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疗效

2015-02-01史大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胃镜胃肠内科

史大敏 陈 蓉

探讨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疗效

史大敏 陈 蓉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3例胃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以79例接受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84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平均操作时间(4.88±1.0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7.45±1.3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麻醉方法来进行的无痛胃镜技术,可明显减少操作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无痛胃镜;消化内科;疗效

传统胃肠镜检查,时间长、痛苦多,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给胃肠镜检查带来困难。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已接受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中,约半数人不愿意再接受检查,1/3以上的人有恐惧心理[1]。无痛胃肠镜与传统胃肠镜检查对比观察,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胃镜内检查无死角、无损伤、高诊断率的优势。因此,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63例胃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63例胃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79例接受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84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35例,女44例,平均年龄(45.0±3.7)岁,平均病程(6.9±4.1)个月;研究组中男38例,女46例,平均年龄(46.0±4.4)岁,平均病程(7.1±3.8)个月;本研究所选的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以及肝肾功能障碍,无任何对胃镜检查效果有影响的病症。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平均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镜检查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检查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胃镜检查方式,于胃镜检查前10 min仅让患者口服约10 ml的2%利多卡因胶浆,等患者咽部出现麻木感后开始进行胃镜检查。

1.2.2 研究组 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检查方法,首先于胃镜检查前10 min让患者口服约10 ml的2%利多卡因胶浆以润滑食道,然后为患者静脉推注芬太尼0.5 μg/kg,2~3 min后静脉推注异丙酚(1~2 mg/kg),推注速度控制在50 mg/min,当患者不表现出睫毛反射时即可停止麻醉给药。然后按照常规胃镜检查法对患者进行检查。整个操作过程中患者均通过鼻导管进行吸氧。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检查前后以及检查过程中均对其血液、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并对操作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比较 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7.45±1.33)min;研究组平均操作时间(4.88±1.09)min。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79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者7例,躁动者2例,咳嗽者4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6%;研究组8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者4例,躁动者1例,咳嗽者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肠疾病最好的办法,为临床金标准[2]。普通的胃镜检查是一种插管式的检查方法,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相比传统胃镜,无痛胃镜最大的优点是患者不会感到痛苦。目前大部分医院采用麻醉的方法来进行“无痛”检查,这样可以减少检查时间,也减轻患者痛苦。

目前,国内外在无痛胃镜中采用的一般麻醉剂有芬太尼、异丙酚、丙泊酚等。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镇痛剂,它对心血管系统的毒副作用较小,且临床用药安全,但注射过快或用药剂量过大时会产生对呼吸系统的毒副作用。异丙酚是一种时间短、起效快、恢复快的麻醉药,对意识的抑制与剂量呈正比[3],但此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剂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且应该缓慢注射[4]。患者在检查前后以及检查过程中均应对其血液、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并对患者进行供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麻醉方法进行无痛胃镜技术,可明显减少操作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舒适、不良反应少的胃镜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余天奉.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应用的临床探讨.当代医学,2014,20(8):93.

[2] 向利,焦志勇.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分析.中外医疗,2013,32(35):179-180.

[3] 黄文东.芬太尼加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效果观察.当代医学,2011,17(4):68-69.

[4] 黄增相,吴建胜,付美英,等.丙泊酚静脉麻醉于无痛胃镜中的临床价值.实用医学杂志,2011,23(14):146-147.

Investig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painless gastroscopy i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SHI Da-min,CHEN Rong.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Shandong Yantai City Laiyang Central Hospital,Yantai 265200,China

Painless gastroscopy;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Curative effect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10

2015-04-15]

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陈蓉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painless gastroscopy i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63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79 cases among them received conventional gastroscopy examination as control group,and 84 cases received painless gastroscopy examination as research group.Average operation tim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average operation time as (4.88±1.09) min than (7.45±1.33) min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much lower in the research group as 8.33% than 16.46%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anesthetic way for painless gastroscopy can obviously shorten operation time and reduc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猜你喜欢

胃镜胃肠内科
内转科型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