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连片特困区的农村扶贫模式创新与思考*

2015-01-30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年5期
关键词:连片西南农户

荣 莉

(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贵阳 550025)

目前,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在分布上呈现出向边远山区、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省际交界区等区域集中的大分散、小集中态势[1]。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而西南连片特困区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广泛,其农村地区是我国贫困问题极为突出的区域,也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因此重视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地区贫困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探索其中的规律,对现有农村扶贫开发模式进行思考和创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攻坚战略,对实现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地区家庭脱贫致富,促进我国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国外学者很早开始对贫困问题进行研究,且主要集中于贫困生成原因、贫困治理和扶贫开发等方面。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根本原因在于贫困自身,不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关于贫困生成原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在于其经济中存在着许多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因此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1957年哈维·莱宾斯坦提出“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该理论认为要使经济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的泥潭,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实行大规模投资。冈纳·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全面分析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生成原因。

在贫困治理和扶贫开发研究方面。较为著名的理论有: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平衡增长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可以通过“大推进”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罗斯托提出的“经济起飞理论”,他认为,贫困地区短期内脱贫致富的关键原因在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关于农村扶贫问题,缪尔达尔通过综合分析贫困生成的原因,认为要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消费能力,应该从土地关系、权利、教育和人口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舒尔茨在其论著《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能力,才能有效解决农民问题。

1.2 国内研究现状

多年来,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对贫困的认识有了逐步深化的过程。关于贫困的定义,童星、林闽钢认为,贫困是由于收入低导致缺乏物质资料及服务,生活状况缺少发展的手段及机会。康晓光认为,贫困是由于缺乏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获得基本所需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一种生存状态。随着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国家对14个片区的明确划分,片区扶贫已经成为我国扶贫的主战场,近年来学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分析。

从理论层面探讨片区扶贫模式创新。岑乾明、李乐为在2011年提出区域反贫困的一种新思路,即区域公共品协同供给模式[2]。蒋辉在2012年针对片扶贫开发提出“跨域合作、多元协同”的治理模式。吕方在2012年提出需要通过认清减贫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激活想象力,创新农村扶贫模式,解决西南连片特困区的农村贫困问题。李迎春等学者认为,政府支持背景下,有农户广泛参与的扶贫模式,符合农村特征,有利于改善农村贫困状况。从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实践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段应碧总结了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经验,并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基本模式。林毅夫认为,必须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主要途径,才能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2 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

2.1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的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同时相关投入起点低,资金需求量大,很多乡村没有公路、水力设施、供电设备等,一些主要河流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小型农田水力工程设计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其中在基础设施投资中最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公路建设。西南连片特困区多处于山高谷深,修建道路十分艰难,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2.2 扶贫开发成本较高

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的大多数农户居住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教育水平低下、信息闭塞。区域内经济资源匮乏,建设道路、通讯设备等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时间,扶贫开发成本较高,消除贫困的难度较大。同时,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区域贫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开发工程需要与生态保护工程相结合,会进一步增加扶贫成本[3]。

2.3 相对贫困问题显现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发展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由于贫困地区缺乏先天的发展条件,难以解决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导致生产条件较差,城镇化水平低下。从西南连片特困区来看,近年随扶贫开发力度加大,贫困地区经济有所发展,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但剩余的未脱贫人口脱贫困难性加大,使得一些农村内部出现社会分化,同一区域内农民的贫富差距扩大,贫困乡村和人口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相对贫困问题更为突出。

2.4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

长期以来,受环境条件和地理空间的限制,西南连片特困区农产品市场分散、混乱,产业形成缓慢,缺少整合与组织,严重影响了特困区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首先,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缺少专门从事专业批发的市场和固定设施,经济辐射范围有限[4]。其次,该区域农村发展多为农户自我组织经营,极端缺乏包括市场信息交流、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物流体系建设等公共市场服务。最后,由于西南连片特困区的农产品质量不齐,加大了农产品产业化难度。

3 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扶贫模式的现状分析

3.1 整体推进扶贫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贫困人口区域分布发生变化,已相对集中于贫困区。为此,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地区扶贫开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将参与式扶贫和整村推进相结合。以贫困村为单元,政府以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为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鼓励村民广泛参与,利用较大规模的资金和其它资源,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科学制定村级综合规划,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共同发展[5]。

整体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1)可以整合农村扶贫资源,实现综合治理和扶贫开发。(2)鼓励村民广泛参与,通过整村规划,有利于贫困农户积极实施管理和监督,提高扶贫开发效率[6]。(3)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发和市场需求3个基本点,有利于完善农村扶贫开发机制,注重能力建设,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但该模式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扶贫瞄准对象不够准确。在扶贫开发的具体工作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开机制和考核机制,使得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不能保证优先考虑最贫困的人口。二是地方财政困难,扶贫资金的投资力度不够,资金缺口大,导致整村推进的速度缓慢。三是农民的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低。

