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转型背景下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战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2015-01-30郑桂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企制造业人才

郑桂玉 马 青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分析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及相关企业无论是产业层次还是产品附加值都十分低下,靠低劳动力成本、代理国外产品来获取微薄利润,形成了低端产业、低端技术、低端产品、低附加值的结构,在国际上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因而在国际化市场竞争的创意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产品存在较严重的同化现象,自主创新和设计创新能力弱,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滞后,这一现象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制造业大省的浙江显得尤为突出。这类企业一旦面临国内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国外购买力减弱、劳动力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成本必然上升。靠贴牌生产低价产品、廉价劳动力获取企业利润的制造业必然失去竞争优势而陷入困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竞争的深化,设计与研发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核心价值和主导作用日益显著。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调查统计,在产品设计上企业平均每投入1 美元,销售收入可以增加2500 美元。[1]日本的相关调查表明,产品设计在产品差异化、国际化、附加值及市场占有率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达到70%以上[2]。因此,国际间高层次竞争手段就是提高产品价值,包括技术含量和设计含量,重视设计是竞争水平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的主要措施。为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设计一直被当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品附加值、创立自主品牌、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而受到高度重视。美国著名的波士顿顾问公司研究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只比美国有些地区高约10-15%,在劳动力、原材料不断上涨后,中国制造业的利润还会有多少呢?[3]2011年教育部学科目录之所以增设艺术学门类,设计学成为了一级学科,这足以反映了国家开始把设计作为推动经济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学科。

“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专题调研发现,设计是实现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企业品牌的关键。这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转型升级过程中对设计产业人才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在2013年2月到7月期间向浙江省内的相关企业共发放了350 份问卷,其中包括纸质问卷200 份,网络问卷150份,有效问卷占91.2%。被调研企业中,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占70.83%,国有企业占12.5%,同时还走访了5 家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也参阅了2013年《浙江科技统计年鉴》[5]。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课题组认为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决策管理和企业研发设计。浙江多数中小企业为追求“短、平、快”的短期利益,往往寻求低成本的模仿设计或者来样改进,知识产权观念淡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企业决策管理层缺乏对设计的管理与认识,很少设有研发机构,许多产品没有经过设计评价与反馈就快速投入生产。这样的企业不可能站在品牌打造的制高点上去规划并发展,也不可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及时更新设计方案。这势必会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无法实现创意产业化、市场化。[5]其次,从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人员创新设计能力不够,多以模仿产品为主,对情报收集、品牌策划与推广、外观造型设计、模型制作、色彩设计等方面关注不够,投入不多。再从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投入及产值情况调研分析显示,大型企业对于新产品经费投入逐年递增,而中小企业反而递减。这与大型企业拥有的研究机构和专业素质高的设计人员以及打造高端产品,创造高附加值利润的设计能力相匹配。中小企业设计人才素质整体偏低,或者缺乏研发机构,无法为企业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相关。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源泉,没有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传统的制造型企业难以成功转型,只有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提升,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获得助推。从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证实了这一需求[6]:

1. “量”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调查发现,近年来57.14%的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在上升,从浙江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体现,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数量从2008年的2.8%,增长到2012年的4.9%。再看2008年到2012年的研发设计经费投入及新产品产值等都是成倍增长。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专利从2000年到2012年四个阶段也呈成倍增长趋势。可知企业对设计与创新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设计在产品开发与推广中的助推作用。可见,对于设计人才的“量”的需求上必然呈上涨趋势。

2. “质”的要求侧重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在制造业企业对设计人才“量”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的同时,对设计人才“质”上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课题组调查显示,46.94%的企业属于自创品牌(OBM),12.24%的企业是贸易型及研发型公司,企业在招聘设计人才时,32.65%的企业最主要看中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24.49%的企业注重实践经验,其中18.37%注重专业知识,还有8.16%注重工作态度。可见,企业对设计人才最为看重的是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

