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霾的能源逻辑

2015-01-31策划报道牟雪江

中国石油企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逻辑定义

■ 策划报道/本刊记者 牟雪江

治霾的能源逻辑

■ 策划报道/本刊记者 牟雪江

“你站在天安门,却看不到毛主席(像)。”这是2012年冬天北京雾霾指数爆表时网友的调侃。此后,2013年的冬天,华东地区也大范围出现了重度雾霾现象。上海网友戏称:“你拉着对方的手,却看不到TA的脸。”而今年的春天,随着柴静的《穹顶之下》推出,雾霾现象一夜之间成了“国民话题”。

有人说,这部片子唤醒了国人的环保意识,无论如何是好事,至于论证和逻辑的漏洞,不必求全责备。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客观的角度来辨析“雾霾”。因为,新闻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事件通报,而是通过事实、视角和叙述方式的选择为公众定义。我们认为《穹顶之下》也是希望定义雾霾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解决?”但是,事实上,这三个问题的论证,以及彼此之间逻辑关系的确立,却是非常复杂的。原因有微观表象,也有宏观结构性之分,更有经济和社会在历史发展中的种种成因……因此,单靠一部片子定义不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毕竟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场“私人恩怨”,更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更关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及全球议题。

拨开迷雾看雾霾,我们清楚它仍然还需要展开大量的科研工作,但目前已形成的基本判断亦已被认可,其一,我国近95%的人口聚居于仅占约42%国土面积的“瑗珲—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亦称“胡焕庸线”)之东南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压力呈现“半壁压强型”;其二,我国基础能源主要依靠国内储量丰富的煤炭—目前全国电力供应中,约80%是烧煤发出的火电,而煤的清洁化使用难度高,大气污染等负面效应十分突出;其三,在前几十年的特定发展阶段,我国形成了以重化工业支撑的超常规、粗放式、外延型快速发展模式,单位GDP产出中的能源消耗系数相当高,污染因素集中度高,而且不能有效化解。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上述基本不可选择的国情因素,环境问题的产生还有制度方面的因素。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重大原因,来自于煤、电、油等能源耗用相关制度的缺陷,这些缺陷导致了资源粗放、低效耗用的状态,最终恶化了大气、水源水流等生态环境。

治霾需要对症下药,能源的逻辑是要下大努力、大本钱、大力气,花费长时间来调整能源结构,而不仅仅是“干掉煤炭”、“升级成品油”和“放不放开石油行业垄断”问题那么“单纯”。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逻辑定义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车辆动力系统能源消耗的VTool计算方法
成功的定义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