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不堪言

2015-01-30史子伟

质量与标准化 2015年10期
关键词:质量奖两弹核弹

文/史子伟

“苦”不堪言

文/史子伟

苦,是人生的实相,只要生活在人间,没有人不经过苦的磨炼。天气有寒冷炎热之苦;饮食有饥饿饱胀之苦;身体有痛痒酸麻之苦;人情有恩仇疏密之苦;世态有顺逆昌衰之苦……如果人不知道世间的各种苦,那是不食人间烟火也。

有一次,在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大师的讲座上,有人突然提问:“为什么绝大多数中药吃口很苦?”大师并没有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类耳熟能详的古训。他说:中医讲究“平衡”。人生“五味(甜、酸、苦、辣、咸)”在体内要保持平衡。平时少吃或不吃苦,身体失去了平衡,就要生病。除病之术,需要用药;用药之本,为了平衡。因此,中药多数是苦的!大师的一番话,真叫人茅塞顿开——平时要注意吃点苦,找苦吃,“吃苦就是吃补”。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炎黄子孙是相信孟夫子的这番话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担当,就先吃苦吧。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身体力行,为国为民,吃大苦耐大劳的伟人和楷模。为了保密,他不能告诉妻子自己的行踪,为了实验,长期不能回家,可谓分别之苦;一次实验事故,命令所有人在场外待命,他一个人冲进实验区,捡起那枚摔碎的核弹寻找原因,可谓失败之苦;核辐射的后果使止痛用的杜冷丁从一天一针,变成一小时一针,可谓伤痛之苦;在病床上他说的最多的话是,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落的太远,可谓追赶之苦。

今天我们可以不惧怕任何国家的核威慑,因为我们手中也有两弹。这是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取得的胜利。质量工作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苦”:狠抓质量不被理解,鲜被重视之苦;质量水平下降、质量事故频发,质量纠错缺少铁腕之苦。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吹响了我国制造业大发展的集结号。中国制造不仅是数量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升级换代质量的大比拼。改革开放30余年来,质量水平是有了长足的提高,但是还有“短板”,至少在大多数领域,质量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运行质量、建筑质量等等,都需要坚持“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票决制。质量工作在有些人眼中是“苦活”,但我们应当扪心自问,难道质量工作比研制核弹的元勋们还苦?

《质量发展纲要》、“中国质量奖”、上海市“市长质量奖”等等规划和荣誉,规格之高,令世人瞩目,给质量工作和质量工作者以极大的鼓励。逼着质量检验员作假、欧打质量管理人员、克扣质量工作者合法收入的行为和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理直气壮地抓质量已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共识。

当然,道路并非无坎坷,工作并非无困难。但是,质量实践需要“苦行”,我们也相信质量苦旅会出硕果。只要有吃苦的准备,只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只要有苦尽甘来的信念,一定会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猜你喜欢

质量奖两弹核弹
核弹爆炸的威力
参评质量奖过程中的“是”与“不是”——对质量奖的认知辨析
为什么核弹爆炸会出现蘑菇云
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
十亿核弹毁灭太阳系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周恩来与“两弹”的情怀(上)
周恩来与“两弹“的情怀(下)
88个国家和地区质量奖励设立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