目前, 临床证实, 外科手术是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姑息手术切除术、局部病灶切除术等, 由于整块切除术具有更加彻底的清除病灶等优势,现已渐渐用于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当下几种脊柱转移瘤手术指征评分系统各有优势和不足。本文采用新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策略——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性研究, 为选择更佳的脊柱转移瘤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2007~2013年入住本院并接受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79例, 其中.12例患者(15处)转移瘤位于颈椎.32例患者(33处)转移瘤位于胸椎.35例患者(37处)转移瘤位于腰椎。根据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2]新策略确定治疗方法:①评分1~8分, 预期生存期<6个月, 行姑息性手术;②评分9~11分, 预期生存期>6个月, 行分块病灶切除手术;③评分12~15分, 预期生存期>1年, 行整块病灶切除手术。

1.2 治疗方.10例患者采用姑息性手术, 脊柱后路降低压力、固定, 转移瘤灶残留。45例患者采用分块病灶切除手术, 小范围刮除或切除肿瘤病灶的方法, 转移瘤实施病灶内切除,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人工椎体重建。24例患者采用整块病灶切除手术, 对脊柱转移瘤实施大块切除, 同时进行人工稳定性重建。整块病灶切除术前需依照WBB脊柱肿瘤分期系统[3]进行评估而制定手术方案, 包括椎体切除、矢状切除、后弓切除等三种完整肿瘤切除方案。

1.3 疗效评估 ①病灶局部复发或进展情况:CT等检查脊柱转移瘤患者病情发展状况, 记录每位患者术后第一次病灶复发日期。②术后生存期:详细记录每位患者死亡日期。③神经功能变化:采用Frankel分级于手术前和术后1~3 d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期>1年等条件,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整块病灶切除应用范围。对脊柱转移瘤早期诊断可能有利于整块病灶切除的临床应用。

[1] 曾建成, 宋跃明, 刘浩, 等. Tokuhashi修正评分在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预测中的价值.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8(3):488-491.

[2] 李彦, 姜亮, 刘忠军. 伴脊髓压迫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手术治疗进展.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8):30.

[3] Harrington KD. Metastatic disease of the spine. J Bone Joint Surg (Am).1986, 68(7):1110-1115.

[4] 叶曙明, 齐新生, 茅治湘.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中国骨伤.2011.24(12):5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043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4-08-11]

264400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脊柱脊髓二科

猜你喜欢

整块分块生存期
派姆单抗作为二线可有效治疗晚期肝癌
面向量化分块压缩感知的区域层次化预测编码
钢结构工程分块滑移安装施工方法探讨
卜算子·我和大树
关于4×4分块矩阵的逆矩阵*
经尿道钬激光与等离子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懒交互模式下散乱不规则分块引导的目标跟踪*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持之以恒,学思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