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成管理体制下实验团队的建设

2015-01-31肖玉巍续慧泓高智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7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协作实验教学

肖玉巍 续慧泓 高智琛

山西财经大学实验教学中心 山西太原 030012

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

集成管理体制下实验团队的建设

肖玉巍 续慧泓 高智琛

山西财经大学实验教学中心 山西太原 030012

针对集成管理体制下的现实情况,在阐述其实验团队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团队建设的任务、策略以及原则,并针对实验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集成;管理体制;实验团队

实验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其管理体制的限定与约束。我校为了使全校的实验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利于使实验项目向综合性实验发展方向发展,还能照顾和满足一些特殊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特色,在实验室管理体制上,采用一级(学校直管)和二级(委托学院)管理并存的实验室管理体制。[1-2]实际上,这是一种集成式的管理体制。故针对这种管理体制谈谈对实验团队建设的一些看法。

1 集成管理体制下实验团队的内涵

实验团队与实验队伍,二者都是对从事实验教学岗位人员的统称。但“团队”只是“队伍”的一部分,而“团队”比“队伍”具有更特殊的作用,更强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是队伍中更具活力的群体。“队伍”比“团队”的提法久远,前者是传统的称谓,后者是近年来的新叫法。其人员构成,前者由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3];后者则由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其学科构成,前者是单一学科专业,后者是多种学科专业的有机组合。其成员来源,前者来自同一部门,后者来自多个部门。其工作属性,前者以培养专门学科型人才为目标,后者以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为目标。但二者都以学生为服务对象,都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目的追求。可见,“团队”本质上仍然属于“队伍”行列,但其内涵比“队伍”更充实而丰富,其建设与管理体制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在集成管理体制下,实验团队是以是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学科共同课程组群、专业课程组群和跨学科、跨专业实验教学环节课程为建设平台,以实验、实践、实训等教学环节为建设任务,这就决定了其实验团队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复杂性。其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部门不同,例如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基地)等;二是建设任务不同,例如围绕专业课程组群、学科共同课程组群以及围绕实践教学环节的各种课程建设;三是建设级别不同,例如院级、学校级、省级以及国家级。可见,实验团队的种类繁多,但在概念上,“团队”都具有共同的意蕴:共同的目标、相容的学术价值取向,是愿意和能够互助协作的人员所组成的学习和工作型组织,即都有明确的目标;互补的特长;有效的运作机制,并且都需要组织管理层的大力支持。[4]

2 集成管理体制下实验团队的建设任务

实验团队建设任务:一是提高团队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实验教学水平;二是完成所承担的实验教材建设任务。也就是在全校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不同任务、不同级别的(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实验团队,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团队成员的互助协作,加强老中青几代相传承、教师与技术人员相协助、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学校与社会相联系,通过团队成员的互助合作,强化实验教学研究,开发教学资源,打造一批围绕专业课程组群建设的“四级”实验团队、围绕学科共同课程组群建设的“四级”实验团队、围绕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建设的“四级”实验团队,从而完成上述2项任务。

3 实验团队建设的策略与原则

目前高校实验团队建设的路径是立项审报、备案、验收,最后授予其称号。这种建设方式,从根本上满足了广大教职员工要求进步和争做贡献的意愿,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必须要加大组织管理的力度,否则,就会出现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因此,在策略上要采取“赛马不相马”的原则,扩大参加的人员,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实验团队行列,使从事实验教学人员在精神上得到鼓舞,即满足实验教学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

4 实验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团队的建设,核心在于建立一种团队成员有效互助协作运行的机制。这不仅是一种组织建设,更是一种制度建设,还是一种文化建设。该机制是连接团队成员的纽带,促进团队成员合作的黏合剂。但从各校建设的情况分析,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实验团队整体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提高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二是在管理思想上,没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更多的只是对被管理者的约束、限制;三是没有把组织协调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在工作与团队建设任务之间难以处理所出现的矛盾冲突;四是存在资助力度不大,导致参加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山西财经大学实验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第二十五条指出:“资助院级教学团队3万元专项建设经费”。第十三条规定:“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周期不超过5年”。第八条规定:“团队人员不得少于5人”。按此初步匡算,参加团队建设的人员每年每人只有1 200元的经费。这只够发表一篇文章的费用,难以开展其他工作,很容易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5 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5.1 端正态度 改变作风 实行人本管理

