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德之行庸言之谨

2015-01-30林青雨

醒狮国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东林讲学理学

林青雨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之地。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南宋剑州将乐(今福建南平市将乐)人,因他世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之下,人称龟山先生,他宋熙宁九年中进士第,高宗时至龙图阁直学士,杨时一生不求闻达,其主要活动是探求并传播理学,先后拜程颢、程颐兄弟为师研习理学,深得二程兄弟器重。杨时南归,程颢送之曰“吾道南矣”,这就是“道南”之说的来历,杨时是上承二程洛学,下开福建闽学的著名理学家,也是“道南”系理学传播大师和关键人物,被称为“程氏正宗”“洛闽中枢”,杨时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59岁初寓常州,至建炎二年(1128年)76岁离开常州无锡,还将乐故里,前后在常州无锡讲学达十八年之久,杨时十分喜爱江西庐山的东林寺,游庐山时曾写下《东林道上闲步》一诗,他见无锡的讲学之所前临清流,古木环绕,宛如庐山的东林寺,就将此地命名为“东林书院”。

用德行修复时间

南宋时,无锡本地一些杨时门人弟子,为了缅怀杨时传播理学的丰功伟绩,在东林书院旧址上建立了杨时祠堂,元至正十年(1350年),僧人秋潭在此建立了东林庵,到了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僧人信谅又加重修,200余年间,其地沦为僧区,直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东林书院才被重新修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人不得不感叹于它的大气与魄力,成为许多学人志士的共同心声和座右铭,如果作者可以看到今天人们依然这样认同他的思想,一定会含笑九泉了,现在这副对联就悬挂在东林书院内,这副对联的作者是顾宪成和他的同志高攀龙。

由于当时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腐化,一部分在朝的官吏,在野的地主士绅及知识分子等指责朝政腐败,要求改革,但封建社会的顽固本性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以顾宪成、高攀龙等人为首的一批敢于直谏的官吏纷纷被贬回乡,但他们并未消极隐居,仍志在世道,以国家兴亡为重,回到家乡研究传统文化,他们一直以文会友,探索理学,因讲学需要,急需一个固定场所,于是他们积极上呈地方官府,请求在杨时讲学的原址上修复东林书院,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程朱理学传统,经过多方努力,东林书院重新修复一事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四月开始,修复工程由顾自成亲自组织督理,同年九月工程顺利告竣,共费银1200余两,占地约16亩,为顾宪成捐资所购。

明代东林书院建筑布局采用左庙右学的形式,左边建有祭祀建筑,道南祠等,右边为讲学建筑,另外还有藏书及生活用房等,整座书院石坊高耸,松柏苍翠,环境幽寂,是讲学的理想场所。

穿过书院石牌坊,过小桥,入仪门,沿着笔直的甬道,可依次游览丽泽堂,来复斋等小巧雅致的书院建筑,最里面一进的依庸堂便是东林学人聚会的地方,堂内正中就悬挂着那副心怀远大抱负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顾宪成10多岁读书时所写,他的老师出上联,顾宪成对下联,珠联璧合成就了一副名联,对联原本挂在顾家祠堂,“文革”前由顾宪成的第十四代孙顾希炳先生移至东林书院内,原联书写者已无从考证,“文革”中该联被毁,现在的这副白底黑字对联为廖沫沙先生1982年所写。

以书斋沉淀庸言

“来复斋”为东林书院山长、知名学者吴桂森的书斋。天启六年(1626年)阉党祸兴,东林书院除道南祠外,其他建筑全被拆毁,崇祯帝即位后,下旨修复东林书院,可当时人们尚心有余悸,皆环顾不敢响应,唯无锡吴桂森得旨大悦,个人单独捐资修丽泽堂及书院内大门,名曰“东林精舍”,并于丽泽堂西侧建来复斋三楹,主持东林书院讲学之事,“来复”一名取自《周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寓意指很快恢复东林讲学之事,位于依庸堂西侧的“寻乐处”为书院来学者偃息之所,“寻乐”二字意为反复探寻,领悟先贤奥旨,则乐在其中。

东轴线由祭祀东林书院创始人杨时的道南祠以及报功祠、时雨斋,再得草庐东林庵等祭祀建筑和曲廊方亭组成,园内修竹摇曳,水边芦苇丛生,以恢复历史上的弓河作为与外界的分隔,形成了开放式园林的格局,道南祠是书院创始人宋代杨时及其弟子门人专祠,因杨时南归故里时其师程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故取“道南”名祠,意将道学传至南方,道南祠内祀杨时及明清东林学者等约八十多人,均需经官府批准入祠,是标榜前贤激励后学的重要场所,东林报功祠专祠宋代至清代历朝对东林书院修复、保护、捐助等地方各界有功之官佐、宿儒、士绅、贤达等,该祠建成当年延请李鸿章题书祠名,由周鸣鹤撰记,由当时锡邑书法名家邹安鬯书碑,原碑现仍存祠内。

“再得草庐”因杨时诗作《此日不再得示同学》而命名,为清初学者东林书院山长高世泰读书讲学的重要场所,高世泰是高攀龙的侄子,他辞官归里后主东林书院三十多年讲学,是明清鼎革之际东林建筑修复与讲事振兴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时雨斋”位于依庸堂东侧,清乾隆二年(1737年)由金匮知县王允谦构建,此斋是清代书院正式课习举业之所,标志着书院禅学向官学转化的开始,据说该斋所建时值夏五月,天久不雨,甫落成而雨适至,故名“时雨斋”,王允谦撰有《时雨斋记》。

重修后的东林书院的内部陈列也经反复考证,如今的陈列分三大类,其中东林精舍的沙盘模型宏观地再现了书院建筑,并以现代化的手段模拟再现书院的兴衰,分散在各处的记录杨时、高攀龙、顾宪成等的语录牌达38件,史实资料的展板数十件,典籍室里更有线装书、研究类书籍数百册。

深处这一片古建筑群,粉墙黛瓦,厅堂曲廊,石坊高耸,泮池碧水,古柏参天,幽静万分,当你徘徊于东林书院庭院,仰望棵棵青松翠柏,步入古老的殿堂,面对先贤的庄严图像,你一定会想得很多,隔着几个世纪的风霜,当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如今已遥远而模糊,而文人志士们对于“国事家事天下事”的关心,仍清晰可感。

相对于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东林书院的政治性要强上许多,前者专注于纯粹的治学,而后者则偏重于经世之道的探求,这从书院办学初衷和院训便可略见一斑。在明朝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不满时政的文人罢官去职,却以天下为己任,怀着一腔意气,不顾身家性命开设书院,借学问之名宣扬政治主张,慷慨陈世,针砭时弊,所有的一切都在无声地表达着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学术的尊崇,这种传承和尊崇,即使历经风雨也能永不褪色,即使遭遇劫难也能巍然不倒!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林讲学理学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沐浴涵濡:群玉书院的讲学探索与反思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Functions of Etymology in Vocabulary learning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