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人”现象的历史观照与现实思考

2015-01-31于师号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好人道德文化



“好人”现象的历史观照与现实思考

于师号

应该说,围绕精神文明、城市文明以及道德模范建设,全国各地开展的活动是很多的,但一般都是以评选“道德模范”“道德标兵”“文明先锋”“先进标兵”等典型为主,呈现出一定的趋同化倾向,宣传和实践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南京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围绕好人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应该说是花了很多心思和功夫的。首先,“好人”的提法就非常平实且具有亲和力,拉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是非常务实和接地气的。其次,围绕好人主题,南京市文明办从典型案例评选到好人群体乃至好人库建设,进而上升到对好人文化、好人系列社会问题研究的全方位、立体性的体系化建构,这一点应该说是开先河性的,社会影响巨大。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优化建设体系,可以形成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品牌和亮点,可以很好地带动全省乃至全国道德模范的宣传和推广。

一、“好人”及“好人文化”

所谓的好人,在我理解当中,可能就是古代所谓的“君子”、“善人”、“贤者”,甚至更高标准的“圣人”,主要是从道德和利他层面而言,这与今天所提的“道德模范”是基本一致的。这种道德规约和理想人格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应该说,直到今天,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主体还是儒学。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从汉代就建构起一套以“仁义礼智信”即“五常”为主的道德价值体系,这里面“仁”、“义”、“信”跟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好人品格应该说是完全合拍的,“仁”就是要有爱人之心;“义”者宜也,即要做合乎道义的事,也要有义举;信,即要做到诚信。其中,“仁”更为重要,这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我统计过,“仁”这个词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10次。究竟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仁者爱人”,其实孔子对仁的解释主要是“忠恕”之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要善于帮助别人,成全别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自己不喜欢的或者做不到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其实,今天人们要能真正以这两条要求自我,那就是君子,就是好人了,不见得一定要有多么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

《大戴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几乎表达了和孔子一样的意思:“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伐也,伐则不益,补则不改矣。”这种思想和原则直到今天也毫不过时,可以说也是全世界处理人际关系、族际关系、地区关系等问题的普遍法则。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人格,也就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品格应该是把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相统一。

儒家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命题,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所谓“四端”,就像人有四肢一样,缺一不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劝解人们:“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且如天地之运,万端而无穷,其可见者,日月清明气候和正之时,人生而禀此气,则为清明浑厚之气,须做个好人。”(《朱子语类》卷四)

清代名臣曾国藩也曾说过:“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曾胡治病语录》卷三)清代王永彬也告诫人们:“在世无过百年,总要作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围炉夜话》)

顺带说一下,我认为中国人做好人、做好事、行善举的传统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传统佛教思想,尤其是果报、度他思想的影响,有着深厚的宗教信仰基础,对此,这里不展开详细的论述。总之,我想表达的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里,有非常强大的“好人”传统和文化基因,当今新形势下,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和努力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激活和唤起人们的良知和善端,如果真的做到了,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像孟子所说的“人人可以为尧舜”,王艮说的“满街都是圣人”。

二、当今社会“好人”风气的现实处境

2015年9月20日全国第十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南京选取这个日子作为首届好人节,并且围绕好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意义十分重大。但是,毋庸讳言,我们设立“好人节”、建立“好人库”,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下社会上“好人”还是一个有限的群体。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太好的观念和风气,那就是遇事躲着走、少惹麻烦,好事不好做,以至于现在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段子,什么老大爷摔倒后,有人上前说“我一个月只有3000块的收入能不能扶你?”一类的。当然这些可能是一些特例,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敢于、发自内心想做好事、想做好人的。但是我们要敢于承认现实,目前确实存在着好人被误解、被冤枉甚至被讹诈的情况,而这样的案例往往会借助于当今高度发达的网络媒体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效应。以至于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潜在的负面共识:“好人”好傻、好幼稚。我本人是中文专业的,工作和研究也是和文学有关的,那就以此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吧: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青年”、“文学爱好者”是一个人人羡慕的称谓,而今天再说谁是“文学爱好者”或者“文学青年”似乎有些变了味,感觉像在说一个人酸腐一样。同样地,上世纪后半期人人争当的“好人”一词,如今在一些人看来也有些怪异,很多人不愿意别人用“好人”来评价自己。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近乎扭曲的社会风气和不良心理,但它又是客观存在的。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前面我已经简略回顾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基因中不缺少好人的因子和血脉,究其原因还是当今社会国人的价值导向出了问题。当前,在很多人的价值评判标准里,财富被过多地看重和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把获取财富的数量和获取财富的能力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相等同,而越来越忽视精神层面的满足,这一点从中国人年均阅读量只有可怜的4.5本也能反映出来。这种情形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如明代中后期,尤其是万历朝,受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人们开始崇尚物质享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对此大家看看《金瓶梅》里的描写就应该清楚了。当然,这种局面是社会发展与经济转型期很难绕过的阵痛,这些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也曾经出现过。对此,我们在高度警惕的同时也不必过于悲观和恐慌。因此,我认为要根本改变目前社会上好人少、好人难的尴尬处境,除了像南京市文明办推出的树立模范典型、建立好人库、建立一阵套科学有效的保护、激励机制等措施以外,更重要的在于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引领,尤其是对青年一代,儿童一代更应该格外重视。

三、高校是培育好人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

来自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是727万人,研究生51万,这些人走上社会以后都将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而我们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却不太乐观。尽管所有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太理想。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们普遍认为这样的课教材乏味,课堂往往流于说教,老师和学生几乎都在应付。这种现状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改观,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就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对此,教育部门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采取了如加大实践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等尝试,但我认为还远远不够。目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脱离实际,教育环节缺乏鲜活的榜样和案例。这次南京市好人节活动的举办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将来能不能将好人库资源、好人节主题活动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个有效的对接,建立一种常态化的合作模式?如在大学校园中开展好人事迹展,还可以请南京好人走进教室,定期给大学生现身说法授课。南京好人的评选除了请相关组织、专家评审以外,能不能放到在宁高校让师生参与评选?这样一来,既在年轻人中宣传推广了好人文化和好人传统,让学生从鲜活的事例和好人中受到教育,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也让南京好人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和尊重。

(于师号系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

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好人道德文化
好人就在身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西游新记
谁远谁近?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