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台”球用好“侨”牌创新传播地域文化品牌
——以《闽南日报》为例浅谈地市媒体的地方特色文化宣传

2015-01-30赖雄伟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阿基诺闽南漳州

□赖雄伟

(闽南日报社,福建漳州363000)

打好“台”球用好“侨”牌创新传播地域文化品牌
——以《闽南日报》为例浅谈地市媒体的地方特色文化宣传

□赖雄伟

(闽南日报社,福建漳州36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地市一级的媒体,贴近地方本土本源,与本土特色文化交集最多,理应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深刻认识地方特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不断强化以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

何为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必须兼具地域性、特殊性、文化属性,即:地方+特色+文化。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如何打好地域牌,念好本土经?涉台文化与涉侨文化,是漳州最具特色的两种地方特色文化。福建漳州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现有台湾人口中,有三分之一(1000万人)祖籍漳州。立足区位优势,《闽南日报》多年来致力布局“台”面,选好角度,揣好力度,打好“台”球。

突出宣传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立体宣传特色鲜明、厚重有味

福建省漳州市与台湾关系源远流长,两地的民间信仰、文化艺术、族谱对接等文化交流活动十分活跃,比如被国台办列为重点交流项目的云霄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节就十分有名。此外,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平和)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龙海)保生大帝文化节等也是好戏连台。近几年,台胞来漳州进香团达800多个、15万多人次。《闽南日报》从“同祖同根,血脉相连”的角度给予充分报道。《闽南日报》对每次涉及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的报道都精心策划,力求做到特色鲜明、厚重有味。与此同时,闽南日报社旗下的漳州新闻网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进行立体宣传报道。网站对返乡谒祖等重要事件、重要活动都进行了超常规报道。2006年4月19日,连战回漳州祭祖。《闽南日报》记者及时采写了消息《爷爷啊,我终于回来了!——连战偕家人回乡祭祖告慰祖先》,报道见报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反响强烈,该报道还获得了第十一届福建对外好新闻奖一等奖。对连战、林丰正、谢长廷等回乡谒祖的报道,《闽南日报》作为地方媒体可谓倾尽全力。这些新闻报道对促进两岸交往、加强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突出深入挖掘祖地文化内涵,增强彼此认同

漳州与台湾,一个在海峡西岸,一个在海峡东岸,漳州本土的传统文化,就是众多台胞的祖地文化。《闽南日报》对“祖地文化”的挖掘,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升温。为了细化宣传,《闽南日报》从2007年开始在《海峡周刊》开辟每周三个版的《祖地文化》。《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和《漳州姓氏》还开通漳台族谱对接网,刊载推出漳台两地20万张族谱,有千部族谱成功对接,为台湾漳州籍重要人士和民众回乡祭祖架起“寻宗认祖”的便利桥梁。2006年12月,闽南日报社一位记者得知龙海市民俗古玩收藏展览馆新近淘得一件71年前的涉台集邮珍品,随即深入该地采访,采写出了《71年前,漳泉厦金共用一枚邮戳》的新闻。该消息从71年前寄自南洋华侨的一封普通家书上的邮件印戳入手,揭示漳州、泉州、厦门与金门共用一枚邮戳这一段尘封往事,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海峡两岸早就通航通邮、民间往来频繁密切的史实。

突出运用新兴媒体搭建网络平台,线上传播成为对台宣传重要窗口

闽南日报社自2007年承接漳州新闻网以来,就把对台宣传作为“特色办网”的一项重要工作。网站在进行第一次改版时,专门开辟“漳台情缘”专题频道,介绍祖地文化、漳州籍台湾人士、台商在漳州等,吸引了网民的关注;2008年第二次改版开辟“台海频道”,设置东岸要闻、两岸交流、祖地新貌、海峡时评等10多个栏目,每天新闻更新上百条,为网民了解台海动态、漳台交流、两岸情缘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窗口。作为一个对台宣传的重要平台,该频道的点击率稳居高位,其中最高的达到20多万人次。在改版中,网站增设了“漳台缘”等特色栏目,在内容编发、版式设计上更加突出对台宣传。2009年,网站还增设了繁体字功能,方便台湾网民浏览阅读。从2008年起,由漳州新闻网编发的《闽南日报手机报》专门设立了“东岸要闻”等涉台新闻栏目,发布台湾岛内的新闻信息以及漳台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资讯。

与此同时,打好“侨”牌也是《闽南日报》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的另一途径。漳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海外侨胞重要的祖居地,目前,拥有旅外侨胞100万人。这里华人华侨数量众多,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多年来,《闽南日报》立足这一特色进行广泛宣传,使涉侨报道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利用宣传阵地,打好本土名人特色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外向度

漳州市角美镇鸿渐村是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的祖地,是远近闻名的侨村。20多年前,时任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回到鸿渐村寻根谒祖时深情地说:“我既是菲律宾国家元首,也是这个村庄的女儿。”20多年后的2011年9月,科拉松·阿基诺的儿子——现任菲律宾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回到鸿渐村追溯祖辈足迹。一个村庄,两位菲律宾总统,与宗亲们的血脉亲情,穿越时光隧道,飞越高山大海,汇聚于侨乡漳州。《闽南日报》立足这一难得的新闻资源,进行精心策划,在2011年9月,菲律宾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来中国访问并到漳州龙海鸿渐村寻根之际,在9月4日第一版和第二版推出《跨越时空的血脉亲情——菲律宾共和国总统阿基诺三世回乡谒祖纪行》和《总统回乡鸿渐村沸腾了》两篇通讯,深度聚焦阿基诺三世做客龙海鸿渐村的寻根之旅。报道推出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大大提升漳州在海外的知名度。两任菲律宾总统与漳州结缘的消息满足了广大受众的好奇心,也极大传播了漳州独具特色的侨文化。

利用宣传阵地,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助力添彩

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尼归侨李林的“根”在漳州。2009年9月,在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全国“双百”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了。李林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称号,消息传来,李林的家乡漳州沸腾了。《闽南日报》以此为契机,推出《共和国六十周年漳州记忆》特刊《时代楷模精神永恒》,对侨女、抗日女英雄李林的事迹进行广泛聚焦,并派出记者专访归侨女烈士李林的家人。报道推出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英雄侨女的形象和她身上凝聚的正能量成为漳州侨文化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读者通过李林的名字认识了漳州,也感受到侨文化在漳州不同凡响的影响力。烽火侨女的发源地漳州也成为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

总之,地方报纸要以本地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地化特征,牢牢抓住本区域内的核心读者群。《闽南日报》通过打好“台”球,用好“侨”牌,让地方特色文化有效传播,成为引领地域文化的风向标。实践证明,地方媒体应该努力传播地域特色文化,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大有作为。因为,挖掘、研究、弘扬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对于教育下一代、提高本地知名度乃至促进经济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值得媒体从业者好好研究与探索。■

猜你喜欢

阿基诺闽南漳州
闽南文化传承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阿基诺三世不谋求连任
阿基诺儿子
阿基诺夫人患癌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