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革命时代正在开启

2015-01-31丁未

决策与信息 2015年1期
关键词:结构人工智能人类

丁未

如果说互联网改变了世界,那么脑时代即将决战并颠覆人类作为生物种群的基本属性。

世界走向网络化还是走向离散化,我相信这个方向两者是同时存在的。区别在于高智力行为都是离散化的行为,一切网络化的行为都是低智力行为。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专业人员占人口比例最高的社会,公务员、教师、律师、工程师不胜枚举,这些以专业技能或者官僚化能力为代表的时代本身并没有人类历史的依据可以支持这个超级结构的可持续性。

现在为什么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会有泡沫的感觉?世界泡沫化是一种新常态还是变态路径?泡沫的存在从本质上讲就是代表若干个进程同时解体的过程。

还有一个时尚术语就是数值计算技术或者简称计算技术,数据是计算的原料、中间体也是产品,现在动不动讲数据的价值,大数据也是一样。数据有没有价值,这本身在哲学上也是可以重新定义的。数据与坐标系的建立一样,或者说数据本质也是依赖坐标系而存在的,没有坐标也就没有数据存在的理由。现在讲大数据的人,完全没有坐标系的概念。计算能力从实质上讲,除了政治和经济利益上如同滑稽戏上的客串角色,计算就抽象的属性而言,并没有天生的价值归属。相反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人们总在试图用奴隶般的加法累积取代具有智力上的几何想象。

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本质上就是无状态协议TCP/UDP/IP的技术框架上衍生出来的一个结构,无论今天用什么样的数量级来形容这个结构的规模,都无非从科学性上回避其原生结构的简单性,这一经验与实证可以考察出来的基本事实。与这个互联协议框架对应的是IP地址,地址不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无非就是一个逻辑上的序列。还有就是比特概念,也就是电平的高低,二进制。所以概括整个互联网技术而言,就是地址加上地址之间的寻址。

从应用上看就是超文本,对应的就是HTTP 方法集合,无非是从链接导向向控制导向转型;就控制而言,也就只有几个基本的动作。这些有限的操作可能性迭代出一个超级的结构就是今天的互联网。不论喜欢不喜欢,这是今天已经存在的事实,任何试图封锁这个超级结构的企图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的。

但同样可以确认的事实就是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恐龙化了,如果计算一下今天所有互联网相关企业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人类GDP和财富相当高的比例。从大数据上看,一个互联结构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人类基础生理和生存需要的开销,被信息化的社会和世界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

更进一步说,一切工具性的形态,如国家、企业和机构都在解体的过程中,而一切关于本质的结构正在重新回到世界的中心,这类本质的结构形象地说就是脑结构为代表的脑时代。

什么是脑时代?

简单地说就是以人工智能和人类脑潜力为主导的时代。

人工智能区别于简单人工机械如传统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或人工网络如今天的互联网,后者节省的是人类的体能而不是人类的智能。我认为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节省或简化人类的思维负荷。

举例而言,今天中国社会的反腐还是以中纪委主导下的人工过程,这些过程至少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可以被具有反腐功能的人工智能系统取代,用24小时就可以判别出潜在的腐败行为和腐败对象的名单,这个识别过程是规则主导的,而且规则也是现成的,各种政府的规章本身已经存在,同时比照已经处理的腐败分子,分析一下这些人的社交结构就可以得出相联对象的名单。任何腐败行为从特征上讲都不可能是孤立事件,必须有成对的关系发生,如行贿者和受贿者至少是成对出现的。

同样道理,上访问题也可以在人工智能辅助下解决,什么样的上访诉求在人工智能的环境上很容易被识别出来是否合理,关联人应如何处理,完全可以避免各种街头政治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

人工智能在保证公平性方面的表现远胜过人类自身的表现。人工智能领导下的社会在完成社会基础稳定结构方面有不可思议的作用。现在中国社会的个人数据已经高度发达,民航铁路有人的旅行信息,酒店有个人住宿的信息,银行有账户信息,移动公司有人的定位和通话记录,现在缺少的就是更高水平人工智能辅助的综合识别能力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执行能力。