二、审视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随着信息化交互设计的不断跟进,多元化知识学科的相互融合,创新设计已经从产品开发的末端美化工作转变为驱动企业产品深度创新开发的引擎,参与产品从策划、开发到推广的全过程,乃至于企业产品战略的制定[7]。需要通过一种新概念、新事物、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做出新的产品或成果[8]。这就需要一批具有创造力的设计人才,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制造业转型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一)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未能顺应现代制造业变革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核心是需要有一批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我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与此紧密相关的专业主要涉及到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新媒体艺术、环境设计等学科专业。全国现937 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但众多的专业表现出强艺术而轻工艺,重创意而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而轻综合能力,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同质化,教学内容单一化,课程之间孤立化,校企合作形式化,师资队伍理论化等现象。浙江47 所高等院校中有35 所设置了艺术类专业,在当前政策导向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办学机制中,只有少数学校逐步走向校企合作协同发展之路。如浙江大学的工业设计培养具备独特的产品、智能系统和服务创新、对生活方式设计有敏锐感悟力与创造力的设计领袖人才。浙江工业大学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研究开发和设计管理的多元化创新实践型专业人才。但这不能完全适应制造业转型对于设计人才“量”与“质”上的需求。特别是中小制造型企业所需设计人才最需要的是懂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职业型专业技术人员,模型建造师、3D 建模技师、木工技师等是目前比较缺乏的人才,而诸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定位也并不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从企业方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反馈信息来看,26.53%的企业认为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设计类毕业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不能满足企业实现自主成果转化的需求。为此,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设计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毕业生的创新意识与设计能力不足

大众化背景下的扩招使得高校艺术类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报考设计专业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因文化课成绩较差而转学艺术,学习动力不足;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教学指导与企业实战指导失衡,导致艺术专业的学生重外观而轻结构,重美化而轻工艺,重创意而缺可行;又由于设计过程中缺乏从生产、功能、工艺以及销售、服务等全方位考虑,缺乏创新设计意识,更缺乏设计的执行与实施,导致学生难以将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各院校的设计专业架构以早前的艺术院校为模版,盲目复制呈现同质化,缺失办学目标与特色;创意产业风生水起导致注重创意教学而不重视功能与结构,缺乏从方案设计到生产加工以及宣传推广的通盘考虑与指导;师资队伍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高校用人机制又制约了对业界设计专家的聘请;校企合作形同虚设,企业的工作时效性与学校的教学进程不同步,学生设计能力与水平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三、高校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从现行设计行业对优秀设计师要求具有独到的审美鉴赏能力,创新的设计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广阔的视野,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与技能并能融会贯通的创新型设计人才。既要有变通性,不受固有模式和思维的束缚,常常能产生超常的构想而提出新的理念,又要有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地,从而提出方法和设想,还要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想法。由此不难看出,高校在培养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就更应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这关系到制造型企业设计人才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职业生涯和设计生涯能否成功,乃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所以,高校的设计人才培养应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定位,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培养策略,积极展开有效的校企合作,使人才培养切实符合当今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

(一)培养规格的优化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强调专业特性、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培养过程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但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多元知识结构与专业实践能力,毕业后不受企业欢迎。现今是一个充满创意的经济信息化时代,从产业发展趋势看,专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交叉渗透已成为必然,文化、艺术与科技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明显,传统的设计人才培养规格不能满足现行的市场需求。为此,现行的设计人才培养规格应适时优化。在构建知识体系时要从单一性、专业化向多元化、交叉性转变;在教学内容中应增加设计管理与营销等内容;在设计能力培养方面,要从设计技能与方法向设计流程与工艺转变;实践教学应从虚拟课题向真题实战延伸;在素质方面,要从艺术审美向设计美学、综合团队合作及交叉学科融会贯通的综合素质转变。这一人才培养规格的转变与优化也充分体现了设计学学科的独特性与综合性,以及在创意经济时代所具有的重要性。