实验团队的建设是消除高校内涵发展“短板”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实验团队的整体素质、能力以及水平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实验团队本质上是要促进高校实验教学乃至理论教学的教学质量,并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作为学校的领导,必须端正工作态度、改变工作作风,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关心职工的生活、学习、工作,把每名教职工的发展与进步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实行人本管理。[5]

5.2 做好部门协调工作 促进实验团队的建设

在集成实验室管理的体制下,实验团队人员来自多部门的特性决定了部门间必须互助与协作,只有在做好部门间协调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否则,将会因不同部门的任务冲突,影响团队合作。在发生矛盾冲突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只能中止合作。实际上,只有理顺、协调好部门间的关系,进行整体规划,使每名成员的工作不发生冲突,才能保证团队建设的正常进行。

5.3 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

实验队伍是影响目前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人员缺乏、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整体素质不高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6]因此,国家必须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从编制上扩大实验岗位从业人员的比重;在薪酬上提高实验岗位的待遇;在职称上设置与教师系列同样的级别。只有实验岗位待遇与教师岗位相同或略超过教师待遇,才会分流一部分教师加入实验队伍行列。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情况下,实验能力的培养成了高校教学的重点,实验团队的建设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当优先发展。加大对实验团队建设的力度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证。

5.4 完善实验团队的运行机制

实验团队有4种运行机制。一是团队协作,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选择对该内容最熟悉的成员主讲,其他成员协助并进行辅导。这种方式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二是项目驱动,通过编写实验指导教材,加强参编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校企合作,团队成员到企业“定岗实践”,参与企业生产、工艺管理、项目论证、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职工培训等。[7]四是校研合作,即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共同研讨软件开发项目。事实上,这几种机制通常并不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通过我校ERP实验团队建设的经验分析,只有这4种运行机制同时起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实现协作效应、发展效应、集成效应。[8]

5.5 加大实验教学团队协作文化的建设

5.5.1 营造协作互助的文化氛围

实验教学团队是为解决综合性跨学科专业的实际问题而组建的具有多科性(由不同学科专业组成)、多源性(由不同部门所组成)、多层性(同不同学历、职称所组成)、互助性的学习共同体。通常针对特定的教学任务、问题或课题,通过团队成员的合作,充分发挥每名参与者的自身特长,通过集体研究,充分讨论形成总体解决方案。显然,这是一种共同研究、学习、共同进步和发展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中,只有将个体特长发展为整个团队的特长,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协同效应、倍增效应、互补效应。也就是说,只有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才能实现组织的合力。[9]因此,营造协作互助的文化氛围,培育协作互助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5.5.2 必须大力发展协作互助文化

实验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适用人才的重任。[10]只有依靠团体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重任,把事情办好。[11]协作,从字面理解,就是互相配合。从本质上讲,则是一种行为方式、理念、精神或文化。事实上,只有从理念、精神或文化的角度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引领作用,成为一种精神驱动力。特别是在高校普遍不重视实验队伍建设,实验技术人员待遇普遍不高,人员缺乏,实验任务以及实验教学改革任务十分繁重的现实情况下,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协同文化,树立服务的思想,发扬奉献的精神,倡导人生价值的实现,确立协作发展观,才能使团队成员在竞争与协作中实现共赢。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是实验团队建设的根本任务。吸引并能留住人才是纲,发展人才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因此,加大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力度,很有必要。

[1] 肖玉巍,高智琛.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2):157-159.

[2] 肖玉巍,高智琛.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118-121.

[3] 时文中,唐世华,苏毅.试谈高校实验队伍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J].天中学刊,2001(2):74-75.

[4] 杨连生.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5] 高留才.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学生管理的重大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26):28-29.

[6] 邓雪琳.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7] 聂莉琼.深圳高等职业院校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6(6):41-43.

[8] 高智琛,程培岩.刍议高校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9):96-98.

[9] 吴其伦,卢丽娟,钱刚毅.心理契约:团队协同的心理基石[J].广西社会科学,2003(10):57-58.

[10] 谭泽晶.加强实践教学,创建高校教育的新理念[J].吉林教育,2008(28):12-13.

[11] 王力纲,刘洪伟,李国.解析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5-227.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m i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Xiao Yuwei, Xu Huihong, Gao Zhichen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y University, Taiyuan, 030012,China

Abstructs: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realistic situation in elaborate experimental team connotation based on proposed experimental team building tasks, policies and principle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 team building, proposed targeted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iteg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experimental team

2014-03-23

肖玉巍,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

201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2012052)。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协作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协作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