从系统上讲实现对5000万或1亿公职人员的人工智能监管从系统设计上讲也已经没有任何成本和方法上的障碍。同时这样的系统对相关人员也是积极的保护,一但进入疑似腐败场景,就可以直接提醒相关人员,这样将事后的处理改变为事先的提醒或预警,这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

推而广之,中国社会现在开启的质量和其它涉及责任追究机制事件的终身问责机制也需要人工智能的手段来实现,同时将这些人工智能的系统接口向全社会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相关的信息,如中国年度获得科研经费每一个个体的经费使用行为。举列而言,如前10000名项目负责人名单,项目的财务表单,他们的成果信息,以及相关学术会议的开会地点和成本,甚至个人所获得项目提成的数量以及报销科目,以至于是否在工作时间出现在禁止出现的风景区旅游地。这将使得腐败行为成为社会不可能操作的行为。

人工智能的应用现在与过去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工智能已经从封闭走向更加广泛的状态,有研究表明,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混搭的团队中,由机器人担任领导者的团队效率最高。

人工智能向全局性演化代表着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社会的决定性影响力。现在中国社会提倡的机器人技术,也是落后的技术框架,相比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可以将一切设备在人工智能的框架下重构智能化的机器系统,形象地说人工智能可以将一切装置转化为机器人,而不需要设计特定的机器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机器人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将失去在未来的价值,因为这些企业和机构对未来机器人的理解是落后的。

就中国的国防力量而言,现在我们发展的网络化力量、空间力量或者说是海上力量,这些力量型的发展都对未来对抗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航母飞机这些一战二战的玩意,说俗点就是古董玩具,未来是由人工智能决定战争胜负的时代。人工智能系统在对抗前规划、对抗过程的广义影响和资源的组织、以及结束对抗状态的关键路径上有着全局性的影响力。

如果说原子武器的诞生,保证了世界自二战以来的总体和平,今天在新的全球安全常态下,只有依靠人工智能或者说策略机器人,才能保证21世纪的总体安全形势。网络的安全问题,本质上也是基于安全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水平问题,而不是所谓的网络安全设备的集成问题。事实上一切所谓的网络安全设备都是网络安全的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因为任何网络安全设备的存在对于网络而言都意味着新的安全隐患的引入。

网络安全力量如果不能在人工智能的领导下,基本就是自我毁灭的逻辑炸弹。人类的网络安全本质上是世界性的共同挑战,而不是以国别为代表的区域性的挑战。

从面向21世纪的思考来讲,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由人工智能主导的智能化框架向人工智能主导的行动框架的转型,行动也具有人工智能的属性。我个人的观点:一句话,芯片时代也已经过时了。芯片其实什么也不是,不过是一些软件定义的电路结构。我们产生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并不依赖于高性能的芯片,而是建立在创新的人工智能定义的策略模板上的,有趣的是这些策略模板本身也可以由下一代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成本在未来人工智能的所占的权重正在降低。相反以黎曼几何为代表非欧几何的价值在凸显。

软件产业也是一样的,就软件的主要生产工具如编程语言而言,人类开始倾向于一种世界性的动态脚本语言或者说更加接近自然语言如英语的语言,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代码与世界进行自由沟通认证的时代已经到来,正如今天的社会大众已经学会发微信或短信一样。美国苹果公司最近推出一编程语言雨燕,广告就是让地球上没有学过编程的人可以自由编程。

软件产业过去折腾的软件外包这类的传统生产模式对软件产业的影响未来也不会存在了,因为软件产业在编程机器人如未来人工智能编程框架帮助下,一个自由人个体进行个性化的软件创造、生产和布置能力也近乎是无限的。

现在所存在的所有行业其实在未来10年基本上都将被重新定义为今天人们不太愿意想象的新常态之未来版。比如,随着穿戴式计算和新通信时代的到来,我们还需要随身带手机吗?显然这种每天带手机,随时想着充电的时代会很快过去。