3.2 产业化扶贫模式

产业化扶贫模式是指在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7]。具体来说,产业化扶贫是通过确立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和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支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户积极性,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民快速致富。

产业化扶贫模式具有的优点有:(1)有利于区域龙头企业的发展,避免和降低农户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主导产业+农户等多种类型的利益联结机制,产生规模经济效益。(2)有利于促进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多类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业化格局。

该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建立切实有效的合同约束机制。在遭遇市场和自然风险时,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容易偏离扶贫目标,损害贫困农户的利益。二是对产业化扶贫缺乏共识。由于产业化扶贫是通过培育龙头企业,间接带动农村生产经济发展,因此产业化扶贫的长期性与农户脱贫的迫切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3.3 劳动力培训转移扶贫模式

劳动力培训转移扶贫模式的重点在于进行劳动力培训,增强贫困农民就业能力,将农村剩余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转移劳动力[8]。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通过对农村地区劳动力进行培训,不断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职业技能,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提高连片特困区农民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条件。

劳动力培训转移扶贫模式的主要优势有:(1)有效提高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户的就业能力,增加经济收入。(2)有利于将特困区经济导入新的良性循环圈。贫困农户实现跨地区就业可以使就业者学习新的生产技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将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3)有利于形成较为完善的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管理机制,促进其制度化和规范化。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多模式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

该扶贫模式目前面临的问题有,一是培训体系有待完善,培训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致使培训效益不高。劳动力培训体系在职能划分、就业指导和利益分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不能为已外出务工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后续帮助,保障其权益。三是由于特困区农民地区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或外迁,迁出地青壮年减少,幼龄和老龄人口比例上升,人口结构出现两头重而中间轻的不合理状况,不利于特困区农村本身的发展。

3.4 异地搬迁扶贫模式

异地搬迁扶贫模式是指将环境脆弱的不宜开发地区、缺乏生存条件等地域内的贫困人口搬迁到有条件的地方,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进行异地开发扶贫。该模式的优点在于:(1)改善特困区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异地搬迁之后,在农民生产方面,耕地、水土资源条件得到改善,农作物单产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在生活方面,农民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可以改善部分特困区的环境。异地搬迁扶贫模式,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减缓土地承载压力,使得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降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该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一些异地搬迁的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环境和自身因素,可能会不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并出现生产恢复缓慢问题。二是在搬迁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很难系统地考虑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得搬迁后若干年后会出现资源承载压力大等问题[9]。

4 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开拓特困区扶贫市场

由于西南连片特困山区绝大部分农产品生产难以规模化,仅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将无法完成其农林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因此,应该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力量来完成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林特色产品的市场开拓,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整合片区特色资源,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市场规模效益,同时满足企业和个人参与公益事业,提升社会形象的需求,提升产业扶贫效果[10]。

4.2 打破省级行政边界线,建立跨省扶贫协作机制

由于西南连片特困区多为省级边界区域,且跨省连片特困区在民族、文化、地缘性等方面存在相似,有着强烈的反贫困内驱合作动机。因此应该打破省级行政边界线,依据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建立跨省扶贫合作机制,实施移民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教育扶贫,有效破解西南连片特困区的经济与生态困局,走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道路。

4.3 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增强区域中心辐射能力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是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发展的短板,促进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在于完善基础设施。为此,应该建立包括组织、资金、政策支持在内的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11]。同时,实施产业倾斜、拓展新产业空间,培育区域中心地区,增强中心地区对周边地区的拉动带动作用。

[1] 邢成举,葛志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宏观状况、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基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及相关成果的分析与考.贵州社会科学,2013,16(5):23~25

[2] 李乐为,岑乾明.连片贫困地区公共产品区域协同供给研究——基于湘鄂龙山、来凤“双城一体”反贫困的新思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33(02):153~158

[3] 包月英,张海永,高飞.欠发达地区农村扶贫开发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24(06):25~28

[4] 刘保德.生态移民扶贫政策机制的探讨.现代农业,2005,06(12):54~55

[5] 刘北桦,詹玲.当前农业扶贫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15(05):36~39

[6] 张永丽,王虎中.新农村建设机制、内容与政策——甘肃省麻安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及其启示.中国软科学,2007,24(04):24

[7] 李隆琪.关于产业化扶贫的思考.理论试点,2007,20(06):34

[8] 易俗,赵正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的特点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农村教育,2007,(1-2):82~83

[9] 王永平,袁家榆.农村扶贫开发机制、资源整合与政策建议.改革,2008,30(04):154~157

[10] 李周,乔召旗.西部农村减缓贫困的进展.中国农村观察,2009,15(01):9~10

[11] 徐孝勇,赖景生,寸家菊.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与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02):187~188

猜你喜欢

连片西南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古城西南两座桥
“潮”就这么说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Country Driving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