(二)培养内容的调整

创新型人才培养强调人的综合能力协调发展,所以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考虑,重视教学内容的整合,强化课程间的知识链意识,着眼于未来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向,开设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从产品开发或产品设计为起点,贯穿产品品牌的系统性设计及包装、展示、广告策划等一系列从平面到立体,从媒体到网络等全方位的开发设计与实践,从而实现综合性的设计服务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因为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注重某一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单纯的课程教学让学生所学知识难以应用到实践中,难以适应现行产业发展对于综合性设计服务的变化需求。这就意味着设计学科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7],应保持原有基本知识体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精选凝练、更新优化。为此,高校设计学学科组专家在新的学科背景下,提出了设计学学科理论体系,包括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设计经济与管理,从关注材料、结构、形态、色彩、造型、装饰等,转向关注新技术与用户体验、用户心理、原型测试与可用性评估、界面设计与媒体设计、情感设计等方面,设计中的符号形式由平面为主逐步扩展到三维、四维,单向信息传达向交互信息发展,以适应当前科学经济发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8]。高校的设计人才培养以此为依据强化特色性的内容,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增加数字媒体时代的视听觉语言设计、媒体与数字艺术、信息交互与沟通设计等课程内容。

(三)培养方式的创新

教育部、财政部2012年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意在形成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等新模式,包括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此,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成了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从现行企业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多数处于初级阶段的参观实习,还未形成紧密性的合作共建机制,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招聘到满意的设计人才。目前只有少数院校校企协调创新已初见端倪,如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的工业设计,已经能引领部分产业集群的研发设计与品牌提升,并能提升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四)培养模式的改进

制造业相关企业规模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小型甚至微型企业,相关的设计产能基本上可以分为五类:政府主导的政策研究机构、行驶政府职能的管理服务机构、设计中介机构、驻场设计机构以及独立设计研究机构[8]。在高校设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用人需求的情况下,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甚至职业技能型学校,都应及时转变观念,从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各自的特色找准位置,明确定位,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分层、分类地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培养模式,从而切实培养企业需求的创新性应用型技能型设计人才。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及广州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提出创新性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1. 推进递进式校企合作,逐步加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随年级的提高,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增长而递进式地跟进校企合作,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形成一个动态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性,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具体为:做好一年级的艺术基础与行业导入课,推进艺术素养与行业文化;做强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推进业师进课堂;做特三年级的专业核心课,推进项目进课堂;做实四年级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推进实战性教学。

2. 推进项目制教学。大学三四年级阶段应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充实到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以市场为导向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将企业的设计需求、行业的设计标准与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同步进行,[9]形成校企合作同步培养。

3. 推进校企合作“双导师制”教学,采取校企共同考核制。教师在递进式校企合作中,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在核心课程和工作室导师制课程教学中,将企业方设计项目带进课堂教学,让学生接受“双导师”指导,课程结束后,由校企双方导师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考核成绩,将专业技能评价标准与行业规范标准作为评分依据,以加强学生的行业设计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低年级开始导入行业、产业系列讲座,到高年级建立教师工作室,工作室对应相关设计院所,到高年级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工作室,在教师与业师的“双导师”指导下设计完成实际项目,并得到实战能力的提升,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服务、教师培育、学生学业多方环环相扣、紧密合作的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从而将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质”与“量”与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同步。

[1]谢子远. 工业设计:“浙江制造”走向“浙江创造”的桥梁——来自韩国的经验与启示[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7 (1):28-30.

[2]周必健. 从浙江工业增长潜力下降看转型升级的紧要[J].浙江经济,2012 (13):14-17.

[3]傅允生. 浙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环境变迁与路径选[J]. 浙江学刊,2013 (01):202-207.

[4]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统计局. 浙江统计年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38-207.

[5]理查德·弗罗里达. 创意经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18.

[6]郑桂玉. 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设计产业人才需求的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R]. 浙江省哲社科项目组,2013.

[7]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研究组. 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5-42.

[8]姚映佳. 从企业实践反思中国设计院校的教育. 工业设计新机遇[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6-48.

[9]曹瑞忻. 企业项目导入课程教学——设计学科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性教学探索. 工业设计新机遇[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56-78.

猜你喜欢

校企制造业人才
人才云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