发挥人脑的未来价值

人类最主要的创新工具就是人自身的脑,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思维或意识的发生器和行动的执行器的综合体。其实所有的人类活动的起点在此,终点也在此。至少人类的身体现在接近于可以是开放的结构,人工器官和人工肢体正在不断扩大在人的个体生理活动市场占有率。人工生育技术的发达已经基本可以将受精的过程从人体内移动到实验室中进行,冷冻卵子代表着女性生育行为由私有向公有共享模式的转型。如果去除人类目前经济和道德的约束,生育如同在生育服务的网购,下单后快递回一个婴儿已经是现在的事实,而不需要科幻作品来做示范。

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的同时,也需要就老龄化的另一解决路径的讨论,就是要开启面向未来人类潜力的终极探索就是生命的持久化问题。

人生几何?这句话现在接近于有答案了,就是这个“几何”是接近于无限的过程。

生命的潜力究竟如何?我个人以为主要还是脑的潜力问题,而不是身体功能结构的使用周期问题。脑结构是什么?我个人以为正如在牛顿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建立在速率和加速度基础上的,今天我们讨论脑结构,还处在非常原始的水平上。

我个人对脑结构的理解:脑结构=量子状态+艺术逻辑。

最近有部美国电影《星际穿越》在国内受到热捧,其实这部电影代表的科学意识本身也并不先进,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果说宇宙假设需要进行穿越的,这个假设本身就不代表高智力认知,姑且如此假设。我们需要携带我们的身体穿越吗?更不用说宇宙器的机械装置了。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潜力的挑战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版本的更新是共生的。如,我们讨论减肥,从食物入手,节食,但没有被关注的是人体内生物酶的表现,如果有适当人体内生物酶的表现版本升级,这个意义上减肥会被另一个更为浪漫的名词取代,就是身体的轮廓表现力管理。

一个脑结构对应不同的身体功能结构的时代已经到来,正如呼吸机对于生命进程管理的贡献一样。放眼不太久远的将来,我指的将来也就在未来20年到30年的时间,或者精确一点说是在2050年前,我们大体上就可以自由地控制生命的表现进程,甚至我们也可以将死亡看成是一种生命进程的分支。

如果说网络时代我们的生命被消耗在电子邮件和微信上,但在正在开启的脑时代,这些社交的信息负荷正在快速瓦解。我们可以确定人工智能的个体智能社交机器人来处理社交的低层问题,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交的高层次表现上。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与机器交往的频率和亲密度事实上已经超越了人与人的实际社交程度。这个现象是不可逆的。未来更大的可能性是人类就总体而言是在和机器打交道,如银行业务现在人们使用ATM机的时间,我个人估计已经超过在银行的柜员服务时间。多数客服也是由文字和客服机器人代表的选择项完成的。

现在讨论人类的脑结构,我们可以说人类脑的原生设计是为人与人沟通服务的,还是已经包括了更多的人与机器的沟通服务在内?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未来可视化的社会。未来已经不再是经典上以为的时间区间概念,而更多地向空间化回归。不论在是工业物理空间,还是信息空间,乃至于德国鼓吹的信息物理空间。空间的价值在于空。脑时代也将是一个做减法的时代,增量在今天是业绩,明天就是死亡指数。

今天人类社会热衷的金钱+权力的二元体系,未来即将被脑时代的一元体系取代。简单的货币在脑时代,完全去功能化。现在资本市场越起劲,就越说明它没用。上市无非是一种融资的制度设计,过去创新依赖制度,现在制度本身也被创新所颠覆。3D打印的时代,还在发展物流业,这本身也是对创新的反动。真正的创新是没有前提条件的,也不需要扶持和孵化。今天我们可以用手机出版一本电子杂志,也可以遥控一架无人机,显然,我们很快也可以用手机进行远程的脑电波修正术,换而言之就是意识的再造术。

如果按脑指数衡量,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还没有正式开始。人类的工业革命本质是建立在人类利用脑来指导人的身体外部表现进步的历史,如人的行动半径和轨迹的速率和支撑物的改变。

现在开始的脑革命是将由人类的脑,人类的智能创造如人工智能和自然未来的自然智能共同参与的人体内在结构的再造。

当芯片嵌入人体那一刻起,人脑已经被机器的接口调用,这个场景已经发生了。

2015年,人类脑革命纪元的元年,美好在这一刻涌现!

猜你喜欢

结构人工智能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谁变成了人类?
数读人工智能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