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林有道万松唱酬

2015-01-30南枝云山

醒狮国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东林讲学寺院

南枝云山

想到东林书院就总会想到那些虽不同却相似的眼神。

想到杨时学成将归,程颢望着他说出“吾道南矣”时满蕴信任与嘱托的热忱的眼神。也有杨时感念师恩道不完珍重又坚定了信仰的眼神。

想到杨时与游酢立于程颐门外,霰雪纷飞,将二人塑成雪人却仍屹立不动,恳切真诚尊师重道的眼神。

想到二程撒手归西后,中原之地屡遭金兵进犯,北宋江山危如垒卵,举国上下人心惶恐之时,毅然肩负起整理师说重任的杨时那壮士断腕般决绝的眼神。

当然还有东林党人秉承“读书、讲学、爱国”之宗旨,以天下为己任,重振东林书院时意气风发、一往无前的果敢的眼神。

这些眼神穿越历史的风尘仍凝视着我们,不禁让人心发慌、脸发烫。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应有的眼神,这是我们久违了的眼神。

道,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中,是宁肯玉碎也要蹈行的真理之路。翻开史册,为坚守道义而死者灿若星辰。西洋笑我华夏没有信仰,难道“道”不是信仰吗?如果不是信仰,怎会有孔夫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洒脱的生死观?如果不是信仰,杨时又怎会为了一句期许而耗费一生心血?如果不是信仰,东林党人又怎能将天下的兴亡扛在肩上,哪怕身损命陨却仍握紧道义之旗?

中国的文脉就是在传统文人不断地学道、求道、问道之后又孜孜不倦地传道、授道中得以延绵下来的。所以,将自己所学之道加以阐发、完善并传给后学,就成了他们为自己定下的一项神圣而又繁重的任务。可是他们似乎并不觉得劳烦,反倒是当道之不行之时会愈发痛心疾首,甚至迷惘、彷徨。正如杨时游历庐山的那天,其他景观尽游遍,日暮时分,他来到五老峰西北角东林寺投宿。

这东林寺乃我国佛教净土莲宗发源地。东晋名僧慧远曾在此建寺讲学,并创立白莲社,倡导弥驼净土法门,后世佛教信徒便尊他为净土宗始祖。当晚杨时于斋膳堂用膳后,便在寺院旁的林荫小道上独自散步。此时,只见皓月初升,清辉朗照,寺院四周,清凉如水,寂静无声,又见院前小溪雾霭氤氲,轻云笼烟,美不胜收,杨时情不能已,便随口赋得《东林道上闲步诗》一首:

寂寞莲塘七百秋,

溪云庭月两幽幽。

我来欲问林间道,

万叠松声自唱酬。

吟罢,忽想起这寺院之掌故,想到理学先贤周敦颐濂溪先生晚年落魄,筑室于匡庐山下小溪之畔,皓首穷经,著书布道;又念及自己虽一心讲学传道,无奈政事缠身,至今依然无所作为,一时心中感慨万千,便又赋诗一首,以表心绪:

百年陈迹水溶溶,

尚忆高人寄此中。

晋代衣冠今复在,

虎溪长有白莲风。

于此可见,他深知传道之路难行,但只要道之尚存,务必传之。所以当他在无锡准备开馆授徒,阐扬理学,倡道东南,完成平生之夙愿之时,听了女婿陈渊以“东林”为书院命名的提议之后,连忙称道:“东林,有道存其中,移之为书院名,甚合我意也。”

多少个历史的瞬间定格成永恒,就像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东林有道,万松唱酬。自东林书院传道之始,虽几经坎坷,但它的精神始终没有断,而与之唱酬者,又何止万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林讲学寺院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沐浴涵濡:群玉书院的讲学探索与反思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Fantasy and reality
Functions of Etymology in Vocabulary learning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著名笙演奏家朱家明先生来我院讲学
论李应昇之东林节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